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1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6-12-20
    临床应用研究·论著
    不同性别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主要生化指标的比较
    马红霞, 周运恒, 马亮, 沈建峰, 李杨
    2016, 31(12):  1011-1016.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6.12.001
    摘要 ( 270 )   HTML ( 0)   PDF (814KB) ( 67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不同性别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主要生化指标的差异。方法 选取30~55岁的健康者3 000名和亚健康者1 000例,分别检测空腹葡萄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按照不同人群和性别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健康组男性除TC和HDL-C外,其他生化指标均高于健康组女性(P<0.05);亚健康组男性除TC、HDL-C和LDL-C外,其他生化指标均高于亚健康组女性(P<0.05)。亚健康组男性除Cr、HDL-C和BUN外,其他生化指标均高于健康组男性(P<0.05);亚健康组女性除Cr和HDL-C外,其他生化指标均高于健康组女性(P<0.05)。结论 不同性别亚健康人群和健康人群的部分生化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建议各实验室根据不同人群和性别建立各自的参考区间。

    上海部分地区健康成人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泌素-17参考区间的调查研究
    杨建华, 王炳华, 林勇
    2016, 31(12):  1017-1020.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6.12.002
    摘要 ( 309 )   HTML ( 6)   PDF (776KB) ( 55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初步调查上海部分地区健康人群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及胃泌素-17(G-17)的参考区间。方法 选择上海部分地区1 235名表观健康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计算PGⅠ/PGⅡ比值。结果 1 235名表观健康人血清PGⅠ、PGⅡ水平和PGⅠ/PGⅡ比值均呈偏态分布,采用百分位数法确定参考区间;G-17水平呈正态分布,采用x±1.96s确定参考区间。男性血清PGⅠ和PGⅡ均低于女性(P<0.05),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需按性别和年龄分组建立参考区间(PGⅠ:18~44岁男、女性分别为57.31~159.42、60.07~169.68 μg/L,45~59岁男、女性分别为57.96~158.33、64.84~183.50 μg/L,≥60岁男、女性分别为65.28~200.04、67.15~188.35 μg/L;PGⅡ:18~44岁男、女性分别为≤12.59、≤20.72 μg/L,45~59岁男、女性分别为≤20.85、≤25.33 μg/L,≥60岁男、女性分别为≤23.10、≤27.22 μg/L);男、女性之间血清PGⅠ/PGⅡ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需按年龄分组建立参考区间(18~44岁为≥4.79、45~59岁为≥5.40、≥60岁为≥4.35)。男、女性之间和各年龄组之间G-17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建立统一的参考区间(2.22~6.26 pmol/L)。结论 初步建立了适合本地区表观健康人群的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G-17的参考区间。

    血浆游离DNA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生物标志物的价值
    丛辉, 景蓉蓉, 王惠民, 吴晓晖, 储海丹, 范勐康, 鞠少卿
    2016, 31(12):  1021-1025.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6.12.003
    摘要 ( 276 )   HTML ( 2)   PDF (886KB) ( 53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Alu为靶基因,探讨血浆游离DNA(cfDNA)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生物标志物的价值。方法 采用基于Alu基因的支链DNA(bDNA)技术定量检测140例ACS患者(ACS组)和6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浆cfDNA水平,并对部分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ACS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的动态观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水平,分析cfDNA与cTnI、CK-MB、MYO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fDNA诊断ACS的价值。结果 ACS组血浆cfDNA水平为2 550.3(969.9~4 866.4)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18.3(81.1~221.1)ng/mL,P<0.001]。10例行PCI术的ACS患者术前、术后血浆cf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呈下降趋势。cfDNA与cTnI、CK-MB、MYO水平无相关性(r2=0.031、0.152、0.217,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fDNA诊断ACS的ROC曲线下面积(0.95)和敏感性(82.76%)优于cTnI(0.57和22.41%)、CK-MB(0.81和20.69%)及MYO(0.64和10.34%),4项指标的特异性均为100.00%。结论 ACS患者cfDNA水平明显升高,其临床诊断效能明显高于目前临床常用的心肌标志物,可作为诊断ACS重要的生物学指标。

    妊娠早中期妇女维生素D营养现状分析
    陈方方, 吴瑛婷, 王怡, 张军, 陈慧芬
    2016, 31(12):  1026-1030.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6.12.004
