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程序, 杨忖卿, 庞博, 谷春, 侯雪筠, 费佳欣, 吴敏, 李军, 刘贵建. 肥胖人群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和活性表达[J]. 检验医学, 2023, 38(9): 855-859. |
[2] |
吕小林. 血细胞分析仪误识脱颗粒嗜酸性粒细胞1例分析[J]. 检验医学, 2023, 38(5): 502-504. |
[3] |
王雅玲, 黄运丽, 田密, 王顺兰, 肖莉. 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EOS%、CCR3、Eotaxin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J]. 检验医学, 2023, 38(3): 230-234. |
[4] |
余燕娟. AR患儿外周血IL-33、EOS、NLR水平及其与疗效的关系[J]. 检验医学, 2022, 37(3): 254-256. |
[5] |
张驰. 2种血液分析仪检测1例嗜酸性粒细胞颗粒减少标本结果分析[J]. 检验医学, 2018, 33(12): 1153-1155. |
[6] |
程翔, 郑善銮, 王刚强. 亚硝酸盐中毒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假性增高1例[J]. 检验医学, 2016, 31(12): 1097-1098. |
[7] |
蔡德丰,陆元善,袁艳,杨晓林,吴跃平,马东礼. 儿童急、慢性荨麻疹IgE及嗜酸性粒细胞检测分析[J]. 检验医学, 2014, 29(11): 1120-1123. |
[8] |
潘志文;戴燕;张志英;万海英. XS-1000i血液分析仪异常嗜酸性粒细胞散点图对疟原虫感染的提示作用[J]. 检验医学, 2008, 23(06): 567-569. |
[9] |
石汉振;庞鑫;曾星;张秀明;陈曲波;庄俊华. 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总IgE、过敏原特异性Ig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 2008, 23(04): 391-393. |
[10] |
周道银;许晓峰;王学;俞靖龙;张力. 恶性肿瘤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浆膜腔积液分析[J]. 检验医学, 2007, 22(06): 660-663. |
[11] |
王小林;贾珂珂. 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对门诊患者过筛作用的评价[J]. 检验医学, 2005, 20(04): 367-369. |
[12] |
姚细安;曾泳而;童裕维;唐小平;尹炽标. 200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结果的分析[J]. 检验医学, 2004, 19(05): 444-445. |
[13] |
王茂; 许以平; 邵莉; 姚苏杭; 朱丽君. 用免疫磁珠快速纯化脐血嗜酸性粒细胞[J]. 检验医学, 1999, 14(4): 243-243. |
[14] |
顾晓菁; 胡晓波; 熊立凡; 陈新沂. 尿嗜酸性粒细胞检查的初步探讨[J]. 检验医学, 1998, 13(3): 181-181. |
[15] |
朱爱英; 张静; 郝冀洪; 刘永春; 李彦会. MDS-EO形态学观察[J]. 检验医学, 1996, 11(4): 225-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