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月妹, 李磊. 尿核基质蛋白22和非典型细胞参数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检验医学, 2023, 38(8): 738-741. |
[2] |
曹颖仪, 于晓阳. 不同种类酵母菌对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及解决办法[J]. 检验医学, 2021, 36(11): 1192-1193. |
[3] |
韩启福, 聂静, 杨艳玲, 刁晓艳, 李子安. 采用Kappa检验分析2种仪器检测尿比重的一致性[J]. 检验医学, 2020, 35(10): 1078-1078. |
[4] |
高淑芳, 胡骏, 胡晓波. SYSMEX 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细菌信息在尿路感染筛查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17, 32(12): 1156-1158. |
[5] |
华丽,韩平,尧荣凤. 尿沉渣定量计数板不离心法与离心法的比较[J]. 检验医学, 2014, 29(4): 393-394. |
[6] |
丁志祥,蒋银芬,周伊兰,金文涛,钱高潮. Sysmex 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对尿液真菌筛查的临床应用评价[J]. 检验医学, 2013, 28(4): 290-292. |
[7] |
应骏,郭维,马继荣,应春妹. Sysmex 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及AVE764B尿沉渣分析仪与手工镜检结果比较[J]. 检验医学, 2013, 28(4): 293-295. |
[8] |
王延群;公衍文. UF-1000i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干化学法和镜检法对尿液分析的比较[J]. 检验医学, 2011, 26(12): 858-860. |
[9] |
顾春刚. 建立尿有形成分参考区间方法学的比较研究[J]. 检验医学, 2011, 26(12): 854-857. |
[10] |
张洪波;彭政. Clinitek 500与UF 100联合检测结果分析[J]. 检验医学, 2006, 21(01): 4-7. |
[11] |
王春燕;陈福祥. 尿有形成分分析仪与尿路感染的实验研究[J]. 检验医学, 2002, 17(04): 199-200. |
[12] |
杨学祥; 张新德; 冯永志; 杨明君. Miditron Juinor型尿液分析仪检验红细胞初步评价[J]. 检验医学, 1999, 14(5): 267-267. |
[13] |
许铁军. 尿常规检查中应重视尿沉渣镜检[J]. 检验医学, 1997, 12(1): 53-53. |
[14] |
程大林; 李柯; 包建芳; 陈宏础. 倒置显微镜用于尿沉渣镜检[J]. 检验医学, 1996, 11(1): 8-9. |
[15] |
黄学忠. 尿液光谱分析用于黄疸鉴别初探[J]. 检验医学, 1993, 8(2): 92-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