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杨, 彭道荣, 马越云, 程晓东, 张涛, 王菁, 郝晓柯. 2种HBsAg定量检测系统对HBV不同感染阶段及不同基因型样本检测的一致性评价[J]. 检验医学, 2016, 31(4): 288-292. |
[2] |
吴卫华;汤海英;张鹏飞. 量子点标记快速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J]. 检验医学, 2012, 27(6): 448-450. |
[3] |
邵维杰;肖艳群;陈慧英;蒋玲丽;陆银华;简敏华;张健.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性检测乙肝表面抗原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探讨[J]. 检验医学, 2009, 24(07): 545-547. |
[4] |
王蕾;许静;高锋. 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S/CO值的临床应用评价[J]. 检验医学, 2003, 18(05): 288-290. |
[5] |
冯仁丰. POCT方法学比较的统计意义[J]. 检验医学, 1999, 14(3): 137-138. |
[6] |
蒋栋能. 一种电解质分析仪电极冲洗液配制方法[J]. 检验医学, 1999, 14(3): 144-144. |
[7] |
杨尚高; 曹颖; 傅启华. 尸肾移植受者经血传播HBsAg、抗HCV的检测67例报告[J]. 检验医学, 1998, 13(2): 122-122. |
[8] |
刘颖燕; 蒋敏; 丁利琪; 潘惠芬; 赵芳; 顾文红. 阴道分泌物中滴虫、霉菌检出情况分析[J]. 检验医学, 1997, 12(1): 61-61. |
[9] |
王开军; 郭长青. RA-50半自动分析仪使用经验两则[J]. 检验医学, 1997, 12(1): 62-62. |
[10] |
卢兴利. 应用双功能抗体检测HBsAg的研究[J]. 检验医学, 1996, 11(3): 131-131. |
[11] |
刘合玉. 老化Na~+电极的活化再生方法[J]. 检验医学, 1995, 10(3): 164-164. |
[12] |
胡孔元. ELISA一步法检测HBsAg的方法探讨[J]. 检验医学, 1995, 10(2): 72-72. |
[13] |
孙正伟; 刘向东; 薛瑞贤; 王威; 王秀利; 贾福江; 王新桃. 关于HBsAg检测中P/N值1.8~2.0间结果报告的分析[J]. 检验医学, 1994, 9(4): 200-200. |
[14] |
. 三种生化仪器的故障排除[J]. 检验医学, 1994, 9(4): 219-219. |
[15] |
郭建巍; 毛兴芬. 介绍一种简便快速的血凝板洗涤法[J]. 检验医学, 1993, 8(4): 226-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