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订阅
印刷版期刊订阅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文章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相关下载
在线办公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二维码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上海市交大医学院检验系
上海市医学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更多...
广告合作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20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05-03-01
上一期
下一期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论著
红细胞计数参考方法的不确定度研究
宋颖;胡晓波;居漪;李泳;许蕾;朱秀兰;金大鸣
2005, 20(03): 185-188.
摘要
(
379
)
PDF
(283KB) (
4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液学分析中测量不确定度在红细胞计数方面的应用.方法 利用国际临床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参考方法计数血液中的红细胞,并利用相关实验数据和文献资料,按照国标标准化组织(ISO)<测量不确定度表述指南>文件中有关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 ,并参考EURACHEM/CITAC<分析测量中不确定度的量化>文件中关于测量中不确定度的评估要求,计算红细胞计数过程中的不确定度.结果 通过对红细胞计数参考方法的不确定度评估,校准物和质控物红细胞计数的扩展不确定度和95%可信区间分别为(4.26±0.09)×1012/L和(4.27±0.09)×1012/L(扩展因子k=2).结论 本实验评价了影响参考方法红细胞计数的各个分量的不确定度,所占比例最大因素为颗粒计数仪的校准,其次为计数仪计数量和稀释红细胞量.通过对校准物和质控物中红细胞计数值的不确定度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规定了测量过程和分析样品类型时,不确定度能适用于所有测量值,能够保证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
生物化学检验经验交流
快速B型钠尿肽检测对评估老年心力衰竭预后的价值
肖震;于小妹;叶雄伟;龚仕金
2005, 20(03): 188-191.
摘要
(
355
)
PDF
(145KB) (
4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论著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CD62p及GpⅡb/Ⅲa的变化
董静懿;李培成
2005, 20(03): 189-191.
摘要
(
315
)
PDF
(208KB) (
6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P选择素(CD62p)和GpⅡb/Ⅲa(PAC-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三色荧光标记技术检测40例冠心病患者及30名正常人血小板膜CD62p和PAC-1的阳性百分率.结果 冠心病组血小板CD62p[(27.6±14.0)%]与PAC-1[(31.8±16.7)%]阳性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1±1.5)%,(7.0±1.8)%,P均<0.01].结论 CD62p和PAC-1是血小板活化的敏感和特异指标,全血流式细胞术测血小板功能可用于冠心病的监测和评价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监测治疗干预的效果和预测并发症.
XE-2100血液分析仪常用参数稳定性研究
陈国强;潘立勇;施明月;王素梅;费鲜明;刘建栋
2005, 20(03): 192-194.
摘要
(
338
)
PDF
(192KB) (
4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XE-2100血液分析仪常用参数进行稳定性观察和评估.方法 所有EDTA-K2抗凝标本的进样均采用开放模式,分别进行短时间(1 h内)稳定性和长时间(72 h)不同时段不同放置温度的稳定性考查.结果 所有参数,包括自动化白细胞(WBC)五分类,均在60 min内保持稳定并未出现显著的变化;长时间稳定性的研究显示无论在冷藏条件还是在室温条件下,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和红细胞(RBC)及分类参数在72 h内未发生显著变化;WBC分类结果的稳定性优于RBC体积参数的稳定性.RBC体积参数的稳定性在室温条件下12 h开始发生体积增大变化,24 h发生显著变化,而冷藏条件下可保持24 h.结论 XE-2100血液分析仪短时间结果稳定.长时间稳定性研究显示在自动分类参数方面3 d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RBC分类的稳定性优于RBC检测的稳定性.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经验交流
尿路结石与尿电导率测定的研究
施迎春;付庭芳;王锋
2005, 20(03): 194-194.
摘要
(
352
)
PDF
(68KB) (
4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论著
全血标本冰箱长时间保存对血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结果的影响
周云仙;杨大干;李雪芬;郭希超;王秀芝
2005, 20(03): 195-197.
