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 ›› 2015, Vol. 30 ›› Issue (10): 975-979.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5.10.002
赵华1, 金航芸2, 潘统桧1, 方玉才1
ZHAO Hua1, JIN Hangyun2, PAN Tonghui1, FANG Yucai1
摘要: 探讨治疗时机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丙型肝炎(AHC)疗效的影响。 将40例AHC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Ⅰ组(病毒血症持续3个月以内)23例、Ⅱ组(病毒血症持续3至6个月)17例,应用PEG-IFNα-2b(80 μg/周)联合利巴韦林(800 mg/d)治疗24周。于治疗前(第0周)及治疗后第12、24、48周检测血清丙型肝炎病毒(HCV)R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及层黏连蛋白(LN)的水平,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Ⅰ组和Ⅱ组在治疗前HCV RNA、ALT、AST、HA、LN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Ⅰ组HCV RNA载量和ALT、AST、HA、LN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及Ⅱ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Ⅰ组的早期病毒学应答(EVR)率、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率、持久病毒学应答(SVR)率、生化学应答(BR)率和HA、LN的复常率均明显高于Ⅱ组治疗后(P均<0.05),治疗后Ⅱ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Ⅰ组治疗后(P<0.05)。 PEG-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AHC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其慢性化及肝纤维化,病毒血症持续3个月以内的AHC患者用上述方案治疗效果显著好于病毒血症持续3至6个月的患者。病毒血症持续3至6个月的AHC患者治疗后病情容易复发。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