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勉, 杨建民, 宋志强, 唐古生. 脑脊液标志物分析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检验医学, 2022, 37(5): 483-488. |
[2] |
王子鹏, 欧阳长理, 耿德勤, 王敦敬. 非炎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脊液IL-6参考区间的建立[J]. 检验医学, 2021, 36(6): 627-630. |
[3] |
王微, 王蕾. 分析前因素对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21, 36(4): 357-361. |
[4] |
朱卉娟, 余永刚, 厉周. 经输液港采集静脉血标本的有效性研究[J]. 检验医学, 2020, 35(9): 917-919. |
[5] |
陈学东, 许铭飞, 覃思华, 张宇彬. 促凝管分离胶内气泡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19, 34(11): 1045-1047. |
[6] |
彭珊珊, 赵建梅, 张晓进, 阿曼努拉, 曾艳华, 唐婧, 朱有森. 急诊生化检验项目TAT超时情况分析[J]. 检验医学, 2018, 33(9): 862-864. |
[7] |
杨峰, 张景皓, 方毅, 郭明权, 刘越, 赵虎, 张艳梅. 常规检验及治疗与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原学诊断的关系[J]. 检验医学, 2018, 33(5): 379-383. |
[8] |
汪怀周, 方雯, 陈明坤, 刘善荣. 真空采血管采血量对常用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结果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17, 32(2): 94-98. |
[9] |
郭立超, 李娇, 魏晓龙. 脑脊液实验室检查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16, 31(4): 334-337. |
[10] |
潘之光, 秦嘉倩, 吴炯, 宋斌斌, 郭玮. S100B蛋白在血脑屏障损伤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 检验医学, 2016, 31(3): 212-216. |
[11] |
杨蔺, 董航筠, 程娟, 蒋黎敏, 傅启华, 李怀远. 品管圈在改善急诊生化检验及时率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16, 31(1): 61-65. |
[12] |
孟俊, 彭奕冰, 张冬青. 寡克隆区带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15, 30(11): 1157-1160. |
[13] |
谢晓婷, 毛凌哲. 溶血对11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及对策分析[J]. 检验医学, 2015, 30(10): 1002-1003. |
[14] |
张辉亮,黄树华,刘健玲,夏厚才. 应用沉淀法消除HLAP患者生化标本乳糜状态的探讨[J]. 检验医学, 2014, 29(9): 955-960. |
[15] |
岳玉林,曾晓辰,唐吟岫,王奕,谢国锦. 793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分析[J]. 检验医学, 2014, 29(3): 293-2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