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订阅
印刷版期刊订阅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文章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相关下载
在线办公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二维码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上海市交大医学院检验系
上海市医学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更多...
广告合作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21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06-06-01
上一期
下一期
检验医学检测系统评价专题
如何做好检测系统的性能评估?
吕元;王洁
2006, 21(06): 559-559.
摘要
(
331
)
PDF
(62KB) (
5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检验检测系统应用前的性能评价
张莉;吴炯;郭玮;潘柏申
2006, 21(06): 560-563.
摘要
(
354
)
PDF
(319KB) (
8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学检验经验交流
8158例孕妇产前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夏淑琦;李仁良
2006, 21(06): 563-569.
摘要
(
288
)
PDF
(125KB) (
4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检验医学检测系统评价专题
强生Vitros 950生化检测系统性能验证
张心菊;吴炯;郭玮;潘柏申
2006, 21(06): 564-569.
摘要
(
469
)
PDF
(378KB) (
7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强生Vitros 950生化检测系统进行性能验证.方法 参照强生公司提供的验证方案,对总蛋白(TP)等11个项目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和临床参考区间进行验证,并与日立-罗氏系统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 TP、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乳酸脱氢酶(LDH)、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血糖(Glu)的准确度、精密度、可报告范围、临床参考区间均符合厂商说明;观察到有部分标本的Cr、UA检测结果与日立-罗氏系统有一定差异.强生Vitros 950检测Cr可能由于体内肌酸浓度过高而导致底物耗竭,可以通过稀释的方法解决;UA检测中出现的干扰现象,可能是由于高浓度黄嘌呤的存在所引起.结论 强生Vitros 950的基本性能均符合公司声明的要求.
临床检验方法评价决定图的制作及应用
王治国;李少男;王薇
2006, 21(06): 570-572.
摘要
(
410
)
PDF
(205KB) (
4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图形工具用于对分析方法性能作出决定.方法 制作方法评价决定图,需要以允许总误差(TEa)形式规定分析质量要求.在图上,Y轴为"允许不准确度[偏倚(bias)]",其刻度为0至TEa,X轴为"允许不精密度[变异系数(CV)],其刻度为0至1/2TEa,画出通过Y轴上的TEa点和X轴上的1/2TEa点的bias+2s线,画出通过Y轴上的TEa点和X轴上的1/3TEa点的bias+3s线,画出通过Y轴上的TEa点和X轴上的1/4TEa点的bias+4s线,并在图上相应的区域标记出"差、边界、良好、优秀".结果 方法评价决定图与操作过程规范图有着密切的关系,并提供了将方法性能分为差、良好或优秀的指南.结论 借助于方法评价决定图很容易并快速地作出方法性能的客观决定.
线性评价方案的发展和临床应用
吴炯;吴蕙;郭玮;潘柏申
2006, 21(06): 573-575.
摘要
(
293
)
PDF
(235KB) (
5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常用线性评价方案的应用比较
吴蕙;吴炯;郭玮;潘柏申
2006, 21(06): 576-581.
摘要
(
357
)
PDF
(398KB) (
7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熟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6-A线性评价方案的应用;探讨美国临床病理学家协会设备委员会(CAP-IRC)法、EP6-P、EP6-A线性评价方案的区别及适用性.方法 按照EP6-A对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的甲胎蛋白(AFP)、速率法检测的尿素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免疫比浊法检测的载脂蛋白B(apo B)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进行线性评估;以尿素为例建立检测线性范围;比较CAP-IRC法、EP6-P、EP6-A方案评价apo B线性结果的异同.结果 按照EP6-A,AFP、ALT和HBV DNA(对数)可直接判断呈线性;尿素的真实线性范围为5.305~46.975 mol/L.apo B目测法可判断呈线性;EP6-P判断呈非线性;CAP-IRC法判断呈非线性但在临床可接受范围;EP6-A判断呈非线性,但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结论 推荐临床实验室使用EP6-A线性评价方案对各个检测项目进行线性评价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经验交流
端粒酶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关向宏;王家银
2006, 21(06): 581-587.
摘要
(
315
)
PDF
(130KB) (
4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检验医学检测系统评价专题
多项式评价线性在实验医学中的应用
李萍;刘小娟;黄亨建
2006, 21(06): 582-587.
摘要
(
391
)
PDF
(308KB) (
4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我室常规检测生化项目实验方法的线性程度,探讨多项式评价线性在实验医学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多项式线性评价方法,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拟合,结合临床目标判断数据精密度和线性程度.结果 不同项目的线性判定结果不尽相同.结论 线性评估可有效保证实验方法准确、可靠;多项式线性评价方法充分利用统计理论,结合临床可科学评价实验方法线性程度.
