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蓉, 王德刚. 卵巢癌组织中SIRT-1、CD4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 2022, 37(7): 632-6358. |
[2] |
徐志刚, 卢霞, 龚晓霖. CA125、Fib、DD在卵巢癌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J]. 检验医学, 2022, 37(11): 1104-1105. |
[3] |
薛艳, 王佳佳, 王馥香, 任秋伟. CLIC4、SNHG3表达与Ⅰ~Ⅱ期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J]. 检验医学, 2021, 36(10): 1026-1032. |
[4] |
杨焕, 周臣, 陆晓媛.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卵巢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 检验医学, 2020, 35(12): 1255-1258. |
[5] |
柯星, 张良, 沈立松. 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性T细胞促进上皮性卵巢癌转移机制的初步探讨[J]. 检验医学, 2019, 34(2): 110-115. |
[6] |
何华, 胡蓉, 李峰, 朱亚飞, 任苓, 江丽霞.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E4、ROMA指数参考区间分析[J]. 检验医学, 2017, 32(5): 399-402. |
[7] |
董奕裕, 吴奕征, 沈丽丽, 陈群. 纳米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乳酸脱氢酶同工酶3方法的建立及性能评价[J]. 检验医学, 2017, 32(2): 138-142. |
[8] |
宋斌斌, 潘柏申. 卵巢癌血清标志物的临床应用[J]. 检验医学, 2015, 30(8): 866-870. |
[9] |
田峰,易梦璐,齐素文,王林纤. 联合检测HE4、CA125和CYFRA21-1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14, 29(7): 697-700. |
[10] |
蔡徐山;朱晴晖. 一个有希望的卵巢癌新标志物——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J]. 检验医学, 2011, 26(12): 876-882. |
[11] |
丛培珊;孙桂荣;张娜娜;姚远. 人附睾蛋白4对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早期辅助诊断价值的评估[J]. 检验医学, 2011, 26(07): 447-451. |
[12] |
朱兰芸;李芙泉;汤求新;赵稼薇;李嘉嘉. 卵巢癌患者血清中12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检测[J]. 检验医学, 2004, 19(01): 43-46. |
[13] |
梁惠琪;关明;黄啸;苏兵;王华英;吕元. 卵巢癌组织17号染色体位点的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研究[J]. 检验医学, 2001, 16(05): 264-267. |
[14] |
吴建国;应奇峰;徐岚.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CA-125的临床应用[J]. 检验医学, 2000, 15(01): 32-33. |
[15] |
董源芬; 王洁意. 妇科肿瘤患者CA-125 Ⅱ和CP-2测定结果比较[J]. 检验医学, 1999, 14(3): 189-1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