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 ›› 2000, Vol. 15 ›› Issue (04): 201-202.

• 疫学检验论著 • 上一篇    下一篇

免疫抑制法测定肝脏病患者血清m-AST的临床意义

杨九华%黄颖   

  1.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合肥230022
  • 收稿日期:2000-04-01 出版日期:2000-04-01 发布日期:2000-04-01
  • 通讯作者: 杨九华

  • Received:2000-04-01 Online:2000-04-01 Published:2000-04-01

摘要: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用mAST免疫抑制法试剂盒测定90名正常人及107例不同肝脏病患者的血清mAST.测定结果:正常参考上限为14 U/L,mA S T/AST为0.417±0.032.急性肝炎(33例)、慢性肝炎(24例)、肝硬变(32例)入院时mAST(中位数)分别为21.9、 30.0、 19.4 U/L;第二周分别为8.8、 29.8、 18.6 U/L. 入院时mAST升高阳性率和mAST/AST ±s分别为72.3%( 0.45±0.063)、75.0%(0.61±0.047)、53.1%(0.54±0.067);第二周分别为15.2%、75 .0%、50.0%.急性肝炎明显低于其他组.二周后急性肝炎mAST有明显下降,而其他组则改变不明显.在肝脏病中,血清mAST活性测定有助于肝细胞破坏的评估 ,其与总AST的比值有助于急性肝炎的预后判定及急、慢性肝炎的鉴别.

关键词: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线粒体, 免疫抑制法, 肝脏病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