不同检测系统间误差的分析评价
唐江涛;王兰兰;李立新;陈捷;蔡蓓
2006, 21(06): 588-591.
摘要
(
322
)
PDF
(259KB) (
6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我室2台IMMAGE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之间的差异,确保使用2台仪器进行特种蛋白测定时结果解释的一致性.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文件EP9-A2进行整个比对过程,比对项目为我室常规开展的9种特种蛋白.结果 2台仪器9个项目的测定结果相关系数(r)均>0.975,在医学决定水平处(XC)的真实偏差即系统误差(Bc)均<允许误差(Ea).结论 2台仪器间差异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可向临床提供准确一致的报告.
免疫学检验论著
联合检测B72.3、癌胚抗原、神经特异性钙结合蛋白、血栓素在浆膜腔积液细胞学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黄卫彤;黄宏思;覃志坚;黄永秩;覃羽华;张梁;潘兴寿
2006, 21(06): 592-595.
摘要
(
379
)
PDF
(288KB) (
5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B72.3、癌胚抗原、神经特异性钙结合蛋白、血栓素组合检测在浆膜腔积液中恶性间皮瘤和增生间皮细胞与腺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取123例浆膜腔积液,经活检或临床资料证实为转移腺癌89例、恶性间皮瘤8例、增生间皮细胞26例,并对细胞学标本做特殊处理后常规涂片,做B72.3、癌胚抗原、神经特异性钙结合蛋白、血栓素免疫细胞化学与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结果 123例积液标本中,B72.3、癌胚抗原诊断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80.1%、78.7%,特异性分别为97.1%、97.1%,B72.3、癌胚抗原组合检测诊断转移腺癌的敏感性为95.5%(85/89);神经特异性钙结合蛋白、血栓素诊断间皮源性细胞敏感性分别为88.2%、79.4%,特异性分别为95.5%、91.0%,神经特异性钙结合蛋白、血栓素组合检测诊断间皮源性细胞敏感性为94.1%(32/34),其中恶性间皮瘤为100%(8/8).结论 通过对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标本的有效处理和制片技术的改进,选择B72.3、癌胚抗原、神经特异性钙结合蛋白、血栓素组合检测和细致的细胞形态学观察,可进一步提高浆膜腔积液中恶性间皮瘤与转移性腺癌的鉴别诊断.
不育症患者精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
张纪云;高菊兴
2006, 21(06): 596-598.
摘要
(
347
)
PDF
(203KB) (
4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精浆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男性生殖状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放射分析(IRMA)技术对126例不育男性精浆和血清中的IGF-1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 不育症组精浆IGF-1含量明显低于生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育症组血清IGF-1含量与生育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生育组精浆和血清中IGF-1含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不育症组中白细胞(WBC)精液组和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组精浆IGF-1含量均低于非WBC精液组和血清AsAb阴性组(P<0.05).精浆IGF-1含量在精子活动力、精子活动率等精子功能下降组均明显低于精子功能正常组(P<0.01).结论 精浆中IGF-1的浓度与精子的密度、活动力、活动率有关,检测精浆中IGF-1浓度对于判断男性的生殖状态具在重要价值.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李小龙;陶洪群;张文辉;郑彦博
2006, 21(06): 599-601.
摘要
(
447
)
PDF
(200KB) (
7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Mark2(第2代)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Mark2和Mark1抗CCP抗体ELISA试剂盒对65例RA患者、154例其他非RA患者同时进行Mark2和Mark1抗CCP抗体检测;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RF)浓度.结果 Mark2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73.8%,特异性为96.8%,诊断效率为90.0%,约登指数为0.71;而RF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87.7%,特异性为81.8%,诊断效率为83.6%,约登指数为0.69;两者联合检测敏感性为96.9%,特异性为81.2%,诊断效率为84.7%,约登指数0.78.Mark1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阳性率为61.5%,不如第2代抗CCP抗体.结论 Mark2抗CCP抗体可做为RA的辅助诊断指标.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经验交流
成年型尼曼匹克病1例
王玉明;管松
2006, 21(06): 601-605.
摘要
(
282
)
PDF
(131KB) (
3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学检验论著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在人群埃可30型肠道病毒IgG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高洁;赵雅男;姜仁杰;唐宇轩;陈胤忠;姜庆五
2006, 21(06): 602-605.
