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 ›› 2010, Vol. 25 ›› Issue (03): 192-195.
程薇;钱利强;华春珍;张烛仙;李建平;俞惠民
CHENG Wei;QIAN Liqiang;HUA Chunzhen;ZHANG Zhuxian;LI Jianping;YU Huimin
摘要: 目的 了解儿童来源的流感嗜血杆菌(Hi)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体外耐药模式,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杭州市2006年12月至2007年6月经V因子、X因子和V+X因子试验鉴定的152株Hi用头孢硝噻酚法检测β-内酰胺酶,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用E-test法检测氨苄西林(AMP)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152株菌株中,对AMP的敏感率为74.3%,耐药率为22.4%,检测AMP对141株菌株的MIC,MIC50为0.250 μg/mL,MIC90为12 μg/mL.34株β-内酰胺酶阳性,产酶率为22.4%,β-内酰胺酶阴性的耐AMP株共2株.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CFS)、亚胺培南(IMP)、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C)、头孢噻肟(CXT)、头孢曲松(CRO)、利福平(RIF)和头孢克洛(CEC)的敏感率为94.1%~100.0%,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SXT)的耐药率最高,达65.8%,对克拉霉素(CLR)、氯霉素(CHL)和四环素(TET)的耐药率分别为7.9%、14.5%和20.4%,仅34株菌株(22.4%)对12种抗菌药物均敏感.结论 杭州地区儿童来源的Hi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