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 ›› 2007, Vol. 22 ›› Issue (03): 346-348.

•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论著 • 上一篇    下一篇

多发性创伤患者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变化

童叶华%苏良生   

  1. 开化县人民医院,浙江,开化,324300
  • 收稿日期:2007-03-01 出版日期:2007-03-01 发布日期:2007-03-01
  • 通讯作者: 童叶华

  • Received:2007-03-01 Online:2007-03-01 Published:2007-03-01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发性创伤患者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了34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伤后24 h内及伤后第3天和30名健康人血液中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纤溶酶原活性(PLG:A)、血浆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性(t-PA:Ag)、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抗原性(PAI-1:Ag).根据创伤严重程度分为脏器功能不全组16例与脏器功能正常组18例,将24 h内的各检测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以及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12例与非死亡组22例的24 h内各检测指标与第3 d的结果比较.结果 多发性创伤各组FIB、DD、t-PA:Ag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LG:A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其中脏器功能不全组变化更大,除PAI-1:Ag外其他各指标与脏器功能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死亡组第3天FIB、PLG:A、PAI-1:Ag均明显低于24 h内测定的值,DD含量则明显升高(P均<0.01),而非死亡组第3天PLG:A、PAI-1:Ag均明显升高,FIB、t-PA:Ag、DD含量下降(P<0.01或P<0.05).结论 多发性创伤导致机体继发性纤溶功能亢进,是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纤溶功能指标的检测有助于临床病情的判断,并为纠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提供实验室依据.

关键词: 多发性创伤, 纤维蛋白溶解, D-二聚体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