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陆银华, 朱宇清, 徐翀, 赵晓君, 曹丹如, 朱岭峰, 顾志冬. 国产抗丙型肝炎抗体检测试剂盒灰区范围的设置[J]. 检验医学, 2016, 31(4): 247-252. |
[2] |
刘杨, 彭道荣, 马越云, 程晓东, 张涛, 王菁, 郝晓柯. 2种HBsAg定量检测系统对HBV不同感染阶段及不同基因型样本检测的一致性评价[J]. 检验医学, 2016, 31(4): 288-292. |
[3] |
唐婧, 包建玲, 孟存仁, 张朝霞. ROC曲线对ELISA检测丙型肝炎抗体阳性判断值的确定和分析[J]. 检验医学, 2014, 29(8): 826-830. |
[4] |
吴卫华;汤海英;张鹏飞. 量子点标记快速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J]. 检验医学, 2012, 27(6): 448-450. |
[5] |
邵维杰;肖艳群;陈慧英;蒋玲丽;陆银华;简敏华;张健.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性检测乙肝表面抗原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探讨[J]. 检验医学, 2009, 24(07): 545-547. |
[6] |
胡凤娟. 胶体金法筛查丙型肝炎抗体在街头献血车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07, 22(04): 516-516. |
[7] |
李文新. 献血车工作人员手指卫生监测分析[J]. 检验医学, 2006, 21(02): 128-131. |
[8] |
陈月香;周淑华. 输血及手术前多项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及其必要性探讨[J]. 检验医学, 2006, 21(01): 30-34. |
[9] |
王蕾;许静;高锋. 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S/CO值的临床应用评价[J]. 检验医学, 2003, 18(05): 288-290. |
[10] |
汪雅萍;应春妹;张灏旻;应骏. 性传播性疾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J]. 检验医学, 2003, 18(01): 59-60. |
[11] |
张建琼;李丽;林陵;张雪萍;韩光明;单祥年. 5'-非编码区型特异性引物检测HCV基因型[J]. 检验医学, 2000, 15(04): 195-196. |
[12] |
温涛;刘玉振;张伯伟. 滴金免疫法与酶免疫法检测HBsAg的结果分析[J]. 检验医学, 2000, 15(04): 227-227. |
[13] |
彭惠利; 蒋伟伦; 顾士民; 潘鹤翔. 间接EIA检测抗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IgM抗体[J]. 检验医学, 1999, 14(6): 344-346. |
[14] |
李丰尧; 柳建强. 介绍一种稀释棒的清洁方法[J]. 检验医学, 1999, 14(5): 307-307. |
[15] |
陈慧英; 黄雅芳; 陈龙生; 杨振修. 上海市第一次抗HCV检测室间调查[J]. 检验医学, 1999, 14(3): 188-1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