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蒋玲丽, 朱俊, 杨雪, 娄娇, 王青. 上海地区医疗机构实验室质量管理现状分析[J]. 检验医学, 2021, 36(3): 332-336. |
[2] |
费阳, 王薇, 王治国. 患者个体数据Delta检查方法[J]. 检验医学, 2017, 32(1): 64-68. |
[3] |
戎霞君;华丽;孙佳彬;季育华;萧晨露;倪语星. 改良选择性培养基在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探讨[J]. 检验医学, 2010, 25(07): 519-523. |
[4] |
叶魏;方筠;田桢干;张晓航. 上海某区外来务工者中性传播疾病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J]. 检验医学, 2003, 18(06): 372-373. |
[5] |
翟建新;伊学军;焦连亭. 用国际室间质量保证活动评价血常规检验质量[J]. 检验医学, 2001, 16(04): 222-223. |
[6] |
孙继梅;张智洁;邵阳.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J]. 检验医学, 2001, 16(03): 172-173. |
[7] |
涂少华;叶元康. 解脲脲原体改良培养基效果比较[J]. 检验医学, 2000, 15(06): 371-372. |
[8] |
葛平;徐蓉;吕绳凯. 淋病奈瑟菌改良选择性培养基的研制和应用[J]. 检验医学, 2000, 15(04): 223-224. |
[9] |
高英玉; 高东田; 李莉. 玫瑰色微球菌引起化脓性脑膜炎一例[J]. 检验医学, 1999, 14(6): 367-367. |
[10] |
钟国权. 应用MicroScan AutoScan-4鉴定微生物室间质控菌株的初步评估[J]. 检验医学, 1999, 14(5): 279-279. |
[11] |
冯仁丰. 美国医院内非检验科进行葡萄糖POCT的管理要求介绍[J]. 检验医学, 1999, 14(3): 139-140. |
[12] |
张财富. 尿液细菌学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J]. 检验医学, 1999, 14(3): 153-153. |
[13] |
张晓玲; 李珍大. 自心内膜炎患者的血液中分离出一株缓症链球菌[J]. 检验医学, 1999, 14(1): 11-11. |
[14] |
李瑾; 焦翔.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菌血症一例[J]. 检验医学, 1998, 13(4): 244-244. |
[15] |
杨培华. 584株临床分离株的菌属及耐药率分析[J]. 检验医学, 1998, 13(3): 170-1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