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彭伟, 李运改, 许静, 刘华, 杨翠霞, 沈云岳. 血清炎症因子联合PSA、f-PSA可辅助诊断前列腺癌[J]. 检验医学, 2023, 38(9): 849-854. |
[2] |
杨忠信, 李晓宇, 陈涛, 曹文军. IL-8和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 检验医学, 2023, 38(4): 342-346. |
[3] |
吴苏君, 冀恒涛, 彭梦乐. IL-18、IL-37、NLRP3及NK/DC比值在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中的临床价值[J]. 检验医学, 2022, 37(6): 518-523. |
[4] |
陈朴, 马艳婷, 陈楠, 于正麟, 程韵枫, 潘柏申, 郭玮, 王蓓丽. 炎症相关细胞因子与Ph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的相关性[J]. 检验医学, 2021, 36(2): 167-172. |
[5] |
洪伟祥, 宋云霄, 贾玖德, 张文通, 沈文晖, 黄晋旺, 张雷, 米尔萨力江·亚森, 张银网. 术前血清IL-2R、IL-6和IL-8水平与老年髋关节骨折术后30 d预后的相关性[J]. 检验医学, 2021, 36(11): 1159-1163. |
[6] |
宋云霄, 黄晓峰, 张海晨, 姚天悦, 袁文华, 赵智赟. 血清IL-1、IL-2、IL-6、IL-8、IL-10和hs-CRP水平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相关性[J]. 检验医学, 2020, 35(5): 434-439. |
[7] |
肖潇, 高春芳. 循环肿瘤细胞在原发性肝癌中的研究应用进展[J]. 检验医学, 2019, 34(7): 661-666. |
[8] |
张靖宇, 陈立新, 王丽芳, 胡海涛, 王军, 范洪. 血清IgA水平对血清果糖胺水平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17, 32(3): 182-184. |
[9] |
廖楚舒, 范莎莎, 邓中华, 曹友德. 血清TSP-1、VEGF水平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J]. 检验医学, 2017, 32(2): 104-107. |
[10] |
宗迎迎, 徐浩, 许伟, 顾玉明, 祖茂衡, 万豪光, 吴康. 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血清DKK1、GP73和AFP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J]. 检验医学, 2015, 30(6): 559-563. |
[11] |
范公忍,王伟芳,韩聚强,姜胜莹,曹建彪. 血清AFP、GP73和GPC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14, 29(9): 884-888. |
[12] |
濮珏彪,王学锋,彭奕冰.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14, 29(3): 270-273. |
[13] |
钟志敏,王维,莫云丹,戴卉. 脱-γ-羧基凝血酶原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探讨[J]. 检验医学, 2013, 28(5): 382-386. |
[14] |
李继荣. 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探讨[J]. 检验医学, 2013, 28(2): 166-167. |
[15] |
王坤;房萌;赵琳;蔡美琳;高春芳. 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的改变及其意义[J]. 检验医学, 2012, 27(2): 118-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