摘要
(
385
)
PDF
(290KB) (
5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埃可30型肠道病毒(Echovirus 30,Echo30)国内流行株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FA),了解人群既往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由爆发人群分离得到的病毒株感染人胚肺二倍体细胞(MRC-5)制备抗原片,探讨IFA检测血清Echo30 IgG抗体的方法,并初步用于检测苏北病毒性脑膜炎爆发后收集的该地区儿童血清中Echo30 IgG抗体.结果 建立了Echo30肠道病毒血清特异性IgG抗体的IFA检测方法.在44份健康儿童血清中筛检到28份(63.6%)Echo30 IgG抗体阳性,3份患者血清Echo30 IgG抗体均为阳性.结论 Echo30国内流行株IgG抗体的IFA操作简便、经济,可用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爆发地区儿童中存在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cγⅡb和血清sCD30水平变化与Th1/Th2细胞漂移关系的研究
卢志明;宋晓斐;邵松;崔相法;陈国建;赵跃然
2006, 21(06): 606-609.
摘要
(
343
)
PDF
(253KB) (
4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FcγRⅡb、CD30的表达与辅助T细胞亚型(Th1/Th2)漂移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了129例SLE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PBMCFcγRⅡb、Th1、Th2细胞以及血清sCD30;FcγRⅡb的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术,血清sCD30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Th1、Th2细胞的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结果 SLE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相比,PBMC FcγRⅡb的表达以及Th1细胞明显降低(P<0.01),而血清sCD30水平以及Th2细胞显著升高(P<0.01).结论 PBMC FcγRⅡb、CD30表达的变化以及Th1/Th2细胞漂移与SLE发病机制有关.
微生物学检验经验交流
457 株分离细菌耐药性监测
张贤华;万雄萍
2006, 21(06): 609-612.
摘要
(
365
)
PDF
(106KB) (
4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学检验论著
阻抑素在胃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康向东;张隆;吴蓉;盛霞;孙健;陈小波
2006, 21(06): 610-612.
摘要
(
311
)
PDF
(191KB) (
5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测阻抑素(PHB)在胃肠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HB对胃肠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HB在胃肠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HB在胃肠癌组织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相应癌旁组织的表达量,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HB在低分化胃癌、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中分化癌组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PHB在胃肠癌中特异性高表达,检测胃癌、肠癌组织中PHB的表达对胃癌、肠癌及其分化程度具有潜在诊断价值,为胃肠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论著
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动力图形分析及意义
魏文宁;胡豫;郭涛;杨焰;杨锐;熊丽丽
2006, 21(06): 613-617.
摘要
(
402
)
PDF
(328KB) (
6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动态检测人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方法.方法 采用血凝-溶解法和发色底物法,应用Unico-20000分光光度计连接微机,动态监测血浆或优球蛋白凝溶或显色情况.结果 利用发色底物法测得20名正常人在显色180 s时的纤溶酶活性为(86.8±37.2)%,标准曲线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活性为3.9%~125%时r=0.978,7.8%~125%时r=0.997),22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各种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生成异常图形,而大多数病例表现为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强.结论 应用血凝-溶解和发色底物法,以血浆或优球蛋白为检测标本,其结果更有利判断人体纤维蛋白溶解功能改变的性质,而且利用发色底物法以优球蛋白为检测标本较血浆更为敏感,上述方法可作为传统检测方法的补充.
二级标准检测系统测定红细胞比积与参考方法检测结果的比较
陆红;彭明婷;李臣宾;谷小林
2006, 21(06): 618-620.
摘要
(
377
)
PDF
(203KB) (
4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二级标准检测系统测定红细胞比积(Hct)的结果与参考方法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2文件要求,以二级标准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作为被评价方法,依据NCCLS H7-A3文件,以微量比积离心测定法作为参考方法,选用40份健康人的新鲜血样本,同时使用前述的2种方法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和偏差评估.结果 二级标准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偏差为0.45%~1.68%,相关系数为0.998 1.结论 二级标准检测系统测定的Hct结果与参考方法测定结果的偏差较小,相关性良好,使用参考方法定值的新鲜血校准二级标准检测系统后,Hct测定结果与参考方法的结果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上海地区人群红细胞血小板比率的实验研究
许蕾;胡晓波;李泳;宋颖;马建伟;朱俊;朱秀兰;金大鸣
2006, 21(06): 621-624.
