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 ›› 2008, Vol. 23 ›› Issue (05): 522-524.

•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论著 • 上一篇    下一篇

肉毒素中毒患者中性粒细胞形态学变化的临床意义

王崇;刘永春;王喜栋;赵子运;张静   

  1.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河北,石家庄,050000;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17
  • 收稿日期:2008-05-01 出版日期:2008-05-01 发布日期:2008-05-01
  • 通讯作者: 王崇

  • Received:2008-05-01 Online:2008-05-01 Published:2008-05-01

摘要: 目的 探讨肉毒素中毒患者中性粒细胞(N)形态学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43例肉毒素中毒患者按诊断标准分为轻、中、重度中毒组,常规取血2 mL,Beckman-Coulter Gen's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进行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同时做血涂片.瑞特染色后,观察N形态学改变.分类200个N,计算毒性指数和核突积分,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各肉毒素中毒组WBC计数与N分类计数(N%)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轻度肉毒素中毒患者N胞质未见中毒颗粒,胞核核突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重度肉毒素中毒患者N均有毒性颗粒出现,且中毒越严重,中毒颗粒越粗大,毒性指数也越高;中、重度肉毒素中毒患者N核有多种形态的核突出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情越重,差异越显著.结论 动态监测肉毒素中毒患者外周血WBC计数、分类计数及N形态的变化,对于了解中毒程度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肉毒素, 中毒,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核突, 毒性指数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