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艺, 王稼, 徐志伟, 翟亚萍, 轩伟霞. 不同抗凝剂对体外中性粒细胞吞噬、活化和凋亡功能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23, 38(5): 479-483. |
[2] |
范庆坤, 李玲, 杜佳, 杨军, 张真路. 凝血检验自动审核问题与对策[J]. 检验医学, 2022, 37(6): 596-600. |
[3] |
谢媛, 易婉婉, 史秋园, 吕中伟, 刘瑾. 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试验评估结肠癌和结肠息肉患者凝血状态的临床价值[J]. 检验医学, 2022, 37(11): 1007-1011. |
[4] |
孟红兵, 曹兴建, 范玉萍, 顾水晶, 李娜. D-二聚体含量检测在不同类型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J]. 检验医学, 2020, 35(3): 260-263. |
[5] |
王悦, 屈晨雪, 龚岩, 高学硕, 王国洪, 徐国宾. 3种检测系统常规血液凝固试验结果一致性比较[J]. 检验医学, 2019, 34(3): 253-258. |
[6] |
王迪, 陈锟, 成晨, 秦欢欢, 关明. 血浆Fib缺乏致PT、APTT假性延长1例报道[J]. 检验医学, 2019, 34(1): 89-91. |
[7] |
卢静, 邹卓如, 庄贵华.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试验评价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的对比研究[J]. 检验医学, 2017, 32(8): 663-667. |
[8] |
余建洪. 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非传统检测项目实用价值的探讨[J]. 检验医学, 2016, 31(1): 26-30. |
[9] |
颜宇飞, 张庆五. EDTA-K2抗凝剂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形态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15, 30(3): 287-288. |
[10] |
史梅,沈宇骅,史伟峰. SYSMEX CA1500和SYSMEX CA7000凝血检测系统的比对分析[J]. 检验医学, 2014, 29(9): 961-963. |
[11] |
常菁华,王剑飚.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实验室解决思路[J]. 检验医学, 2014, 29(7): 733-737. |
[12] |
郑建新,郑昭璟,杨慧,李怀远,傅启华. 基于STA-Compact检测系统的儿童和青少年APTT和PT参考区间调查[J]. 检验医学, 2013, 28(9): 762-764. |
[13] |
徐全中, 王伟佳, 阚丽娟, 严海忠, 幕月晶, 欧阳能量, 黄燕华, 张秀明. 不同抗凝剂、不同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对降钙素原检测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13, 28(7): 639-641. |
[14] |
张海霞1,李立方2,袁宁1,郭杰1,张连祥1. 不同血液样本类型对B型钠尿肽测定结果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13, 28(5): 455-456. |
[15] |
谢一唯;朱炳伟.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试验相关性分析[J]. 检验医学, 2012, 27(2): 88-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