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沁青, 许静, 刘华, 刘鷖雯, 何怡青, 杜艳, 张国良, 高锋, 杨翠霞.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洗脱液透明质酸水平在鉴别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价值[J]. 检验医学, 2023, 38(4): 320-324. |
[2] |
彭新国, 孙长华, 安佳佳, 崔艳芳, 董艳, 王健, 高梅兰.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细胞免疫重建与真菌感染的相关性[J]. 检验医学, 2020, 35(5): 447-450. |
[3] |
高东田, 申爱华. GM试验和G试验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及临床疗效评价[J]. 检验医学, 2018, 33(1): 44-49. |
[4] |
陈岩 1,王淑惠 2,黄宝青 2,倪雄 3,黄晓春 1,秦阳华 1.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J]. 检验医学, 2013, 28(1): 7-10. |
[5] |
高绪锋;张守永;张松涛;黄新明;陈生. 细针穿刺细胞学与抗酸染色检验在淋巴结核诊断中的比较[J]. 检验医学, 2010, 25(12): 944-946. |
[6] |
季育华;卫蓓文;胡炯. 氟康唑与伊曲康唑预防移植术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系统评价[J]. 检验医学, 2010, 25(10): 801-806. |
[7] |
戎霞君;华丽;孙佳彬;季育华;萧晨露;倪语星. 改良选择性培养基在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探讨[J]. 检验医学, 2010, 25(07): 519-523. |
[8] |
张财富. 253例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临床分析[J]. 检验医学, 2010, 25(03): 252-253. |
[9] |
龚晓霖;储怡星;范基农;姜敏;娄峥. 真菌感染及其药敏试验方法[J]. 检验医学, 2005, 20(01): 81-83. |
[10] |
邬硕平; 杨美云. 从脑外伤患者的血和尿中同时检出皮肤丝孢酵母菌[J]. 检验医学, 1999, 14(5): 298-298. |
[11] |
桂炳东; 贾坤如; 胡龙华; 徐建民; 章白苓. 酵母样真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J]. 检验医学, 1999, 14(4): 216-216. |
[12] |
吴晓燕. 改良伊红美蓝琼脂用于光滑球拟酵母菌的鉴定[J]. 检验医学, 1999, 14(3): 146-146. |
[13] |
魏莲花; 张俭; 邹凤梅; 刘刚. 甘肃省1993~1997年真菌室间质评分析[J]. 检验医学, 1999, 14(3): 152-153. |
[14] |
刘征兰; 苏汉桥; 孙端阳; 李建新; 李栋; 陈进. 真菌感染菌血症患者的白细胞VCS图像及分析[J]. 检验医学, 1999, 14(3): 184-185. |
[15] |
史肖云. 106例念珠菌感染病原菌分类及耐药分析[J]. 检验医学, 1999, 14(1): 45-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