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代芳芳, 娄金丽, 王文静. 肝病患者细菌性阴道病检出相关情况分析[J]. 检验医学, 2020, 35(2): 134-136. |
[2] |
焦瑞宝, 陈然, 周佳丽, 刘娜, 章文, 唐吉斌. 阴道分泌物干化学法检测在常见阴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18, 33(9): 811-814. |
[3] |
丁双双, 于单, 吉丽娟, 杨凯. 阴道加德纳菌致产后血流感染1例报道[J]. 检验医学, 2017, 32(12): 1179-1180. |
[4] |
赵缜, 刘璐, 赵芳, 曹国君, 黄燕群, 季育华. 微小脲原体相对定量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J]. 检验医学, 2015, 30(9): 934-938. |
[5] |
葛平, 徐蓉, 陈蓉, 王敬华, 刘学杰. 细菌性阴道病唾液酸酶测定质量控制调查结果分析[J]. 检验医学, 2015, 30(11): 1083-1085. |
[6] |
岳文燕1,单江静2. 复发性阴道炎的病原学研究[J]. 检验医学, 2013, 28(4): 287-289. |
[7] |
姜志凤;宗玮芳;孙佩芳. BV Blue法在细菌性阴道病中的诊断价值评估[J]. 检验医学, 2012, 27(5): 386-388. |
[8] |
管琳. 育龄期妇女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分析[J]. 检验医学, 2011, 26(12): 817-822. |
[9] |
冯长海;周小龙;王薛峰;张润玲;杨乃超;朱如月. 解脲脲原体性阴道病中Nugent评分的应用及影响因素[J]. 检验医学, 2011, 26(09): 586-588. |
[10] |
辛华;唐丽娟;占伏良;谭布珍. 不孕妇女细菌性阴道病与四种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探讨[J]. 检验医学, 2011, 26(08): 558-560. |
[11] |
陈萍;洪开听;夏邦世;周文军;沈忠海. 多胺检测快速诊断细菌性阴道病[J]. 检验医学, 2009, 24(03): 242-243. |
[12] |
史艳双;宋秀丽. 唾液酸酶法诊断细菌性阴道病临床应用效果[J]. 检验医学, 2008, 23(04): 337-343. |
[13] |
田根富;俞夏美. 细菌性阴道病四项检测指标观察[J]. 检验医学, 2008, 23(03): 317-319. |
[14] |
俞叶夫;赵国民. 菌释试验检测线索细胞[J]. 检验医学, 2002, 17(05): 319-319. |
[15] |
房明香,孟令花, 郝丽娜. 细菌性阴道病的实验室诊断[J]. 检验医学, 1995, 10(2): 126-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