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卉娟, 余永刚, 厉周. 经输液港采集静脉血标本的有效性研究[J]. 检验医学, 2020, 35(9): 917-919. |
[2] |
苏振华, 章怀成, 江强. 肺癌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J]. 检验医学, 2020, 35(5): 461-463. |
[3] |
宋辉, 孔飞飞, 刘旋, 石翠明, 常敏, 完颜新蕊. 网织血小板及其相关参数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及脓毒症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18, 33(7): 626-628. |
[4] |
高峰, 张宏杰, 刘瑞芳, 李丽, 杨磊, 刘立国, 闫国艳. 血小板参数和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分类在May-Hegglin异常疾病中的应用研究[J]. 检验医学, 2017, 32(8): 668-670. |
[5] |
姜林林, 王欢, 黄洁, 杨剑敏, 高原, 张泓. 血小板参数指标对儿童血小板减少症病因分析的意义[J]. 检验医学, 2016, 31(12): 1069-1072. |
[6] |
吴学兵, 卢凌鹏, 余志良, 姚晓阳, 谢钰帆, 李志兰, 李博, 沈海涛. 急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红细胞及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分析[J]. 检验医学, 2015, 30(7): 728-730. |
[7] |
张伟红,陈斌,蔡梦珊,李结秋,陈英姿,黄乐升. SYSMEXXE-5000血液分析仪血小板准确计数的相关分析[J]. 检验医学, 2014, 29(7): 741-744. |
[8] |
刘艳红,李艳,何颖,万奖. 静脉全血放置时间对网织红细胞参数结果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13, 28(2): 134-136. |
[9] |
张志斌;李萍. 血标本处理因素对内皮素-1测定结果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11, 26(01): 56-58. |
[10] |
汤荔;冯忠盈;曹文俊;石毅;邵明希;陈惠雯. 样本存放时间对凝血指标影响的实验评估[J]. 检验医学, 2010, 25(01): 8-12. |
[11] |
李伟皓;刘永春;王彩云;史敏;曹青. 血小板参数对血小板增生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J]. 检验医学, 2009, 24(01): 57-59. |
[12] |
吴鹏;李艳;陈佳燕;陈进. 血小板参数MPC、MPM、L-PLT等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07, 22(05): 581-582. |
[13] |
赵玲莉;马慧英;贾军. 西宁市健康居民血糖含量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研究[J]. 检验医学, 2007, 22(03): 361-362. |
[14] |
辛丽君;顾建英;高云朝;陆汉魁. 标本因素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07, 22(03): 303-307. |
[15] |
龚扬彬;乔立新;王丰昌;陈蓉. 全血标本在分析前导致细胞参数波动的原因[J]. 检验医学, 2004, 19(02): 175-1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