摘要
(
532
)
PDF
(185KB) (
7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全血标本冰箱长时间保存对血细胞计数及白细胞(WBC)分类结果 的影响.方法 把50例标本在4℃保存,连续5 d用Coulter LH750测定结果,用SPSS11.0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WBC、血小板(PLT)计数可以稳定3 d,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压积(HCT)至少可稳定5 d,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1 d后与即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WBC分类结果 从1~2 d开始,与即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仪器出现大量的报警提示.结论 全血标本4℃保存,提高了部分血细胞计数结果 的可靠性,但不能保证WBC分类结果 .报告时应注明"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对部分结果有影响".
新鲜血校准多台血细胞分析仪的可行性研究
陈化禹;伊学军;王志富;焦连亭;张卫平;王红;张月菊
2005, 20(03): 198-200.
摘要
(
351
)
PDF
(189KB) (
4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了使4台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 一致且可以溯源到国际参考方法 .方法 参照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血液分析仪校准规范化建议,1台仪器用配套校准品校准后,定值1份新鲜血,再用这份新鲜血校准另外3台仪器.结果 3台仪器校准达到校准表要求.结论 仪器稳定性及重复性良好时,可用新鲜血校准多台仪器.
微生物学检验经验交流
住院腹泻患者粪便培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观察
吴文汉
2005, 20(03): 200-200.
摘要
(
347
)
PDF
(79KB) (
3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论著
不同血细胞分析仪及其模式在大鼠白细胞服分类计数中的比较研究
汪嘉;李智;左玫;张蕾;赵莹;黄依明
2005, 20(03): 201-203.
摘要
(
345
)
PDF
(218KB) (
3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及其不同模式在大鼠白细胞分类计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用CELL-DYN3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人类和兽类检测模式、HMX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KX-21血细胞分析仪对大鼠白细胞进行分类计数,并与显微镜油镜下分类计数的结果 进行对照.结果 CELL-DYN3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兽类检测模式分类结果与显微镜镜检结果 较为匹配,且具有一致的趋向性,其中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相关性分别为0.912、0.871和0.901,散点图显示能较好的分类各类细胞,而用CELL-DYN3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人类检测模式、HMX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KX-21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结果 与显微镜镜检结果 差异较大(P<0.01),且相关性较差.结论 在进行动物血细胞分类计数实验研究时,选用具备相应动物模式的血细胞分析仪似更严谨.
三分群血液分析仪检测中间细胞群增高的复片规则探讨
孙杰;徐雪妹;徐锋
2005, 20(03): 204-206.
摘要
(
377
)
PDF
(191KB) (
5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三分群血液计数仪中间细胞群(mononuclear,MO)增高的复片规则,保证血常规检验质量.方法 收集302例临床血常规标本行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同时进行外周血涂片染色镜检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O<8%的仪器分类结果 与手工镜检分类结果 差异无显著性,有良好的相关性.MO>8%的仪器分类结果 与手工镜检分类结果差异有显著性,其中有8.6%的标本手工镜检分类出现异常情况.结论 除了现有的复片规定外,当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分类MO为8%以上时,均应作瑞特染色镜检,以防止异型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等病理性细胞漏检.
生物化学检验经验交流
酚磺乙胺对果糖胺测定的干扰
朱德文
2005, 20(03): 206-209.
摘要
(
308
)
PDF
(122KB) (
3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生物学检验论著
214株鲍曼不动杆菌最低抑菌浓度及耐药性
应春妹;汪雅萍;李菁菁;刘智凯;凌健华
2005, 20(03): 207-209.
摘要
(
555
)
PDF
(202KB) (
4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我院和威尔斯亲王医院鲍曼不动杆菌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我院和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共214株,用琼脂稀释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16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 214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中以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达49.5%~73.4%.上海菌株对替卡西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复方磺胺甲( )唑的耐药率均高于香港菌株.其他抗生素耐药率相似.结论 本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高于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需提醒临床医生慎用抗生素,避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院内传播.
用纸片双抑制剂平行抑制试验分析阴沟肠杆菌AmpC酶
艾芙琪;蒋晓飞;阮斐怡;刘红;马逸民;蒋筠翡;倪语星;吕元
2005, 20(03): 210-213.
