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庆阳, 袁建明, 夏进军, 姜风英, 王秋波, 王晓明. 基于GEO数据库和临床样本验证CXCL9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生物标志物的研究[J]. 检验医学, 2023, 38(12): 1121-1129. |
[2] |
陈超超, 毕晓洁, 沈波. 类风湿因子干扰导致化学发光法检测cTnI假阳性结果处理与分析[J]. 检验医学, 2021, 36(7): 768-770. |
[3] |
张一超, 张伟群, 杨佳, 傅根莲. RA患者RDW水平变化及其与ESR、CRP和RF的关系[J]. 检验医学, 2019, 34(5): 441-442. |
[4] |
王星, 马岩, 王胜男, 张鹤骞, 刘熔增. TIM-3 rs1036199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风险相关性Meta分析[J]. 检验医学, 2019, 34(12): 1101-1106. |
[5] |
陆兴热, 陈凤羽, 资云菊, 刘孝文, 袁雕, 何祥, 陆昱, 朱德永. 抗CCP抗体、AKA和GPI抗原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J]. 检验医学, 2019, 34(12): 1145-1146. |
[6] |
谢良才, 范文, 徐磊, 许蓉, 刘天春. RF对ELISA检测血清HBeAg假阴性干扰的分析[J]. 检验医学, 2017, 32(9): 765-768. |
[7] |
李云春, 钟利, 王悦, 方忠俊, 丁柳美, 苏启柱.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及相关炎性因子与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J]. 检验医学, 2017, 32(4): 304-307. |
[8] |
赵万辉, 王泽筠, 亓琳, 耿丽丽, 张璐璐, 刘义庆, 许瑞. 抗CCP抗体和抗MCV抗体等多种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J]. 检验医学, 2017, 32(11): 975-978. |
[9] |
曾惠琼, 扶忠超, 黄新民, 尹志华, 叶志中.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转铁蛋白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 2017, 32(10): 883-885. |
[10] |
封昱辰, 房晴晴, 蔺军平, 许夏雨, 朱惠, 沈海丽.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J]. 检验医学, 2016, 31(7): 567-570. |
[11] |
朱力, 吴豫, 秦阳华, 沈茜.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损关节滑膜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1表达和凋亡水平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J]. 检验医学, 2016, 31(5): 373-378. |
[12] |
李笑峰, 鲁旭娟. HLA-DR4与抗CCP抗体、抗Sa抗体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J]. 检验医学, 2016, 31(10): 894-897. |
[13] |
田军. 血D-二聚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血黏度联合检测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之间相关性探讨[J]. 检验医学, 2014, 29(7): 778-779. |
[14] |
赵瀛, 黄斐, 宋斌斌, 郭玮, 潘柏申. BioPlexTM 22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性能评估[J]. 检验医学, 2014, 29(2): 153-157. |
[15] |
董奕裕1,张新根2,陆建良3,于国芳4,陆鑫丽1. 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基质金属酶-3等指标的检测及意义[J]. 检验医学, 2013, 28(5): 400-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