摘要
(
346
)
PDF
(278KB) (
8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红细胞(RBC)和血小板(PLT)比率测定方法和血小板计数(BPC)参考方法,研究上海地区人群RBC∶PLT比率的基准值.方法 采用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荧光双标记单克隆抗体流式细胞术(FCM)的参考方法,测定血液中RBC∶PLT,并与经校准的血液分析仪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上海地区正常人RBC∶PLT为21.91±4.32,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结果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FCM和荧光双标记单克隆抗体测定血液中RBC∶PLT比率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方法.
微生物学检验论著
EDTA纸片法检测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的高产AmpC酶
蒋燕群;朱海燕;李轶
2006, 21(06): 625-628.
摘要
(
330
)
PDF
(305KB) (
4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寻找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检测高产AmpC酶的方法.方法 用纸片扩散法对1 935株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细菌进行AmpC酶的初筛试验,然后用EDTA纸片法、头孢西丁三维试验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同时对327株初筛阳性细菌进行AmpC酶的检测,并进行方法学比较.结果 PCR、头孢西丁三维试验、EDTA纸片法阳性菌株分别为54、85、94株,阳性率分别为2.79%、4.39%、4.86%,EDTA法与三维试验的符合率为97.25%,2种检测方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EDTA对质粒AmpC酶的检测率高于三维试验.结论 EDTA纸片法用于这2种临床菌株中持续高产AmpC酶的检测,方法简便,结果可靠,无需特殊仪器支持,可在临床实验室推广使用.
生物化学检验经验交流
生化分析仪测定肌酸激酶基质耗尽的监测与处理
吴小娅
2006, 21(06): 628-632.
摘要
(
342
)
PDF
(130KB) (
3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子生物学检验论著
改变退火温度对甲基特异性PCR检验指标有效性的影响
WANG Nannan;王楠楠;李智;于永春;赵敏;段建敏
2006, 21(06): 629-632.
摘要
(
320
)
PDF
(284KB) (
5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改变退火温度对甲基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验指标有效性的影响.方法 将经测序证实的RASSF1A甲基化标本分别作为完全甲基化(100%M)和完全未甲基化的标本(0%M),按1∶3体积比例混合,作梯度PCR扩增,摸索适当的退火温度.选取单一电泳条带的温度为优化的退火温度,并以这些温度检测70例标本[35对,以同一患者的肿瘤组织(K)、癌旁组织(N)为1对],比较其在各温度情况时的扩增效果.结果 以上指标依年龄(70岁以上/70岁以下)不同出现不同的变化趋热;似然比分析数值均介于0.1~10之间;70岁以下组阳性预测值大多>70岁以上组;若定义64℃以上温度为高温段,63.3℃以下温度为低温段,则低温段70岁以下组阴性预测值>70岁以上组,高温段70岁以上组>70岁以下组.结论 与普通PCR类似,甲基特异性PCR可以通过调整退火温度来改变其检测效能,但温度变化间隔最好不要<1℃;应用甲基特异性PCR检测RASSF1A甲基化可以作为膀胱肿瘤早期诊断的辅助方法,在较低年龄组的应用价值高于高年龄组,尤其是在排除肿瘤方面.
改进的PCR在抑癌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检测中的应用
张莉君;王先良;张迟;孙晞;徐顺清
2006, 21(06): 633-636.
摘要
(
396
)
PDF
(334KB) (
7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改进聚合酶链反应(PCR),并检验改进后的方法在甲基化检测中的可行性.方法 培养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提取基因组DNA,利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用常规、降落及改进PCR分别扩增,比较扩增效果,PCR产物纯化回收后,TA克隆入载体pGEM-T,转化大肠杆菌(E.coli DH5α),筛选阳性克隆,经PCR扩增鉴定后获得阳性重组质粒,测序比对.结果 改进后PCR与常规、降落PCR相比,扩增效率增高,二聚体及非特异性扩增减少;测序结果显示,MCF-7细胞基因组DNA中,RASSFlA基因启动子CpG岛是高甲基化的,E-cadherin基因启动子CpG岛未呈现高甲基化状态.结论 改进后方法提高了以PCR为基础的甲基化分析的可行性,更适用于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检测,并为扩增富含CG的基因启动子区域提供参考.
老年代谢综合征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检测的意义
樊锦秀;朱慧民;金国健;陈琪;张黎明;王爱华;赖卫强
2006, 21(06): 637-641.