摘要
(
361
)
PDF
(436KB) (
5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一种能快速有效分析阴沟肠杆菌AmpC酶的方法.方法 分别以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阴沟肠杆菌(029、029M和1194E)为β-内酰胺酶阴性对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普通型阴沟肠杆菌、持续高产型AmpC酶、高诱导型AmpC酶标准菌株,用纸片双抑制剂平行抑制试验(DDIST)对华山医院连续的不重复的58株阴沟肠杆菌临床菌株进行AmpC酶分析,用三维试验检测高产AmpC酶以验证DDIST.结果 三维试验法从58株阴沟肠杆菌中检出持续高产型AmpC酶产株21株,DDIST检出持续高产型AmpC酶产株18株、高诱导型AmpC酶产株6株.结论 DDIST是一种能快速有效分析阴沟肠杆菌AmpC酶的方法.
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肺炎支原体抗原方法的建立
涂少华;叶元康;沈昭在
2005, 20(03): 214-216.
摘要
(
399
)
PDF
(204KB) (
5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检测肺炎支原体(MP)抗原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不同株MP单抗,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MP抗原,优化该方法检测MP抗原的最佳实验条件.对MP标准株及147份临床标本进行测定,观察双抗体夹心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该方法与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的符合率.结果 包被单抗量为20μg/ml,酶标记单抗1:200稀释时,阳性对照与阴性对照吸光度之比(P/N值)最大,检测MP抗原敏感度达2μg/ml,和其他支原体没有交叉反应;147份临床标本PCR检测阳性率13.6%(20/147),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阳性率12.2%(18/147),两者符合率达95.9%.结论 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MP抗原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
上海市M-H培养基抽样调查分析
陈蓉;葛平;娄峥
2005, 20(03): 217-219.
摘要
(
376
)
PDF
(205KB) (
5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所抽查的M-H培养基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通过对M-H培养基作一般性状(厚度、pH值)、无菌试验以及性能检测以判断其质量.结果 所抽查的4种品牌成品培养基(15个批号)的一般性状与无菌试验结果 均合格;性能检测中二价阳离子浓度全部全格;有2种品牌4个批号的M-H培养基胸腺嘧啶或胸腺嘧啶核苷含量不合格.3种品牌(8个批号)的干粉自制培养基除厚度外(厚度<4 mm的占18%),pH值、无菌试验、二价阳离子浓度均合格;胸腺嘧啶或胸腺嘧啶核苷均不合格.结论 所抽的4种品牌成品培养基中只有2种M-H培养基质量符合要求,市售3个品牌的水解酪蛋白干粉不适合制备M-H培养基.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串联质谱检测干血滤纸片氨基酸方法的建立
韩连书;高晓岚;叶军;邱文娟;顾学范
2005, 20(03): 220-223.
摘要
(
440
)
PDF
(282KB) (
7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可靠的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干血滤纸片中氨基酸方法 ,以便用于氨基酸代谢紊乱疾病的筛查和诊断.方法 取含不同浓度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亮氨酸、蛋氨酸、瓜氨酸和缬氨酸)的血滤纸片,用含已知量相应氨基酸内标的甲醇萃取,盐酸正丁醇衍生后,用串联质谱仪检测血片中氨基酸谱及其浓度.分析该方法 的精确性、样品回收率及浓度相关性.结果 氨基酸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6.3%~9.7%、9.9%~14.3%.低浓度回收率为92%~100%,中等浓度回收率为94%~104%,高浓度回收率为98%~107%.不同浓度的氨基酸实测浓度与加入浓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9 0~0.999 9.结论 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干血滤纸片中氨基酸能够达到较高的精确性、准确性和回收率,为临床进行氨基酸分析提供了一项新技术,可用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高危儿童遗传代谢病的诊断及其他与氨基酸代谢有关的疾病诊治.
尿液贮存温度、时间及pH值对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稳定性的影响
王蕾;刘华;符玉瑛;高锋
2005, 20(03): 224-226.
