[1] |
中国康复医学会医学检验与康复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医学会分子诊断专科分会, 上海市免疫学会肿瘤免疫分会,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抗癌协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 肝癌三项(AFP、AFP-L3%、DCP)与GALAD、类GALAD模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检验医学, 2023, 38(7): 607-623. |
[2] |
孟俊, 王俊青, 费晓春, 顾志冬. 血浆外泌体circRNA诊断HCC联合检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J]. 检验医学, 2022, 37(1): 1-10. |
[3] |
胡涛, 卢仁泉, 郭林. TK1检测在HCC辅助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J]. 检验医学, 2021, 36(9): 914-919. |
[4] |
包大伟, 黄建. CD133和ALDH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临床价值[J]. 检验医学, 2021, 36(9): 925-928. |
[5] |
王宇, 张雯雯, 刘美玲, 刘晓娟. 孕中期孕妇血清AFP、free-βHCG、uE3与GDM的关系[J]. 检验医学, 2021, 36(8): 828-832. |
[6] |
旦曲, 罗桑次珍, 泽仁曲措, 马超超, 刘治娟. 联合检测尿总蛋白避免尿微量白蛋白钩状效应的方法[J]. 检验医学, 2021, 36(5): 477-479. |
[7] |
贾珂珂, 孙文苑, 聂睿, 崔丽艳. 免疫透射比浊法常见干扰因素的识别与应对策略[J]. 检验医学, 2021, 36(4): 362-368. |
[8] |
金方方, 金子铮, 刘宁, 娄金丽. 肝细胞肝癌复发前后CD3高表达T淋巴细胞的变化[J]. 检验医学, 2020, 35(3): 209-213. |
[9] |
别立翰, 房萌, 冯惠娟, 陆志成, 高春芳. 唾液酸化触珠蛋白对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肝癌的辅助诊断价值[J]. 检验医学, 2020, 35(11): 1147-1152. |
[10] |
夏勇, 薛灏, 李明洋, 纪玲. 免疫透射比浊法自建检测系统钩状效应性能确认方法的建立[J]. 检验医学, 2018, 33(12): 1132-1135. |
[11] |
刘永炜, 吴向民. 血清AFP、CA199和CEA水平在肝癌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J]. 检验医学, 2017, 32(5): 406-409. |
[12] |
宗迎迎, 徐浩, 许伟, 顾玉明, 祖茂衡, 万豪光, 吴康. 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血清DKK1、GP73和AFP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J]. 检验医学, 2015, 30(6): 559-563. |
[13] |
孙雪晴, 宋德伟, 徐蓓, 武利庆, 胡高飞, 李红梅. 甲胎蛋白定量方法研究进展[J]. 检验医学, 2015, 30(4): 397-402. |
[14] |
范公忍,王伟芳,韩聚强,姜胜莹,曹建彪. 血清AFP、GP73和GPC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14, 29(9): 884-888. |
[15] |
张健,葛丹红,王雪亮. 甲胎蛋白-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重组体的构建表达及其测量特性分析[J]. 检验医学, 2014, 29(6): 659-6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