摘要
(
497
)
PDF
(313KB) (
5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MS)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载脂蛋白E(apo E)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本研究以60岁以上农村老年健康体检者筛检出的NAFL 126例、NAFL+MS105例、非脂肪肝125例及体检正常老年者95名为研究对象,其血液应用特异引物扩增人DNA apo E基因265 bp片段和特异探针杂交后,通过分析熔解曲线检测基因突变点及多态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po E、apo E4基因浓度,并进行血脂、血糖、尿素、酶类、体质指数和血压分析.结果 NAFL组和NAFL+MS组以杂合子E2/3、E3/4基因型频率最高,分布频率分别为E2/3(36.5%、28.1%)、E3/4(27.2%、32.6%)、E3/3(32.3%、34.0%)、E2/4(2.4%、1.5%)、E4/4(0.8%、3.8%)、E2/2(0.8%、0.0%);NAFL+MS组E4/4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apoE基因总浓度明显升高(P<0.05),E2/3、E3/4 2组血脂等生化指标和体质指数及血压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apo 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NAFL和MS存在相关性,携带E3/4、E2/3型或E4/4型的个体存在,提示在决定个体老年MS合并NAFL遗传易感性方面有重要作用,apo E基因112位和158位的氨基酸残基发生相应的变化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脂质代谢障碍.
散发性乳腺癌中BRCAl基因甲基化状况及其与蛋白表达的关系
冯景;陶建蜀;汤显兵;刘涛;赵伦华;周有利;张吉才
2006, 21(06): 642-646.
摘要
(
590
)
PDF
(414KB) (
6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散发性乳腺癌中BRCAl基因异常甲基化状况及其与蛋白表达的关系,进而研究散发性乳腺癌中BRCAl基因异常的表遗传学作用.方法 用甲基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乳腺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BRCAl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在52例散发性乳腺癌中,BRCAl甲基化率为29%,BRCAl蛋白表达下降率为33%;15例BRCAl发生甲基化的癌组织标本中BRCAl的表达下降率为87%,而37例BRCAl未发生甲基化的癌组织中BRCAl蛋白表达下降率11%.在肿瘤分级中,T3分级患者的肿瘤组织中BRCAl甲基化率(45%)及表达下降率(60%)均分别高于T1+T2分级患者肿瘤组织的BRCAl甲基化率(19%)和表达下降率(16%);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肿瘤组织中BRCAl甲基化率(46%)及蛋白表达下降率(50%)均分别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甲基化率(14%)和表达下降率(18%).结论 BRCAl基因表遗传学改变是其蛋白表达下降乃至失活的重要原因,并且与散发性乳腺癌的恶性进程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气相色谱-质谱法萃取丙酮呼吸试验在糖尿病中的初步应用
张伟;于晓峰;赵沄;王兴鹏
2006, 21(06): 647-649.
摘要
(
363
)
PDF
(218KB) (
6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萃取丙酮呼吸试验用于糖尿病(DM)检测.方法 按照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的新DM诊断标准随机选取15例2型DM患者,空腹8 h以上,采用Tedlar气袋收集呼出气体,气体样品在30 min内进行分析.采用GC-MS和固相微萃取(SPME)方法,通过聚二甲基硅烷/二乙烯基苯(PDMS-DVB)纤维萃取呼出气体的丙酮,并迅速与五氟苯基羟胺的氢氯化物(PFBHA)在纤维上反应,在数十秒内生成丙酮肟,由GC分析测定肟的含量.结果 DM患者呼出气体中丙酮含量均高于1.71 ppmv,而在对照组中测定值均低于0.77 ppmv.结论 采用GC-MS和SPME法是测定人体呼吸中丙酮含量敏感而有效的方法,可能尝试作为DM全新检测和监测手段.
临床化学自建检测系统的误差分析
居漪;黄嘉华;周华文;张瑞镐;王美娟
2006, 21(06): 650-653.
摘要
(
327
)
PDF
(275KB) (
5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医院实验室使用的部分临床化学试剂的患者样本比对实验,分析临床化学检测系统误差.方法 选择5家国产试剂厂家(分别为MD、YY、KH、FH、CZ),根据厂家的校准声明校准其试剂,在日立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与罗氏诊断产品有限公司试剂进行丙氨酸转氨酶(ALT)、尿素(Urea)、胆固醇(Chol)、白蛋白(Alb)4个项目的比对实验.用回归方法统计比对结果,并计算4个项目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倚.结果 MD的ALT试剂与罗氏试剂比对结果的相关系数(r)为0.735 0.其余试剂比对结果的r均>0.975.MD试剂ALT在20、60和300 U/L,Urea在9.28和17.84 mmol/L,Chol在2.33 mmol/L,Alb在20g/L时的偏倚高于允许误差.其余试剂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倚均低于允许误差.结论 5家国产试剂与进口配套试剂进行4个常规生化项目的患者样本比对实验,除一家厂家外,其余试剂质量基本符合临床使用要求.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经验交流
抗-M引起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一例
吕豪;朱敏霞;郑建勋;何晓华
2006, 21(06): 653-658.