摘要
(
343
)
PDF
(189KB) (
5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在不同的贮存温度、时间及pH值下的稳定性.方法 测定不同贮存温度、时间及pH值条件下尿α1-微球蛋白(α1-MG)、Cys C、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 的变化,比较各指标的稳定性.结果 尿α1-MG最稳定.尿Cys C在尿液pH<5.0时,易发生降解,结果 不稳定.当pH≥5.0时,尿Cys C的降解很少,结果 稳定.尿β2-MG非常不稳定,易发生降解,而且β2-MG的降解率明显高于Cys C.结论 尿Cys C稳定性较好,可以作为评价肾小管功能的常规指标应用于临床.
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脑脊液Na+、游离Ca2+含量的分析
陈莎;姚辉;艾洪武;游上游
2005, 20(03): 227-229.
摘要
(
567
)
PDF
(232KB) (
5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脑脊液钠离子(Na+)、游离钙离子(Ca2+)含量的变化与HIE脑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检测脑脊液Na+、游离Ca2+水平.结果 中、重度HIE组患儿急性期脑脊液Na+、游离Ca2+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P<0.01),而轻度HIE组和治疗后恢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脑脊液Na+、游离Ca2+水平虽有降低,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1、P>0.05).13例中、重度HIE组的急性期患儿治疗后恢复期与治疗前比较,脑脊液及血浆游离Ca2+上升幅度明显高于Na+,其中血浆游离Ca2+上升幅度明显高于脑脊液游离Ca2+.结论 HIE患儿病情越重脑脊液中Na+、游离Ca2+越低,反之病情好转,脑脊液Na+、游离Ca2+有上升趋势.
使用添加剂处理标本对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锂浓度的影响
郭新胜;师天元;张瑞岭;张秀明;郭艳蕊
2005, 20(03): 230-232.
摘要
(
376
)
PDF
(199KB) (
4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使用肝素钠抗凝剂、促凝剂、分离胶等添加剂处理的标本是否适合锂盐(Li+)浓度的监测.方法 选择临床服用碳酸锂治疗达稳态的住院患者,使用真空采血系统分别采集普通管血液标本和分别含有肝素钠抗凝剂、促凝剂、分离胶等添加剂的标本,在IMS-972电解质分析仪上测定Li+浓度,比较结果 的差异.结果 (1)不同方式处理的标本间Li+浓度差异有显著性(P<0.001),其中普通血清、肝素钠抗凝血浆、促凝剂处理的血清之间Li+浓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分离胶处理的标本与普通血清、促凝剂和肝素钠处理的标本之间Li+浓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2)肝素钠抗凝剂和促凝剂处理的标本与普通血清Li+浓度之间呈高度线性相关(r=0.988~0.993,P<0.001),分离胶处理的标本与普通血清、肝素钠抗凝剂、促凝剂处理标本的Li+浓度线性相关均无显著性(r=0.203~0.288,P>0.05);(3)肝素钠抗凝剂、促凝剂、分离胶等添加剂处理标本和普通血液标本,不分离血凝块室温放置8 h,Li+浓度较放置前增高(P<0.05~0.001).结论 促凝剂和肝素处理标本适合用于锂盐的快速测定,而分离胶处理的标本不适合用于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Li+浓度,也不适于储存和标本运输;使用肝素钠抗凝剂和促凝剂处理的标本,不能及时测定时应分离血浆或血清.
胆石症患者手术前后血清总胆汁酸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胡倚玲;邹洪兴
2005, 20(03): 233-234.
摘要
(
397
)
PDF
(120KB) (
5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血清总胆汁酸(TBA)在胆石症患者手术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92例经临床确诊为胆石症且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进行术前术后TBA、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测定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胆石症患者术后第2天TBA、ALP、GGT均下降,但TBA下降最快.在术后良好组中,仅TBA在术后第4天及第7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术后不良组中,TBA在术后第4天及第7天发生反弹.结论 胆石症患者手术前后TBA的动态检测,对了解患者的恢复、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B型钠尿肽快速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蔡忠;张连祥;郭杰;王庆彤;王兆成
2005, 20(03): 235-237.