    摘要 ( 216 )   HTML ( 1)   PDF (781KB) ( 44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上海部分地区妊娠早中期妇女25-羟基维生素D[25(OH)D] 水平,为临床指导孕妇合理补充维生素D(Vit D)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3 440例常规产检孕妇[妊娠早期(<12周)10 400例、妊娠中期(12~27周)3 040例]和205名体检健康女性(正常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以血清25(OH)D<25 nmol/L为Vit D严重缺乏、25~<50 nmol/L为Vit D缺乏、50~<75 nmol/L为Vit D不足、75~<250 nmol/L为Vit D充足、250~375 nmol/L为Vit D过量、>375 nmol/L为Vit D中毒。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为(58.07±14.64)nmol/L,其中Vit D严重缺乏、缺乏、不足和充足者分别为4例(1.95%)、97例(47.32%)、80例(41.95%)和18例(8.78%)。妊娠早中期组血清25(OH)D水平为(45.05±15.79)nmol/L,其中Vit D严重缺乏、缺乏、不足、充足者分别为1 029例(7.66%)、7 485例(55.69%)、4 544例(33.81%)和382例(2.84%)。正常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明显高于妊娠早中期组(P<0.05)。妊娠早期和中期妇女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44.66±15.36)和(46.40±17.05)nmol/L,Vit D严重缺乏率分别为7.72%和7.43%、缺乏率分别为56.67%和52.34%、不足率分别为33.17%和36.02%、充足率分别为2.44%和4.21%;妊娠早期与中期妇女之间Vit D缺乏率、不足率和充足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春季孕妇血清25(OH)D水平[(44.27±15.98)nmol/L]低于夏秋季孕妇[(45.76±15.55)nmol/L](P<0.01)。结论妊娠早中期妇女普遍存在Vit D缺乏或不足现象,且妊娠早期比妊娠中期更严重;春冬季更易出现25(OH)D缺乏。建议在孕早期进行血清25(OH)D检测,以便科学、合理地指导孕妇补充Vit D。

    60岁以上人群血清游离κ轻链、游离λ轻链及二者比值参考区间的建立
    李萍, 吴炯, 潘柏申
    2016, 31(12):  1031-1035.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6.12.005
    摘要 ( 220 )   HTML ( 0)   PDF (924KB) ( 91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初步建立上海地区60岁以上人群血清游离κ轻链和游离λ轻链及二者比值的参考区间。方法 收集342名社区老年健康体检者(其中227名为参考区间建立队列,115名为参考区间验证队列)的基础流行病学数据(心血管疾病、肝病、肾病、糖尿病病史及药物史),同时测定血清游离κ轻链、游离λ轻链、总κ轻链、总λ轻链,并计算游离κ轻链/游离λ轻链比值(简称游离κ/λ比值),按性别和年龄分别分组并作比较。以双侧第2.5百分位和第97.5百分位建立参考区间,并观察验证队列在参考区间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男性血红蛋白、肌酐及钙水平与女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之间总κ轻链、总λ轻链、总κ轻链/总λ轻链比值(简称总κ/λ比值)、游离κ轻链、游离λ轻链及游离κ/λ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游离κ/λ比值与血红蛋白、肌酐、钙均无相关性(r=0.046、-0.071、0.054,P>0.05)。取双侧第2.5百分位数和第97.5百分位数得出血清游离κ轻链、游离λ轻链及游离κ/λ比值的参考区间分别为7.17~14.07 mg/L、23.04~60.59 mg/L、0.15~0.46。采用115名验证队列验证建立的参考区间,其中分别有95.65%(游离κ轻链)、95.65%(游离λ轻链)和96.52%(游离κ/λ比值)的人结果落在参考区间内。结论 研究建立了上海地区60岁以上人群游离κ轻链、游离λ轻链及游离κ/λ比值的参考区间。该参考区间在60岁以上社区老年健康人群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新疆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型、病毒载量与HCV抗体S/CO值、肝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分析
    于璐, 吴静, 穆朝东, 侯丽, 张朝霞
    2016, 31(12):  1040-1043.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6.12.006
    摘要 ( 360 )   HTML ( 0)   PDF (888KB) ( 38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型、病毒载量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S/CO值、肝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慢性丙型肝炎住院患者106例、体检正常者(正常对照组)30名,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酶法、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PCR-反向点杂交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对10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HCV抗体、肝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HCV RNA、HCV基因分型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 1b、2a、3a和3b基因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间HCV抗体S/CO值、ALT、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数较多的1b、2a基因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D4+T淋巴细胞百分数、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百分数分别为(39.05±9.42)%、(38.65±10.26)%、(42.45±4.61)%,CD4/CD8比值分别为1.60±0.64、1.53±0.66、2.31±0.25],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26.79±7.58)%、(27.15±10.40)%]则高于正常对照组[(18.36±3.88)%,P<0.05]。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按HCV RNA载量水平分为4组,各组间HCV抗体S/CO值、肝酶水平及CD4/CD8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型以1b、2a型为主,不同基因型及病毒载量患者HCV抗体S/CO值、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肝酶水平存在差异,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新疆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型、病毒载量与HCV抗体S/CO值、肝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分析