摘要
(
369
)
PDF
(111KB) (
4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酶法测定结合胆红素的方法学评价
刘小玲;杨丽;马莉雪;靳文莉
2006, 21(06): 654-658.
摘要
(
336
)
PDF
(292KB) (
5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胆红素酶法测定血清结合胆红素(CBil),并与干化学法作比较.方法 在pH值5.5、120mmol/L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中,胆红素氧化酶(BOD)选择性地氧化CBil,引起450 nm处吸光度(A)值下降,求得CBil浓度.加入氟化钠(NaF)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抑制BOD对未结合胆红素(UBil)和δ-胆红素(δBil)的氧化,消除其干扰.结果 BOD法测定的线性范围达230 μmol/L,批内变异系数(CV)为4.1%(低值)、1.4%(高值),批间CV为11.65%(低值)、10.26%(高值),平均回收率为97.8%.BOD法与干化学法比较,Y干化学法=1.016 0 X酶法+1.603 1,r=0.990 7.结论 该法能有效地抑制BOD对UBil和δBil的氧化,特异性的检测CBil,并可用于自动生化分析仪.
自配电解质试剂在Dimension AR生化分析仪电解质检测系统中的应用评价
任碧琼;徐国峰;邹国英;张裕;余启华
2006, 21(06): 659-660.
摘要
(
439
)
PDF
(126KB) (
6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解决Dimension 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解质系统交叉污染浪费试剂问题,应用自配电解质试剂来降低成本.方法 分析原装试剂成分、含量,进行研制并与原装试剂作一系列比较.结果 自配试剂的一系列指标与原装试剂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自配电解质检测试剂可以替代进口原装试剂在Dimension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解质检测系统上使用.
自动监测样品状态在临床生化检测中的应用
曾方银;郑磊;王从容;张鹏
2006, 21(06): 661-665.
摘要
(
384
)
PDF
(296KB) (
5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拓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功能,利用其自动判别样品的脂血、黄疸与溶血(LIH)状态,比较其与传统的肉眼判定结果的差异.方法 编制特定的LIH检测程序,采用生理盐水作测定LIH级别的试剂,每日监测样品的LIH状态,460余份异常者同时测定其三酰甘油(TG)、总胆红素(TBil)及血红蛋白(Hb)含量.将95份仪器判别为存在LIH的样品与30份明显LIH的样品进行单盲人工判别,比较两者的一致性.结果 仪器与人工判别样品有无黄疸和溶血及其严重程度差异无显著性;2种方法判断脂血状态有一定差异,对低TG水平[(3.02±1.81)mmol/L]的样品判别两者符合率较低;但TG浓度较高[(8.77±5.34)mmol/L]的样品,两者的符合率可达93.33%.明显溶血[Hb为(4.23±1.65)g/L]与黄疸[TBil为(198.61±132.95)μmol/L]的样品,两法判别的符合率均为100%.结论 采用仪器自动判别样品的LIH状态结果比传统的手工法更为可靠,同时又极大地提高检验工作效率,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微生物学检验经验交流
333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程红英;章英宏
2006, 21(06): 665-665.
摘要
(
418
)
PDF
(70KB) (
4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论著
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吴国荣
2006, 21(06): 666-667.
摘要
(
461
)
PDF
(124KB) (
4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尿微量白蛋白(U-mAlb)在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RDW,全自动免疫比浊仪检测U-mAlb.结果 RDW、U-mAlb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尿蛋白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U-mAlb差异有显著性(P<0.01),RDW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RDW、U-mAlb可为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损伤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血清前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胆固醇及白/球蛋白比值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的关系
李旭红;赖江琼;潘兴南;王崇国
2006, 21(06): 667-669.
摘要
(
356
)
PDF
(196KB) (
6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情与前白蛋白(PA)、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固醇(TC)及白/球蛋白比值(A/G)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慢性乙型肝炎438例患者的PA、PTA、TC及A/G的水平.结果 PA、PTA和A/G随着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加重其水平逐渐下降,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TC在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无下降,中度组略下降,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肝硬化组及重型肝炎组则下降明显,与轻、中度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且各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 PA、PTA、TC及A/G能较准确地反映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判断慢性乙型肝炎的预后.
不同血凝检测系统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研究
李明芬;林发全;杜春桃;闭玉娟
2006, 21(06): 669-671.