摘要
(
348
)
PDF
(218KB) (
4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B型钠尿肽(BNP)快速检测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诊断中的作用进行实验研究.方法 检测174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BNP,其中103例患者做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等.结果 CHF组(140例)BNP中位数为245 ng/L(5~4 500 ng/L),肺源性呼吸困难组(34例)BNP为(30.8±27.1)ng/L,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CHF组检测BNP的实验结果 与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有相关性.血浆BNP随LVEF下降和LVDD扩大而升高,心功能Ⅲ级和Ⅳ级的患者全血BNP显著高于心功能Ⅰ级和Ⅱ级的患者.结论 BNP的快速检测能反映左心室功能的改变,能帮助CHF早期诊断和评估预后.
腺苷脱氨酶用于结核性与肿瘤性胸腹水鉴别诊断的meta分析
董春富;朱以军
2005, 20(03): 238-240.
摘要
(
421
)
PDF
(196KB) (
5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腺苷脱氨酶(ADA)用于结核性与肿瘤性胸腹水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入选的8篇文献(3篇腹水文献和5篇胸水文献)进行齐性检验、两个均数之差的合并及meta统计分析.结果 腹水标本结核组ADA含量比肿瘤组高1.559 4~6.206 6倍标准差;胸水标本结核组ADA含量比肿瘤组高0.627 3~3.264 7倍标准差,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结论 ADA检测是鉴别诊断结核性与肿瘤性胸腹水的快速、简便、特异、敏感的方法.
免疫学检验论著
快速检测甲胎蛋白的半定量金免疫渗滤法的研究
曹丹如;郑佐娅;张锦锋;刘德琮;朱晴晖;陶义训
2005, 20(03): 241-243.
摘要
(
321
)
PDF
(196KB) (
5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一种伴有质控点的金免疫渗滤法(GIFA),用于半定量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方法 应用2株抗AFP单克隆抗体,其中一株包被在固相膜上,另一株与胶体金结合,组成金免疫渗滤试剂.膜上另包被2种浓度的AFP,用于测定时的定量质控.结果 本法经AFP标准液测定,结果 判定可分为<30、30~200、>200 μg/L 3个半定量区;119例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定量测定AFP浓度的临床血清标本用于本法的对比测定,结果 符合性良好.结论 本法具有半定量和内质控的特点,结果可靠,适用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方法 简便、快速,特别适合中、小医院和门诊部使用.
血清癌胚抗原与免疫抑制酸性蛋白联合检测对大肠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王剑;聂绍发;朱桂宝;尹平
2005, 20(03): 244-246.
摘要
(
357
)
PDF
(201KB) (
4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与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的联合检测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单向免疫琼脂扩散法测定大肠癌患者血清中CEA与IAP的含量.结果 CEA、IAP对大肠癌的灵敏度分别为33.3%、40.0%,特异度分别为93.3%、86.7%.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EA、IA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7、0.659.并联检测的灵敏度为60.0%,特异度为80.0%.结论 血清CEA与IAP的联合检测可提高大肠癌的诊断价值.
生物化学检验经验交流
电泳法与定量法血清白蛋白比例的可比性探讨
黄立伟;张弘;秦辛玲
2005, 20(03): 246-249.
摘要
(
307
)
PDF
(147KB) (
5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学检验论著
抗SmD1、抗核小体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
陶洪群;李小龙;温怀凯;龚建光
2005, 20(03): 247-249.
摘要
(
360
)
PDF
(205KB) (
3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血清抗SmD1、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双链DNA(dsDNA)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0例SLE患者、14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及20名健康人血清抗dsDNA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抗SmD1、AnuA用德国IMTEC公司抗核抗体谱线性印迹法检测.结果 SLE患者单项检测抗dsD-NA、抗SmD1、AnuA的阳性率分别为42.5%、80.0%、72.5%,三者联合检测后的阳性率为87.5%,诊断效率为85.2%.结论 抗SmD1、AnuA、抗dsDNA联合检测提高了诊断SLE的敏感性和诊断效率,可避免因单项检测出现的漏诊情况,对SLE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新生儿败血症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李贵霞;马莉;张丽霞
2005, 20(03): 250-252.