    于璐, 吴静, 穆朝东, 侯丽, 张朝霞
    2016, 31(12):  1040-1043.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6.12.006
    摘要 ( 132 )   HTML ( 0)   PDF (805KB) ( 6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型、病毒载量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S/CO值、肝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慢性丙型肝炎住院患者106例、体检正常者(正常对照组)30名,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酶法、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PCR-反向点杂交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对10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HCV抗体、肝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HCV RNA、HCV基因分型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 1b、2a、3a和3b基因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间HCV抗体S/CO值、ALT、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数较多的1b、2a基因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D4+T淋巴细胞百分数、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百分数分别为(39.05±9.42)%、(38.65±10.26)%、(42.45±4.61)%,CD4/CD8比值分别为1.60±0.64、1.53±0.66、2.31±0.25],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26.79±7.58)%、(27.15±10.40)%]则高于正常对照组[(18.36±3.88)%,P<0.05]。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按HCV RNA载量水平分为4组,各组间HCV抗体S/CO值、肝酶水平及CD4/CD8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型以1b、2a型为主,不同基因型及病毒载量患者HCV抗体S/CO值、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肝酶水平存在差异,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上海地区儿童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参考区间的建立
    李怀远, 蒋黎敏, 钱悦平, 傅启华, 李冬
    2016, 31(12):  1045-1049.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6.12.008
    摘要 ( 441 )   HTML ( 1)   PDF (785KB) ( 116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上海地区儿童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的参考区间。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于上海地区9家医院就诊的4 d~17岁健康儿童720名,按年龄分为6组,每组120名。血液收集后离心,血清-20 ℃冷冻保存,使用贝克曼库尔特UniCel DxI 800免疫分析系统进行测定。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C28-A3文件及国际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的相关要求制定参考区间的合理方法和可靠依据,以非参数法确定TSH、FT3和 FT4的95%参考区间(百分位数范围为2.5%~97.5%,可信区间为90%)。结果 各组按年龄段划分参考区间为:A组(4 d~<1个月),TSH 0.53~18.91 μIU/mL,FT3 2.42~5.67 pmol/L,FT4 11.85~33.81 pmol/L;B组(1~<12个月),TSH 0.75~5.75 μIU/mL,FT3 4.21~8.16 pmol/L,FT4 9.40~19.54 pmol/L;C组(1~<5岁),TSH 0.63~6.20 μIU/mL,FT3 3.54~6.90 pmol/L,FT4 9.32~18.40 pmol/L;D组(5~<10岁),TSH 0.58~5.39 μIU/mL,FT3 3.97~7.83 pmol/L,FT4 10.65~19.23 pmol/L;E组(10~<14岁),TSH 0.39~5.36 μIU/mL,FT3 4.27~8.55 pmol/L,FT4 9.80~19.64 pmol/L。F组(14~17岁),TSH 0.48~5.06 μIU/mL,FT3 3.14~6.15 pmol/L,FT4 9.57~18.27 pmol/L。A组新生儿与相邻的B组参考区间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各组内不同性别间TSH、FT3、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了上海地区4 d~17岁健康儿童按年龄分组TSH、FT3和 FT4的参考区间。利用以上参考区间能够解释儿童甲状腺功能的检测结果,有助于诊断、治疗和监测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炎、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肿瘤等疾病。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动态分析
    尧荣凤, 李智, 沈菊英, 徐龙
    2016, 31(12):  1050-1054.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6.12.09
