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茜林, 沈逸枫, 朱晶, 张春燕, 邵文琦, 王蓓丽, 郭玮. 血清AST、m-AST水平和m-AST/AST比值在CHD患者及AMI患者术前、术后评估中的价值[J]. 检验医学, 2021, 36(5): 471-476. |
[2] |
吴少芳, 裴锋. 抗HMGCR抗体对他汀类药物暴露相关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的诊断价值[J]. 检验医学, 2020, 35(9): 957-959. |
[3] |
俞晓春, 胡旭姣, 章家青, 国蕾蕾. HA、Ⅳ-C、APRI及Fib-4对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的诊断效果[J]. 检验医学, 2019, 34(6): 539-542. |
[4] |
郭静, 李从荣.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载量与血小板及APRI的相关研究[J]. 检验医学, 2018, 33(4): 321-323. |
[5] |
孙斌, 王姗, 钱俊, 唐振华. 63 109例上海地区孕妇部分产前筛查指标分析[J]. 检验医学, 2017, 32(5): 386-389. |
[6] |
田洪伦, 尹科, 何军, 雷文美, 张子萍. 东芝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FLEX模式在高浓度酶样本检测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16, 31(8): 684-687. |
[7] |
顾文超, 王惠民, 季伙燕, 王建新, 张卫威, 孟舒婷, 许丽丽. ALT催化活性测定中不同厂家或批号试剂不确定度的评定[J]. 检验医学, 2015, 30(11): 1150-1156. |
[8] |
刘伟平, 易琴, 殷明刚. ALT和HBV DNA联合诊断e抗原阴性的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诊断界值的建立及评价[J]. 检验医学, 2014, 29(5): 483-487. |
[9] |
朱晶,赵瀛,王蓓丽,吴炯,宋斌斌,张春燕,郭玮,潘柏申. 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检验医学, 2014, 29(3): 288-292. |
[10] |
赵元明. 血清谷氨酸脱氢酶活性检测在肝胆疾病中的临床价值[J]. 检验医学, 2013, 28(2): 163-165. |
[11] |
李君,谢劲松,臧桂珍. 酶抑制法测定m-AST试剂性能评价及其在肝病中的意义[J]. 检验医学, 2013, 28(12): 1112-1115. |
[12] |
杜宗孝;李富荣;朴文花.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临床价值[J]. 检验医学, 2012, 27(9): 732-735. |
[13] |
王地英. 免疫抑制法测定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影响因素分析[J]. 检验医学, 2012, 27(12): 1062-1065. |
[14] |
庄俊华;郑松柏;王建兵;黄宪章;马艳;徐宁;周华友;陈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改良参考方法”的建立及其用于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研究[J]. 检验医学, 2011, 26(10): 662-666. |
[15] |
张强;张显坤.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视黄醇结合蛋白浓度在肝脏疾病的临床价值[J]. 检验医学, 2011, 26(05): 348-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