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苗文佳, 谷昊, 李刚.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血栓最大振幅在儿童血小板无力症和巨大血小板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J]. 检验医学, 2022, 37(11): 1026-1029. |
[2] |
陈建波, 杨勇, 李慧源, 任婵君, 杜娟, 李根石, 陶然, 陈敬贤, 张玲, 李淼. 4种SARS-Cov-2核酸检测试剂盒测定结果分析[J]. 检验医学, 2021, 36(4): 396-399. |
[3] |
王伯玉, 刘玲玲, 张勤, 姚瀚鑫. 血浆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J]. 检验医学, 2020, 35(7): 673-675. |
[4] |
颜新生, 杨荟荟, 蒿叶霞, 胡元萍, 张李涛, 廖鑫, 范庆坤, 刘泽金. 4种SARS-CoV-2核酸检测试剂一致性评价[J]. 检验医学, 2020, 35(7): 706-709. |
[5] |
杨惠宽, 苑召虎, 陈小洁, 魏亚明, 谌丹丹. VISTA信号阻断对DC-CIK杀伤恶性肿瘤细胞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18, 33(10): 933-937. |
[6] |
蔡玉婵, 李智. 血小板功能检测及其在多种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 检验医学, 2015, 30(1): 72-75. |
[7] |
饶丽华,赵诗云,尹小明. 川芎嗪抗血小板聚集的实验研究[J]. 检验医学, 2014, 29(9): 976-977. |
[8] |
朱立岳,关明,康志华,高建萍,翁丽贞,章励,胡雷光. 血清TFPI-2基因甲基化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检验医学, 2014, 29(7): 712-717. |
[9] |
崔凡. 射频导管消融术后部分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变化[J]. 检验医学, 2014, 29(4): 328-330. |
[10] |
乔蕊,张捷.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监测的进展[J]. 检验医学, 2013, 28(5): 442-447. |
[11] |
黄斌伦1,蒋旭峰2,程屹3,徐燕3,陆晓东3,王敏1,何云芹3,徐秋仙3. 蛋白Z和蛋白Z依赖的蛋白酶抑制物在正常妊娠妇女中的变化和意义[J]. 检验医学, 2012, 27(10): 825-828. |
[12] |
饶绘;赵惠;李彬;润袁敏. PCI术前测定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的意义[J]. 检验医学, 2012, 27(1): 12-14. |
[13] |
周琰;宋斌斌;郑晓虹;郭玮;潘柏申. 电化学发光法联合检测HIV抗原抗体试剂的评价[J]. 检验医学, 2011, 26(12): 845-849. |
[14] |
徐建华;何敏;柯培锋;吴晓宾;王云秀;黄宪章;庄俊华. CLSI EP7-A2文件在临床化学分析干扰试验中的应用评价[J]. 检验医学, 2010, 25(12): 971-974. |
[15] |
郑加永;金艳慧;杨丽红;虞丹丹;王明山. 狼疮样抗凝物质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10, 25(07): 550-5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