    摘要 ( 158 )   HTML ( 0)   PDF (804KB) ( 42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情况及其药物敏感性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1 638例门诊就诊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送检的样本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 638例临床样本中,支原体阳性样本占45.6%(747/1 638),Uu和Mh的阳性率分别为44.4%和9.5%;单纯Uu、单纯Mh、Uu和Mh混合阳性率分别为36.1%、1.2%、8.4%。女性支原体阳性率(48.6%)明显高于男性(20.9%)(P<0.01)。2009至2013年支原体的阳性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分别为19.3%、29.3%、41.4%、46.9%和56.0 %。2014年支原体阳性率为44.2 %,明显低于2013年(P<0.05),减少的部分为Uu,Mh感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Uu和Mh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最差,敏感率<20%,而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交沙霉素的敏感性较高,敏感率>70%;Mh对各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Uu;女性患者Uu、Mh对四环素类和交沙霉素的敏感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结论 Mh的感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Mh多以与Uu混合感染的形式出现,Mh对各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Uu,这将给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带来更大的挑战,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上海市某教学医院2010至2014年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变迁分析
    舒文, 钱颖, 刘庆中
    2016, 31(12):  1055-1060.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6.12.010
    摘要 ( 237 )   HTML ( 1)   PDF (860KB) ( 51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的耐药性变迁情况,分析其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量的关系,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从各种临床样本中分离的PAE 790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PAE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统计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AUD),用SPSS 16.0软件分析数据间的相关性。结果 近5年,PAE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从2010年的33.1%下降到2014年的16.5%(P<0.05),美罗培南、亚胺培南从2010年的42.3%、39.6%下降到2014年的17.2%、19.0%(P<0.05),阿米卡星、庆大霉素从2010年的13.8%、39.9%下降到2014年的6.8%、17.1%(P<0.05)。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检出率呈下降趋势,以2011年的7.5%为最高。碳青霉烯耐药组PAE对其他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高于碳青霉烯敏感组,且MDRP检出率也明显高于碳青霉烯敏感组(P<0.05)。普通病房与重症监护病房(ICU)MDRP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MDRP对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39.5%)明显低于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3.2%、68.4%,P<0.05)。碳青霉烯类药物的AUD与PAE的耐药率存在相关性(r=0.961,P<0.05)。结论 5年间PAE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作为治疗MDRP的首选药物;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量与PAE的耐药性有显著相关性。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控以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减少MDRP产生的有效手段。

    上海市嘉定地区感染患儿分离的化脓链球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乔丹, 陈明亮, 朱咏臻, 樊绮诗, 周敏
    2016, 31(12):  1061-1065.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6.12.011
    摘要 ( 288 )   HTML ( 0)   PDF (1218KB) ( 44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上海市嘉定地区感染患儿分离的化脓链球菌emm分型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和感染控制提供相关信息。方法 收集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门诊就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等患儿或带菌者咽拭子样本分离的化脓链球菌75株。应用API 20 Strep链球菌鉴定板条进行菌株鉴定,并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菌株对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编码M蛋白的emm基因,对PCR扩增后的emm基因产物进行测序,通过比对,获得菌株的emm分型结果。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不同emm基因型菌株的特征,并将75株化脓链球菌结果导入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上海市嘉定地区化脓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4.7%和97.3%,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双重耐药率为93.3%。具有相同emm基因型的菌株在PFGE带型上高度聚集,其中存在占优势的PFGE型。在临床分离的75株化脓链球菌中,emm1基因型菌株25株(33.3%,25/75),emm12基因型菌株49株(65.3%,49/75),emm22基因型菌株仅1株(1.3%,1/75)。结论 目前上海市嘉定地区儿童咽拭子样本分离得到的化脓链球菌对红霉素普遍耐药,且与克林霉素存在较严重的交叉耐药现象。emm12或emm1基因型菌株是上海市嘉定地区儿童主要感染的化脓链球菌类型。