摘要
(
417
)
PDF
(207KB) (
6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检测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临床提供准确快速的诊断依据.方法 用半定量固相免疫层析法和免疫浊度法分别测定23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血清PCT和CRP浓度,并与白细胞(WBC)计数进行比较.结果 PCT、CRP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灵敏度均高于WBC计数(P<0.05),3个指标中,PCT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性和约登指数最高.PCT与CRP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PCT和CRP浓度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经验交流
心包积液检出恶性肿瘤细胞二例
陆志成;周道银
2005, 20(03): 252-255.
摘要
(
360
)
PDF
(144KB) (
4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学检验论著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意义
张利方;阎有功;郑山根;钟情
2005, 20(03): 253-255.
摘要
(
407
)
PDF
(230KB) (
4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抗可溶性肝抗原/抗肝胰抗原(SLA/LP)抗体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意义.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检测抗SLA/LP抗体,并与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线粒体抗体(AMA-M2)及抗肝肾微粒体(LKM-1)抗体之间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组抗SLA/L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1,7%、5.9%和0.0%,与SMA、AMA-M2及LKM-1抗体之间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抗SLA/LP抗体在AIH相关抗体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视为AIH新的血清学指标.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L-18水平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及其意义
江华;程正江;张海蓉;曹红
2005, 20(03): 256-257.
摘要
(
348
)
PDF
(123KB) (
4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肝功能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微粒子酶免疫法(ME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的结果分为:A组,HBsAg、HBeAg、HBcAb阳性;B组,HBsAg、HBeAb、HBcAb阳性;对照组,单独HBsAb阳性.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血清IL-18水平,常规方法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移酶(GGT)浓度.结果 乙型肝炎患者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以A组水平最高,IL-18与ALT、Tbil呈正相关,与GGT无相关性.结论 IL-18可能参与了病毒性肝炎肝脏的炎性损伤过程.
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的意义
鲍蓓
2005, 20(03): 258-259.
摘要
(
337
)
PDF
(122KB) (
5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甲状腺自身抗体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中的意义.方法 以51名健康人为对照,对86例亚临床甲亢患者用微粒子酶免疫法(MEIA)测定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结果 在亚临床甲亢患者中TGAb、TPOAb阳性率和数值明显增高,对其中73例进行12~18个月的随访发现,临床甲亢(11%)和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3%)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测定甲状腺自身抗体对指导亚临床甲亢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Fas抗原在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吴潇
2005, 20(03): 260-261.
摘要
(
279
)
PDF
(143KB) (
4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Fas抗原在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2例肠癌及相应的正常组织Fas抗原.结果 正常大肠组织Fas水平[(2.131±1.523)pg/mg蛋白]明显高于大肠癌组织[(0.752±0.168)pg/mg蛋白,P<0.05],Fas抗原水平与癌转移相关(P<0.05),但与癌细胞分化无关(P>0.05).结论 Fas反映了肿瘤的增殖和转移情况,提示Fas可抑制免疫功能和肿瘤细胞的凋亡.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论著
介绍一种高灵敏的尿蛋白定性方法
谢慧芳;顾国宝;陈洁
2005, 20(03): 262-263.
摘要
(
303
)
PDF
(129KB) (
5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寻找及建立一种简便、高灵敏的尿蛋白定性方法.方法 用自制溴酚兰试剂与磺基水杨酸法测定尿蛋白并作比较.结果 自制溴酚兰法的灵敏度远高于磺基水杨酸法和金标定量渗滤法,可达20 mg/L.结论 用自制溴酚兰试剂测定尿蛋白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实用的优点,可用于微量白蛋白尿的筛选.
