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璐, 王力, 李可馨, 崔巍. 智能采血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 检验医学, 2023, 38(4): 373-377. |
[2] |
孙康德, 虞中敏, 严育忠.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中的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 2023, 38(12): 1195-1197. |
[3] |
唐钧, 曹红梅. 甲型H1N1流感病毒RN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J]. 检验医学, 2021, 36(7): 738-742. |
[4] |
袁牧歌, 吴文坚, 胡朝晖, 陈嘉昌, 于世辉, 欧小华, 毛琳琳, 吴海艳. 靶向捕获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检测早期乳腺癌胚系突变中的应用价值[J]. 检验医学, 2021, 36(3): 325-329. |
[5] |
蒋菲, 阮森林. 标本留样再测用于自动血沉仪质量监测效果评价[J]. 检验医学, 2020, 35(6): 624-625. |
[6] |
姜佳慧, 林源吉, 余道军. 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解读与临床应用[J]. 检验医学, 2020, 35(10): 1075-1077. |
[7] |
曾俊祥, 黄忆磊, 葛文松, 潘秀军, 沈立松. 不典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对溃疡性结肠炎活动度的评估价值[J]. 检验医学, 2019, 34(9): 815-820. |
[8] |
王静, 郑群, 金霞霞, 卢国光, 沈波. RDW与NLR联合检测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 2019, 34(8): 704-709. |
[9] |
张一超, 张伟群, 杨佳, 傅根莲. RA患者RDW水平变化及其与ESR、CRP和RF的关系[J]. 检验医学, 2019, 34(5): 441-442. |
[10] |
肖潇, 冯惠娟, 高春芳. 单克隆抗体药物临床应用进展[J]. 检验医学, 2019, 34(5): 466-471. |
[11] |
付海卫, 孔一名, 李小波, 张添威, 戴元荣. SAA、CRP和ESR联合检测诊断AECOPD的临床价值[J]. 检验医学, 2018, 33(7): 586-589. |
[12] |
陆文峰, 张洁, 方成志. 多种指标在新生儿重症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 2018, 33(7): 612-615. |
[13] |
赵媛, 王妍, 胡恩亮, 曹锐超, 郑善銮. Monitor-100血沉仪各分段与魏氏法比较分析[J]. 检验医学, 2017, 32(6): 553-554. |
[14] |
徐黎明, 王志成, 蔡枫. TEST1自动血沉仪的应用评估以及上海地区健康人群红细胞沉降率参考区间的建立[J]. 检验医学, 2017, 32(3): 202-207. |
[15] |
赵万辉, 王泽筠, 亓琳, 耿丽丽, 张璐璐, 刘义庆, 许瑞. 抗CCP抗体和抗MCV抗体等多种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J]. 检验医学, 2017, 32(11): 975-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