    不同分娩方式采集的脐带血污染菌群分析
    葛平, 刘学杰, 王峰, 陈蓉, 徐蓉, 王敬华
    2016, 31(12):  1066-1068.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6.12.012
    摘要 ( 318 )   HTML ( 0)   PDF (768KB) ( 51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不同分娩方式采集的脐带血污染的细菌谱及污染菌的来源进行分析,为提高脐带血采集质量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收集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上海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保存的脐带血11 435例,分离出细菌511株,对511株细菌进行鉴定并分析其可能的来源。结果 在不同分娩方式采集的脐带血中,顺产和剖腹产的单纯厌氧菌污染率分别为65.2%(274例)和64.9%(48例),需氧菌污染率分别为34.8%(146例)和35.1%(26例);使用产钳分娩采集的脐带血厌氧菌和需氧菌的污染率分别为56.3%(9例)和43.8%(7例)。脐带血污染的厌氧菌主要为拟杆菌属和真杆菌属细菌,占厌氧菌总数的69.3%;需氧菌污染主要是肠杆菌科和葡萄球菌属细菌,占74.3%。结论 不同分娩方式采集的脐带血被污染最多的菌株是厌氧菌,但污染率没有明显差异。污染脐带血的大部分厌氧菌(以拟杆菌属和真杆菌属细菌为主)和需氧菌(以肠杆菌科和葡萄球菌属细菌为主)是产妇生殖道的定植菌,是脐带血被污染的主要来源,在采集脐带血的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将会提高脐带血的质量。

    血小板参数指标对儿童血小板减少症病因分析的意义
    姜林林, 王欢, 黄洁, 杨剑敏, 高原, 张泓
    2016, 31(12):  1069-1072.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6.12.013
    摘要 ( 217 )   HTML ( 1)   PDF (852KB) ( 89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小板(PLT)相关参数[PLT计数、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大血小板比例(P-LCR)]对儿童PLT减少症病因分析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择PLT减少患儿139例,其中明确诊断为特发性PLT减少症(ITP)4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19例、急性白血病(AL)9例、髓外肿瘤[神经母细胞瘤(N)、肝母细胞瘤(H)]27例、急性感染(INF)36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84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PLT相关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LT计数、PCT 2个参数结论具有一致性,MPV与P-LCR 2个参数结论具有一致性,MPV参数结论具有相对独立性。所有病例组PLT计数、PC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PV、P-LC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除AL组外,其余各病例组PDW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病例组中,INF组PLT计数、PCT 2个参数较其他组高(P<0.05);INF组PDW、MPV 和P-LCR 3个参数较ITP组和AA组低(P<0.05)。结论 不同疾病组PLT相关参数具有不同的特点;PLT相关参数对指导PLT减少症病因的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血液分析仪多参数预测登革热的研究
    张丽梅, 林勇平, 徐韫健, 邝美华
    2016, 31(12):  1073-1077.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6.12.014
    摘要 ( 245 )   HTML ( 4)   PDF (788KB) ( 50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UniCel DxH 8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简称DxH 800)白细胞(WBC)群落参数(CPD)对登革热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建立最佳报警阈值。方法 选取登革热确诊患者278例、登革热疑似患者(临床症状与登革热相似,但血清学检测结果阴性)106例、健康体检者159名为研究对象。运用DxH 800进行全血细胞计数和WBC分类计数。分析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CPD,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及部分结果对登革热的诊断效率。结果 登革热组患者WBC和血小板(PLT)计数相对于登革热疑似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均显著降低(P<0.05),单核细胞百分比(MO%)显著增高(P<0.05),单核细胞大小显著不等,单核细胞体积的标准差(s-V-MO)显著增高(P<0.05)。将登革热患者MO%和s-V-MO 2个变化比较显著的参数综合分析,得到登革因子参数。登革因子能很好地鉴别诊断登革热,与健康体检者鉴别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9,当临界值为29.3时,敏感性为95.7%,特异性为98.7%。与登革热疑似患者鉴别时,AUC为0.824,当临界值为34.8时,敏感性为78.3%,特异性为75.2%。结论 登革因子对登革热实验室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尿pH值和尿蛋白对UF-1000i尿液分析仪管型检出率的影响
    赵杰
    2016, 31(12):  1078-1080.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6.12.015
