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 ›› 2013, Vol. 28 ›› Issue (4): 333-336.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04.021

• 综述与讲座 • 上一篇    下一篇

唾液酸的生物学意义及其在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程铖1,高春芳2   

  1.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实验诊断科,上海 200438
  • 收稿日期:2012-07-09 修回日期:2012-09-17 出版日期:2013-04-30 发布日期:2013-04-05
  • 通讯作者: 高春芳,联系电话:021-81875131。
  • 作者简介:程铖,女,1987年生,学士,主要从事肝癌的糖组学研究。

  • Received:2012-07-09 Revised:2012-09-17 Online:2013-04-30 Published:2013-04-05

摘要: 唾液酸是一系列含有9个碳原子羟基化单糖酰化衍生物的统称,在高等动物和一些微生物中是常见的酸性单糖,通常位于糖蛋白和糖脂的糖基化非还原末端,是糖复合物结构和功能多样化的重要物质基础[1]。糖蛋白、糖脂又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因此唾液酸对于维护细胞表面的功能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唾液酸还是重要的生物信息传递分子,细胞表面糖蛋白和糖脂的唾液酸化修饰在许多生物学过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参与识别宿主与病原体之间的反应以及细胞间的反应,保护膜免受蛋白水解,有助于激素受体的激活等。另外,唾液酸与各种疾病及肿瘤的发生、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关联[2]。我们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唾液酸的生物学意义及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唾液酸, 肝病, 生物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