UF-100尿液分析仪检测胸水标本临床意义的探讨
苏汉桥;刘征兰;孙端阳
2005, 20(03): 263-265.
摘要
(
319
)
PDF
(196KB) (
4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胸水标本在UF-100尿液分析仪上的检测结果对临床相关疾病的诊疗价值.方法 选用UF-100尿液分析仪对患者的抗凝胸水标本直接测定.结果 结核性胸水与癌性胸水间白细胞(WBC)数、间皮细胞、WBC/间皮细胞比值、细菌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漏出性胸水与渗出性胸水间WBC数、间皮细胞、细菌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WBC/间皮细胞比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非化脓性细菌感染渗出性胸水与化脓性细菌感染渗出性胸水间WBC数、细菌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间皮细胞、WBC/间皮细胞比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用UF-100尿液分析仪检测胸水标本简单、易行,检测结果 对临床相关疾病有一定的诊疗价值.
ADVIA120血液分析仪检测247名健康成人血小板参数统计分析
肖振霞;徐士欣;王志富;焦连亭
2005, 20(03): 265-267.
摘要
(
307
)
PDF
(198KB) (
5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本院健康人静脉血血小板(PLT)参数的参考范围.方法 用Bayer ADVlA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247名健康人血细胞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 PLT(123~389)×109/L,PLT压积(PCT)0.076~0.35 L/L,PCT平均体积(MPV)6.4~10.5 f1,PLT体积分布宽度(PDW)34.8%~69.2%,PLT平均浓度(MPC)23~31 g/L,PLT平均质量(MPM)1.76~2.56 pg,大PLT(LPLT)<12×109/L.结论 结果 表明试验地区血小板计数与国内外其他地区人群存在差异,应建立该地区该实验室的参考范围.
血小板直方图拟合曲线在血小板减少标本中的应用探讨
陆晓东;徐瑞龙;马拥军;郑雅萍
2005, 20(03): 267-268.
摘要
(
284
)
PDF
(116KB) (
4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小板(PLT)直方图拟合曲线在PLT减少标本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Coulter-GENS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根据PLT直方图有无光滑拟合曲线分为2组,与传统显微镜计数法相比较.结果 PLT直方图有光滑拟合曲线组与显微镜计数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LT直方图无光滑拟合曲线组与显微镜计数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PLT直方图的拟合曲线可作为判断是否需手工复检的首选指标.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脑出血相互关系的探讨
童明宏;孙晨光
2005, 20(03): 269-271.
摘要
(
400
)
PDF
(203KB) (
3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监测脑出血患者不同时间段的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探讨NO、NOS与SOD在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方法 选取60例脑出血住院患者,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患者入院1~3 d、4~7 d、14 d的血清NO、NOS和SOD浓度.结果 脑出血患者发病初期NO、NOS水平明显升高(P<0.01),4~7 d开始下降,并呈进行性下降趋势.SOD水平4~7 d明显升高(P<0.01),并且持续至2周.NO、NOS和SOD持续高水平的患者预后较差.结论 脑出血患者体内NO、NOS和SOD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变化趋势和变化程度与患者病情和预后有直接相关性,证实NO、NOS和SOD参与了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提示通过测定血清中NO、NOS和SOD含量可以判断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肾小管损害各种早期诊断指标的评价
朱新兴;王永文;郑红英;路颜增;赵辉
2005, 20(03): 271-273.
摘要
(
465
)
PDF
(206KB) (
4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肾小管损害最佳的早期诊断指标.方法 选择血清尿素、肌酐和尿常规检测均正常的3组病例和正常对照组,同时测定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碱性磷酸酶(ALP)和微量白蛋白(mAlb),并对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Alb/RBP、mAlb/α1-MG和mAlb/β2-MG在3组病例中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但长期服药组要高于其他2组病例.NAG和ALP在长期服药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亦明显高于高血压无临床肾病组和糖尿病无临床肾病组(P<0.05).结论 在临床应用中,可选择RBP-NAG或α1-MG-NAG作为肾小管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
干化学试纸法与全自动分析仪生化项目检测的分析比较
王成刚;胡文健;骆小宁
2005, 20(03): 273-275.
