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夏艳艳, 夏永泉, 宋广浩, 夏茂. 凝血相关指标在老年静脉血栓栓塞患者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监测中的价值[J]. 检验医学, 2023, 38(5): 475-478. |
[2] |
李可可, 肖扬. 凝血因子Ⅴ与出血和血栓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检验医学, 2022, 37(4): 396-399. |
[3] |
喻蕾, 郝新斌, 葛秋颖. 急性脑梗死患者CXCL12、PTX-3、FⅦa/FⅦAg比值与定量脑电图指标的相关性[J]. 检验医学, 2022, 37(2): 194-195. |
[4] |
毕晓洁, 黄道超, 金先富, 姜俊宇, 苏正仙, 陈超超, 沈波. 1个复合杂合突变导致的凝血因子Ⅺ缺陷症家系表型及基因型分析[J]. 检验医学, 2020, 35(10): 1036-1039. |
[5] |
姜文理, 金佩佩, 任懿倩, 沈立松. 凝血因子ⅩⅢ和细胞因子水平与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J]. 检验医学, 2017, 32(6): 467-470. |
[6] |
陆一一, 丁秋兰, 戴菁, 王剑飚, 蔡晓红, 王学锋. 9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患者的基因诊断与表型分析[J]. 检验医学, 2016, 31(4): 275-281. |
[7] |
王平平, 朱琴, 张善辉, 马文. 凝血因子Ⅻ缺陷症1例报道[J]. 检验医学, 2016, 31(12): 1099-1100. |
[8] |
宋颖, 戴菁, 王青, 丁秋兰, 王学锋. 采用冷冻干燥工艺制备地区性凝血因子室间调查品的初步研究[J]. 检验医学, 2015, 30(3): 269-273. |
[9] |
陈环, 张鹏, 刘军锋. 蛋白C、抗凝血酶及凝血因子Ⅷ活性变化与肺癌合并肺栓塞后治疗的关系[J]. 检验医学, 2014, 29(10): 995-999. |
[10] |
王晓, 朱均权. 凝血因子Ⅴ、Ⅷ和组织因子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J]. 检验医学, 2014, 29(1): 34-37. |
[11] |
谢耀盛;谢海啸;王明山;牛真珍;金艳慧. 静脉血栓形成患者FⅫ基因多态性对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12, 27(3): 213-216. |
[12] |
黄斌伦1,蒋旭峰2,程屹3,徐燕3,陆晓东3,王敏1,何云芹3,徐秋仙3. 蛋白Z和蛋白Z依赖的蛋白酶抑制物在正常妊娠妇女中的变化和意义[J]. 检验医学, 2012, 27(10): 825-828. |
[13] |
王晓蓉;王明山;杨丽红;潘景业;金艳慧. 不同复苏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10, 25(10): 790-793. |
[14] |
李萍珠;徐炜新;印美娟. 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凝血因子Ⅶ的水平研究及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 2009, 24(02): 131-133. |
[15] |
王静;李稻;戴菁;陆晔玲;丁秋兰;傅启华;王学锋;沈立松;王鸿利. 遗传性凝血因子V缺陷症的诊断[J]. 检验医学, 2008, 23(06): 600-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