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 ›› 2011, Vol. 26 ›› Issue (10): 648-652.

• 微生物学检验论著 • 上一篇    下一篇

rDNA-ITS序列分析对临床少见丝状真菌鉴定作用的评估

郑冰;应春妹;汪雅萍;叶杨芹;张灏旻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检验科,上海200127
  • 收稿日期:2011-10-01 出版日期:2011-10-01 发布日期:2011-10-01
  • 通讯作者: 郑冰

Evaluation on rDNA-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s as targets for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clinical uncommon filamentous fungi

ZHENG Bing;YING Chunmei;WANG Yaping;YE Yangqin;ZHANG Haomin   

  • Received:2011-10-01 Online:2011-10-01 Published:2011-10-01

摘要: 目的 评价内转录间隔区(ITS)的多态性序列分析(rDNA-ITS序列分析)对临床少见丝状真菌的鉴定作用,以形态学鉴定方法加以补充验证.方法 将3株待检真菌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方法分析rDNA-ITS序列,从GenBank获取相似序列,使用BLAST工具对rDNA-ITS序列进行对比分析,利用GenBank 中的系统发育软件自动生成系统,构建系统发育树,根据系统发育树并结合对比指标确定距离与同源性均有较大鉴定意义的对比序列,并与真菌ITS1、ITS2、26S rDNA D1/D2片段的序列分析结果及形态学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株菌株能通过rDNA-ITS序列分析的方法鉴定到种,另1株由于相似序列较多,需要形态学方法加以配合鉴定.rDNA -ITS序列分析相对真菌ITS1、ITS2、26S rDNA D1/D2片段有更好的真菌鉴定作用.结论 相对于传统形态学方法,利用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丝状真菌不受检验人员经验水平影响,较为客观,同时由于其包含的信息量相对丰富,因此,较其他靶序列具有更好的真菌鉴定作用.但该方法也存在一定局限,因此,仍需结合形态学方法进行鉴定.

关键词: 内转录间隔区, 基因测序, 丝状真菌, 形态学鉴定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