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文静, 陆书华, 李晓哲, 戈宁宁, 董海新.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病原学和临床特征[J]. 检验医学, 2023, 38(12): 1191-1194. |
[2] |
高菊逸, 吴传安, 杨伟康, 罗裕旋, 刘胜楠, 徐小平. 新型环烯烃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及其在大肠埃希菌O157:H7快速检测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20, 35(2): 148-152. |
[3] |
孙慧冰, 李佩珊, 郭维龙, 李榕娇. 肝硬化患者血液中检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1例报道[J]. 检验医学, 2020, 35(12): 1320-1322. |
[4] |
杨峰, 张景皓, 方毅, 郭明权, 刘越, 赵虎, 张艳梅. 常规检验及治疗与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原学诊断的关系[J]. 检验医学, 2018, 33(5): 379-383. |
[5] |
胡蓉蓉. 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高敏C反应蛋白在儿童腹泻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18, 33(3): 269-270. |
[6] |
张景皓, 杨峰, 方毅, 杨丽华, 刘文健, 赵虎, 张艳梅. 急性感染性腹泻沙门菌分离株的耐药谱及其相关基因分析[J]. 检验医学, 2018, 33(12): 1098-1102. |
[7] |
管红霞, 肖勇, 沙丹. 2014年无锡市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学分析[J]. 检验医学, 2016, 31(11): 953-958. |
[8] |
刘爱菊,张群先,黄秀荣. 肝硬化患者血液及腹水中检出3株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J]. 检验医学, 2014, 29(10): 1076-1077. |
[9] |
吴晓华,苏凌云,李秋晨,肖迨,李莉. 运用6σ评价急诊血液项目各检测阶段的性能[J]. 检验医学, 2013, 28(12): 1132-1136. |
[10] |
盛跃颖;陈洪友;张 曦;庄 源;陈 敏. 免疫磁珠捕获法检测志贺菌的模拟研究[J]. 检验医学, 2012, 27(3): 167-170. |
[11] |
汪雅萍;应春妹;张灏旻;叶杨芹;于嘉屏. 氟喹诺酮耐药志贺菌中质粒介导qnr基因的检测[J]. 检验医学, 2011, 26(10): 645-647. |
[12] |
王庆忠;葛平;肖艳群.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04:H4检测技术[J]. 检验医学, 2011, 26(07): 496-498. |
[13] |
高昆. 2002至2008年临床分离志贺菌的血清分型及耐药性监测[J]. 检验医学, 2010, 25(03): 239-243. |
[14] |
朱东安;孙景勇;范惠清. 一株福氏志贺菌中同时检出CTX-M-3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qnrS[J]. 检验医学, 2009, 24(07): 489-492. |
[15] |
凌霞;沙丹;肖勇;张敬平;吴家林. 空肠弯曲菌、单增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O157多重PCR分子检测研究[J]. 检验医学, 2009, 24(02): 10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