摘要
(
401
)
PDF
(184KB) (
5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了提高不同血凝检测系统间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 以ACL-Advance血凝分析仪为参考仪器,其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为2.50和3.00 g/L的新鲜血浆作为定值血浆,对Sysmex CA-50血凝分析仪建立标准曲线,并比较2台仪器测定结果的差异.结果 纤维蛋白原浓度为2.50和3.00 g/L的新鲜血浆作为定值血浆,建立Sysmex CA-50血凝分析仪的标准曲线,2台仪器测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相关性良好.结论 参考仪器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为2.50~3.00 g/L的新鲜血浆作为定值血浆,建立其他血凝分析仪的标准曲线,可以明显提高不同血凝检测系统间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的可比性.
用脱离子水代替磷酸盐缓冲液检测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
林诚;肖洪广;杜晶春
2006, 21(06): 671-673.
摘要
(
490
)
PDF
(216KB) (
7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简化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测定的步骤,减少配制试剂,以及探讨影响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测定的因素.方法 用脱离子水代替磷酸盐缓冲液测定98例住院及门诊患者全血的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结果 剔除6例无可比性的病例,2种方法所得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可以用脱离子水代替磷酸盐缓冲液测定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
HBV、HCV感染影响红细胞、血小板指数的差异
马岳
2006, 21(06): 673-675.
摘要
(
300
)
PDF
(180KB) (
5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对人体红细胞(RBC)、血小板(PLT)的影响.方法 采用Abbott Cell-DYN1700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测定HBV、HCV感染者及对照组外周血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分析参数变化的差异.结果 HBV、HCV感染者指标比较,RBC减小24%(P<0.01)、HCT减小26%(P<0.01)、HGB减小28%(P<0.01)、MCHC减小3%(P<0.01)、RDW增大7%(P<0.05)、PLT增大42%(P<0.01)、PCT增大39%(P<0.01)、MPV减小10%(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HBV患者与对照组的比较,MCHC增加5%(P<0.01)、PLT减小35%(P<0.01)、PCT减小42%(P<0.01)、MPV减小10%(P<0.01),差异有显著性.HCV患者与对照组比较,RBC减小23%(P<0.01)、HCT减小24%(P<0.01)、HGB减小23%(P<0.01)、PCT减小19%(P<0.01)、MPV减小19%(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HBV、HCV病毒对RBC、PLT有不同的影响.
122名Rh阴性献血者中检出35例RhDel表型
陈安心;金振良;徐凤娟;赵英;张丽英;倪映华;叶宏辉
2006, 21(06): 675-676.
摘要
(
273
)
PDF
(109KB) (
4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目前常规血清学方法鉴定的Rh阴性献血者中RhDel表型的概率.方法 采用盐水试管法鉴定Rh血型,吸收放散试验鉴定Del表型.结果 122名Rh阴性血型的献血者中检出35例RhDel表型(概率为28.69%).结论 目前常规盐水法初筛的Rh阴性献血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RhDel表型,应引起输血工作者的重视.
微生物学检验论著
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检测在儿童再发性腹痛诊断中的应用
张瑾;陈美芸;詹凌轶;孙灵芬;胡大康
2006, 21(06): 677-679.
摘要
(
384
)
PDF
(212KB) (
8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幽门螺杆菌(HP)的粪便抗原(HpSA)在儿童再发性腹痛(RAP)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粪便HpSA检测方法,对在我院诊治的72例儿童RAP(分为学龄期组24例和少年组48例)进行检测分析,同时进行细菌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组织学检查、血清学HP抗体检测等平行比较分析,当任何2项阳性或细菌培养1项阳性时作为诊断HP感染的金标准.结果 72例患儿中粪便HpSA阳性37例,阴性35例,总阳性率为51.4%;学龄期组HP检出阳性率为37.5%,少年组HP检出阳性率为5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上述不同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经x2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10).结论 HP感染与儿童RAP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少年组HP感染率高于学龄期组,HpSA检测是一种简便可靠、非侵入性的诊断HP感染的方法,尤其适合儿童.
免疫胶体金法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儿童腹泻A组轮状病毒
孙红;王斌;孙敏;刘瑜;朱军生;杨继红
2006, 21(06): 679-681.
