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苏振华, 章怀成, 江强. 肺癌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J]. 检验医学, 2020, 35(5): 461-463. |
[2] |
李丽, 周敏, 乔丹, 朱咏臻, 韩立中. 恶性血液病患者继发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J]. 检验医学, 2020, 35(3): 189-194. |
[3] |
宋辉, 孔飞飞, 刘旋, 石翠明, 常敏, 完颜新蕊. 网织血小板及其相关参数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及脓毒症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18, 33(7): 626-628. |
[4] |
高峰, 张宏杰, 刘瑞芳, 李丽, 杨磊, 刘立国, 闫国艳. 血小板参数和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分类在May-Hegglin异常疾病中的应用研究[J]. 检验医学, 2017, 32(8): 668-670. |
[5] |
路凌怡, 翟元琦, 王剑飚. 血液病患者人附红细胞体感染调查[J]. 检验医学, 2017, 32(1): 26-29. |
[6] |
姜林林, 王欢, 黄洁, 杨剑敏, 高原, 张泓. 血小板参数指标对儿童血小板减少症病因分析的意义[J]. 检验医学, 2016, 31(12): 1069-1072. |
[7] |
吴学兵, 卢凌鹏, 余志良, 姚晓阳, 谢钰帆, 李志兰, 李博, 沈海涛. 急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红细胞及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分析[J]. 检验医学, 2015, 30(7): 728-730. |
[8] |
张伟红,陈斌,蔡梦珊,李结秋,陈英姿,黄乐升. SYSMEXXE-5000血液分析仪血小板准确计数的相关分析[J]. 检验医学, 2014, 29(7): 741-744. |
[9] |
陈岩 1,王淑惠 2,黄宝青 2,倪雄 3,黄晓春 1,秦阳华 1.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J]. 检验医学, 2013, 28(1): 7-10. |
[10] |
张知,肖士滨,刘彩英,郭立富,郭学斌. A-TG及A-TPO临床检测意义分析[J]. 检验医学, 2012, 27(10): 882-883. |
[11] |
李伟皓;刘永春;王彩云;史敏;曹青. 血小板参数对血小板增生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J]. 检验医学, 2009, 24(01): 57-59. |
[12] |
吴鹏;李艳;陈佳燕;陈进. 血小板参数MPC、MPM、L-PLT等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07, 22(05): 581-582. |
[13] |
茅蔚;熊立凡;于嘉屏. XE-2100血液分析仪两种血小板计数方法的准确性在血液疾病中的观察[J]. 检验医学, 2007, 22(04): 459-462. |
[14] |
李泳;许蕾. 重视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J]. 检验医学, 2007, 22(01): 97-98. |
[15] |
常玉荣;石峻;殷华;何晓娟. 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对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意义[J]. 检验医学, 2007, 22(01): 78-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