摘要
(
414
)
PDF
(189KB) (
5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于化学试纸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之间的相关性和精密度.方法 分别用干化学试纸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100例患者的血糖(Glu)、肌酐(Cr)、尿素(Urea)、淀粉酶(Amy),对比分析2种方法相关性;用2个水平的RANDOX质控品以2种方法 对Glu、Cr、Urea、Amy各进行10批次检测,分析2种方法的精密度.结果 干化学试纸法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各项检测结果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呈高度正相关性(r>0.975),且批内变异系数(CV)<5%,精密度高.结论 干化学试纸法可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实验诊断参考依据,适用于临床急诊生化项目的检测.
免疫学检验论著
抑郁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及其临床应用
杜兆洪;陈广阳;吴穗玲
2005, 20(03): 275-277.
摘要
(
373
)
PDF
(200KB) (
7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测定60例抑郁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探讨其对抑郁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免分析法分别测定60例精神抑郁症患者(其中单相抑郁症28例、双相抑郁症32例)和30名正常对照组游离甲状腺激素(FT3、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结果 双相抑郁症组血清FT3浓度[(2.09±1.01)pg/ml]明显低于单相抑郁症组[(2.90±1.31)pg/ml,P<0.01].结论 甲状腺激素FT3水平降低提示可能是双相抑郁症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IFN-γ、IL-4水平变化及意义
张斌国;栾清欣;郭明秋
2005, 20(03): 277-278.
摘要
(
530
)
PDF
(116KB) (
4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清中干扰素α(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变化与HFRS患者病情转归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46名正常对照者和49例不同治疗时期的HFRS患者血清中IFN-γ、IL-4的含量.结果 HFRS患者血清中IFN-γ、IL-4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患者发热期血清中IFN-γ的含量明显高于恢复期,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轻症患者发热期血清中IL-4的含量明显高于恢复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FRS患者血清中IFN-γ、IL-4的含量明显升高,随着病情的好转,血清中IFN-γ、IL-4的含量逐渐趋向正常,IFN-γ和IL-4的检测有利于HFRS病情的观察和治疗.
微生物学检验论著
白带中白色念珠菌蛋白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廖璞;王东生
2005, 20(03): 279-280.
摘要
(
322
)
PDF
(149KB) (
4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白带中白色念珠菌的致病性和指导抗真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白带标本中分离的300株白色念珠菌进行蛋白酶测定,同时测定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300株白色念珠菌全部检出蛋白酶,其中蛋白酶活力高、中、低检出率分别为83.7%(251株)、12.7%(37株)、4.0%(12株).4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是17.3%、11.3%、63.3%和44.6%.结论 白带中白色念珠菌具有致病性,临床应密切关注.
实验室管理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娄峥
2005, 20(03): 281-283.
摘要
(
406
)
PDF
(265KB) (
5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与讲座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孙立山;周文达
2005, 20(03): 284-286.
摘要
(
304
)
PDF
(269KB) (
10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经验交流
冷凝集素综合征病例报道
孙云;曹志勇;李萍;陈颀;高荣新
2005, 20(03): 287-287.
摘要
(
335
)
PDF
(69KB) (
5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生物学检验经验交流
105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分析
郑海斌;王菊飞
2005, 20(03): 288-289.
摘要
(
327
)
PDF
(133KB) (
4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维试验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AmpC酶
黄支密;单浩;杨海燕;熊春林;钦敏莉;杨伟平;沈娟
2005, 20(03): 289-289.
摘要
(
328
)
PDF
(77KB) (
4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化学检验经验交流
Fluo-3荧光微量法测定人红细胞胞浆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石玉玲;习松
2005, 20(03): 290-291.
摘要
(
340
)
PDF
(127KB) (
4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含量测定
王立萍;高红;祁钊;阿祥仁;周晶苹
2005, 20(03): 291-292.
摘要
(
351
)
PDF
(131KB) (
5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