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陆庭嫣, 顾丹凤, 王亚虹, 葛亚芳, 杨海鸥. 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测模式性能评价和复检规则分析[J]. 检验医学, 2023, 38(11): 1091-1097. |
[2] |
陈雷鸣, 陈艺升, 李翠. 阴道微生物芯片技术在阴道分泌物念珠菌检测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20, 35(4): 346-348. |
[3] |
胡晓波. 临床体液常规检验的技术现状与规范[J]. 检验医学, 2020, 35(11): 1087-1089. |
[4] |
魏冰, 陆庭嫣, 沈俐, 唐振华. BD Affirm VPⅢ芯片检测技术在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测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17, 32(12): 1134-1136. |
[5] |
姜志凤;宗玮芳;孙佩芳. BV Blue法在细菌性阴道病中的诊断价值评估[J]. 检验医学, 2012, 27(5): 386-388. |
[6] |
管琳. 育龄期妇女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分析[J]. 检验医学, 2011, 26(12): 817-822. |
[7] |
李梅;孙艳艳. 18403例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分析[J]. 检验医学, 2011, 26(04): 270-271. |
[8] |
丁红辉. 革兰染色二步法在阴道分泌物涂片中的临床应用[J]. 检验医学, 2009, 24(10): 755-756. |
[9] |
吴美娟. 2 612例阴道分泌物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探讨[J]. 检验医学, 2009, 24(05): 390-392. |
[10] |
俞叶夫;赵国民. 菌释试验检测线索细胞[J]. 检验医学, 2002, 17(05): 319-319. |
[11] |
俞碧霞. 妇科白带涂片快速染色法与盐水法的比较[J]. 检验医学, 2001, 16(01): 50-53. |
[12] |
蒙丹辉. 白色念珠菌不应增菌后镜检[J]. 检验医学, 1999, 14(3): 159-159. |
[13] |
施金俏. 红斑丹毒丝菌致右顳顶脑脓肿一例[J]. 检验医学, 1999, 14(2): 126-126. |
[14] |
秦艳玲. 咽拭子检出人型支原体一例[J]. 检验医学, 1999, 14(1): 21-21. |
[15] |
刘合玉; 王培英. 用微孔反应板培养阴道毛滴虫[J]. 检验医学, 1999, 14(1): 48-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