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汪海平, 李贺. BISAP评分联合血清sRAGE评估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和短期预后的价值[J]. 检验医学, 2023, 38(7): 653-658. |
[2] |
余文芳, 陆元善. 妊娠合并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J]. 检验医学, 2022, 37(5): 447-448. |
[3] |
李雪文, 徐攀洋, 何冰, 邢东洋, 夏薇, 许建成. 间接法建立长春地区成人血清淀粉酶参考区间[J]. 检验医学, 2022, 37(5): 493-495. |
[4] |
刘婧, 王芳. 纤维蛋白相关标志物在重度急性胰腺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 检验医学, 2021, 36(7): 766-767. |
[5] |
肖樱艳, 崔艳, 李艳. 肠道菌群与IL-6/gp130信号通路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 检验医学, 2021, 36(5): 565-568. |
[6] |
王建兵, 韩丽乔, 林海标, 张乔轩, 严君, 庄俊华, 黄宪章. 冰冻人血清α-淀粉酶催化活性浓度候选二级标准物质的研制[J]. 检验医学, 2021, 36(3): 255-258. |
[7] |
冷德国, 于谨铭, 曹程, 徐慧. 网织红细胞参数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 2021, 36(3): 296-299. |
[8] |
林瀚, 宋颖, 蔡祺, 郭平, 陈骊婷. 平均中性粒细胞体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菌血症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20, 35(7): 660-662. |
[9] |
葛玲, 吴丽颖.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20, 35(5): 420-423. |
[10] |
孟红兵, 曹兴建, 范玉萍, 顾水晶, 李娜. D-二聚体含量检测在不同类型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J]. 检验医学, 2020, 35(3): 260-263. |
[11] |
刘守珠, 赵海明. PCT、DD和MPV检测在重度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价值[J]. 检验医学, 2018, 33(7): 622-625. |
[12] |
孟舒婷, 王惠民, 季伙燕, 王建新, 许丽丽, 袁若愚, 顾文超. 响应曲面法验证淀粉酶检测程序最适pH值、Cl-和EPS浓度[J]. 检验医学, 2015, 30(8): 782-786. |
[13] |
张辉亮,黄树华,刘健玲,夏厚才. 应用沉淀法消除HLAP患者生化标本乳糜状态的探讨[J]. 检验医学, 2014, 29(9): 955-960. |
[14] |
秦晓燕,杨秋菊,李永坚. 肠破裂致淀粉酶特殊升高一例[J]. 检验医学, 2014, 29(3): 248-249. |
[15] |
余秀文, 吴素芬. 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10、IL-18影响的研究[J]. 检验医学, 2013, 28(7): 581-5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