    摘要 ( 228 )   HTML ( 4)   PDF (727KB) ( 48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尿pH值和尿蛋白对UF-1000i尿液分析仪管型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使用UF-1000i尿液分析仪及显微镜镜检法对临床1 300例新鲜尿液标本进行检测,以尿蛋白阳性为A组,尿蛋白阴性为B组,比较人工显微镜镜检与UF-1000i尿液分析仪结果,计算真阳性率,并对真阳性和假阳性标本的pH值进行分析。结果 1 300例标本中,尿蛋白阳性1 000例,UF-1000i尿液分析仪显示647例有管型,353例无管型,人工显微镜镜检真阳性为342例,占34.2%,其中pH值<6.0的318例,占93.0%;尿蛋白阴性且管型阳性300例,人工显微镜镜检真阳性为43例,占14.3%,pH值均<6.0。结论UF-1000i尿液分析仪对管型的检测只起到一定的筛检作用,假阳性率很高,用显微镜进行管型的复检可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当尿蛋白阳性,UF-1000i尿液分析仪阳性且pH值<6.0时,尿管型检出率达96.0%,大大提高了管型的检出率和工作效率。

    实验室管理·论著
    以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为例介绍蛋白质量值传递标准化方法
    康娟
    2016, 31(12):  1081-1086.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6.12.016
    摘要 ( 231 )   HTML ( 4)   PDF (794KB) ( 47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以国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标准物质定值为例介绍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蛋白质量值传递的原理和方法。方法 在使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TIA)的开放系统中,以国际标准物质ERM-DA471稀释液作为校准品建立定标曲线,测定国内候选标准物质的系列稀释液;在使用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PENIA)的封闭系统中,采用试剂盒配套校准品定标,分别测定ERM-DA471和国内候选标准物质的系列稀释液。所有复溶稀释都通过称重法完成。按照数学模型,进行理论相对浓度和测定相对浓度的多点线性拟合,得到过原点的回归直线,由斜率换算出候选标准物质的浓度。结果 PETIA和PENIA测定候选标准物质的结果分别为4.41 mg/L和4.52 mg/L,变异系数(CV)分别为1.3%和1.5%。结论 该蛋白质量值传递方法通过称重稀释、多点拟合等方式,提高了蛋白质量值传递的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基于离子色谱技术的血清电解质参考测量程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贾江花, 屠敏敏, 沈敏, 邹继华, 张曼
    2016, 31(12):  1087-1092.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6.12.017
    摘要 ( 149 )   HTML ( 1)   PDF (850KB) ( 42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一种合理评定基于离子色谱技术建立的血清电解质参考测量程序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方法 参照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135-2005《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CNAS-GL06《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从样本峰面积、标准溶液浓度修正因子、样本处理修正因子和测量重复性4个方面评定2014年参考实验室外部质量评价计划(RELA)-A样本中钠、钾、镁、钙离子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结果 2014年RELA-A样本中钠、钾、镁、钙的水平分别为3 177.79、228.84、48.95、127.01 mg/L,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5.66、1.38、0.38、0.75 mg/L,扩展不确定度(k=2)分别为11.33、2.76、0.75、1.50 mg/L。结论 依据国际检验医学溯源联合委员会(JCTLM)推荐的血清电解质参考测量程序建立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可满足临床实验室对血清电解质参考测量系统的要求。

    病例报道·论著
    高通量全外显子测序诊断2A型肢带型肌营养不良1例
    胡娟, 申春梅, 王剑, 李牛
    2016, 31(12):  1093-1096.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6.12.018
    摘要 ( 345 )   HTML ( 3)   PDF (1070KB) ( 53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1例患有肌营养不良的中国籍汉族男孩进行临床分子诊断。方法 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例已排除杜氏/贝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MD/BMD)的患儿进行外周血有核细胞基因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并使用Sanger测序对WES发现的基因相关突变进行验证。结果 WES发现钙蛋白酶3基因(CAPN3)存在复合杂合突变,其中3号外显子区域发现1个杂合的无义突变c.439C>T,p.Arg147*,而13号外显子存在1个杂合的错义突变c.1621C>T,p. Arg541Trp。结论 借助高通量DNA测序技术,该患者最终被诊断为2A型肢带型肌营养不良(LGMD)。

    病例报道
    亚硝酸盐中毒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假性增高1例
    程翔, 郑善銮, 王刚强
    2016, 31(12):  1097-1098.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6.12.019
    摘要 ( 176 )   HTML ( 4)   PDF (706KB) ( 45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凝血因子Ⅻ缺陷症1例报道
    王平平, 朱琴, 张善辉, 马文
    2016, 31(12):  1099-1100.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6.12.020
    摘要 ( 140 )   HTML ( 3)   PDF (730KB) ( 6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