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曹颖仪, 于晓阳. 不同种类酵母菌对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及解决办法[J]. 检验医学, 2021, 36(11): 1192-1193. |
[2] |
李贞, 殷红梅, 陈伟琴, 薛赢俊, 胡骏, 诸斌, 胡晓波. 土槿皮乙酸与氟康唑联合应用于体外抗白念珠菌活性研究[J]. 检验医学, 2020, 35(7): 663-667. |
[3] |
贺文芳, 周柯, 周磊, 陈潇, 康蓓佩, 郝晓柯, 徐修礼. 耳道分泌物分离出氟康唑不敏感西弗射盾子囊霉1例报道[J]. 检验医学, 2019, 34(4): 380-382. |
[4] |
焦瑞宝, 陈然, 周佳丽, 刘娜, 章文, 唐吉斌. 阴道分泌物干化学法检测在常见阴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18, 33(9): 811-814. |
[5] |
王影, 张嵘, 刘锦燕, 史册, 李文静, 赵悦, 项明洁. 白念珠菌MRR2基因错义突变C1409A与氟康唑耐药的相关性[J]. 检验医学, 2016, 31(9): 744-749. |
[6] |
夏乾峰, 傅琼瑶, 邬强, 覃西, 姚茂忠, 黄绵庆, 邢桂兰, 钱士匀. 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5种假丝酵母菌方法的建立[J]. 检验医学, 2015, 30(3): 265-268. |
[7] |
刘锦燕,倪培华,史册,魏冰,项明洁. 白念珠菌14-α脱甲基酶K143Q氨基酸置换与氟康唑耐药形成的相关性研究[J]. 检验医学, 2014, 29(7): 750-754. |
[8] |
岳文燕1,单江静2. 复发性阴道炎的病原学研究[J]. 检验医学, 2013, 28(4): 287-289. |
[9] |
江岑,董丹凤,俞焙秦,彭奕冰. 重复序列PCR与多位点分型技术在热带假丝酵母菌基因分型中的比较[J]. 检验医学, 2012, 27(11): 917-920. |
[10] |
蒯守刚;裴豪;陈燕燕;刘君;张时良;戴亚新. 亚胺培南耐药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型检测[J]. 检验医学, 2011, 26(10): 653-657. |
[11] |
季育华;卫蓓文;胡炯. 氟康唑与伊曲康唑预防移植术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系统评价[J]. 检验医学, 2010, 25(10): 801-806. |
[12] |
唐暐;王苓;赵维莅;陈玉宝;沈志祥;胡炯. 氟康唑预防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J]. 检验医学, 2010, 25(07): 529-532. |
[13] |
倪培华;项明洁;刘锦燕;张华;陈华;倪语星. REP-PCR分型法用于白假丝酵母菌群分析[J]. 检验医学, 2010, 25(07): 524-528. |
[14] |
项明洁;倪培华;刘锦燕;张华;陈华;倪语星. ERG11基因突变与白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性的初步研究[J]. 检验医学, 2009, 24(12): 856-860. |
[15] |
郑港森;宋秀宇. 假丝酵母菌感染与耐药的研究进展[J]. 检验医学, 2008, 23(04): 444-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