摘要
(
356
)
PDF
(224KB) (
6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及早发现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感染状况,为合理选用轮状病毒检测方法及其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胶体金法对武汉市儿童医院部分腹泻患儿进行轮状病毒检测,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对280份儿童腹泻患儿检测,胶体金法和PAGE法阳性检出率各为79.64%和48.9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聚合酶链反应(PCR)为检测最终标准,胶体金法敏感性和PAGE特异性分别达95.2%和95.8%.结论 胶体金法检测儿童腹泻轮状病毒敏感性高,在临床中可作为简便快速的重要筛检手段,PAGE能明显提高其鉴别诊断能力.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人体血铋浓度方法的建立
余晓刚;颜崇淮;沈晓明;余晓丹;余高妍
2006, 21(06): 681-683.
摘要
(
400
)
PDF
(213KB) (
7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检测人体血液中重金属铋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用直接稀释法,采用带碰撞/反应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血铋浓度.结果 该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06 ng/L.批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7%,平均回收率为93.06%.高、低2个水平的质控结果均在允许范围内.结论 采用ICP-MS可以快速、简便、准确地测定人体血液中铋含量,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减少毒副反应.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测定在结直肠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康懿;王蕾;高锋
2006, 21(06): 683-685.
摘要
(
326
)
PDF
(205KB) (
4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测定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的水平,以探讨血清Cys C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91名正常对照组及87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Cys C水平,并根据临床病理Dukes分期将结直肠癌患者分为A、B 2组.A组:癌肿浸润未超出浆膜层(DukesA期)37例;B组:癌肿浸润超出浆膜层(DukesB、C、D期)共50例,比较各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的结果.结果 87例结直肠癌患者与91名正常对照组的血清Cys C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对照组、患者A组、患者B组3组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9 7),且3组血清Cys C水平逐渐下降.结论 血清Cys C的含量在结直肠癌患者中明显降低,主要表现为患者B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说明血清Cys C水平的改变可能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偶氮胂Ⅰ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镁
李义龙
2006, 21(06): 685-687.
摘要
(
483
)
PDF
(207KB) (
5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稳定性好的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镁.方法 在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存在下,用国产试剂偶氮胂I作显色剂,乙二醇双(α-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GTA)掩蔽钙,在三乙醇胺-盐酸缓冲体系中以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镁.结果 该方法显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86 nm,线性范围达3.29mmol/L.回收率为98.5%~103.1%,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2.6%与3.5%,与甲基百里酚蓝法(X)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回归方程为:Y=0.995X+0.021,r=0.998 2,64名健康人血清镁含量为0.75~1.24mmol/L((-x)±2s).结论 应用该法进行血清镁测定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试剂空白值低、操作快速简便等优点,适于血清镁的常规手工分析和自动分析.
实验室管理
福建省2004、2005年度肿瘤标志物室间质量评价情况分析
曾艳芬;叶晨
2006, 21(06): 687-689.
摘要
(
321
)
PDF
(180KB) (
4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肿瘤标志物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提高全省医疗机构肿瘤标志物的检测质量和各临床实验室间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 通过定期向全省参评实验室寄发质控样品,要求各参评实验室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检测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糖抗原(CA)153、CA125、CA199、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β2-微球蛋白(β2-MG)、铁蛋白9个项目,其中β-HCG、β2-MG、铁蛋白不作评价,按试剂分组统计结果作出评价.结果 2年共计发放12支质控品.2004年有50家参评单位,优秀率为40.0%,总合格率为58.0%;2005年有99家参评单位,优秀率为51.5%,总合格率为63.7%.按试剂分组统计变异系数(CV)>50%的共有30组.结论 我省2年来的肿瘤标志物室间质量评价的结果显示,各实验室对质控品的测定结果离散度大,各实验室间的检测结果的可比性不理想.其原因是目前各厂家试剂的量值溯源、定标的标准不尽相同,因此选择可靠的方法,选用优质的试剂和规范的实验操作,才能提高肿瘤标志物的检测质量和各实验室间检测结果的可比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测信息.
浅谈检验科的现代管理
陈艳芝;刘雁芳
2006, 21(06): 690-691.
摘要
(
282
)
PDF
(152KB) (
4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市临床检验专业二级管理网络工作的初步探讨
陈悦
2006, 21(06): 692-695.
摘要
(
343
)
PDF
(277KB) (
5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与讲座
缺血修饰性白蛋白的研究进展
贾克刚;韩雪晶
2006, 21(06): 696-698.
摘要
(
307
)
PDF
(224KB) (
4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标记免疫测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卢仁泉;郑佐娅
2006, 21(06): 699-702.
摘要
(
312
)
PDF
(351KB) (
8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酶联免疫斑点测定的原理和技术要点
周志统
2006, 21(06): 703-705.
摘要
(
277
)
PDF
(225KB) (
6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