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郑培明, 崔发财, 张福明, 李刚. 新型冠状病毒IgM和IgG抗体不同检测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的临床应用评价[J]. 检验医学, 2020, 35(4): 291-294. |
[2] |
李晓博, 王爱华, 谢轩波, 孟利, 张胜男, 单汉明, 普智飞. 6种SARS-CoV-2抗体检测试剂的比较[J]. 检验医学, 2020, 35(12): 1298-1300. |
[3] |
刘杨, 张志平, 彭道荣, 宋浏伟, 葛胜祥, 郝晓柯, 刘家云. 高浓度HBsAg检测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性能评价[J]. 检验医学, 2020, 35(10): 1056-1061. |
[4] |
何成山 综述, 马晨芸, 陆志成 审校. 乙型肝炎病毒Pre-S/S区基因突变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18, 33(10): 949-953. |
[5] |
何成禄, 李欢, 李娅, 马丽菊, 钟敏, 李梦瑶, 李庆. ELISA和CMIA检测HBcAb阳性血清HBsAg结果分析[J]. 检验医学, 2017, 32(8): 744-746. |
[6] |
孙斌, 王姗, 钱俊, 唐振华. 63 109例上海地区孕妇部分产前筛查指标分析[J]. 检验医学, 2017, 32(5): 386-389. |
[7] |
王珊, 陈伟琴, 王蕾, 王绮华, 董静懿, 吴春燕. B和C基因型HBsAg+/HBsAb+双阳性患者S区基因的抗原表位及相关基因的突变[J]. 检验医学, 2016, 31(8): 697-702. |
[8] |
周冰, 马爱宁, 陆奎英, 王静玉. 新生儿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弱反应性结果分析[J]. 检验医学, 2015, 30(8): 818-820. |
[9] |
刘华, 王颖智, 沈云岳, 庄亦晖, 康懿, 王雯静, 吴树英, 蒋炜, 高锋. 乙肝疫苗接种后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一过性阳性的研究[J]. 检验医学, 2015, 30(11): 1107-1111. |
[10] |
郑岚, 杨海鸥, 胡洁, 傅启华. 0~7 d婴幼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适用方法的选择[J]. 检验医学, 2014, 29(10): 1004-1006. |
[11] |
盛欢,胡晓波,许洁. 两种方法检测HBsAg定量结果的临床互认研究[J]. 检验医学, 2013, 28(9): 828-834. |
[12] |
胡尧,刘维薇,黄志基. 中和确认试验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弱反应性中的价值探讨[J]. 检验医学, 2013, 28(3): 218-220. |
[13] |
童红梅. 甘肃省某高校2008至2010年新生体检血清ALT检测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 检验医学, 2013, 28(2): 117-119. |
[14] |
仲腊春. ELISA一步法和二步法检测临界值范围HBsAg的性能比较[J]. 检验医学, 2013, 28(12): 1149-1151. |
[15] |
朱宇清,侯玉敏. ELIS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范围和确认试验探讨[J]. 检验医学, 2013, 28(11): 1038-1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