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罗倩, 乔昀. 肉芽肿性乳腺炎样本中检出克罗彭施特棒状杆菌1例报道[J]. 检验医学, 2023, 38(3): 301-302. |
[2] |
孙伟, 夏帅, 樊玉健, 马立艳. 不同基因型别纹带棒状杆菌耐药特点和生物膜形成能力分析[J]. 检验医学, 2022, 37(6): 505-509. |
[3] |
宋皓月, 舒文. 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结核硬脂酸棒状杆菌毒力因子和耐药性分析[J]. 检验医学, 2022, 37(11): 1075-1078. |
[4] |
张宁梅, 米思蓉, 屈宁. 基于靶板甲酸直接提取法的MALDI-TOF MS鉴定棒状杆菌和类棒状菌群效能分析[J]. 检验医学, 2019, 34(8): 746-751. |
[5] |
陈万贞, 李格非, 姚宗会, 马冰, 许俊红, 马琼, 闫文娟, 袁有华, 张江峰, 王山梅, 李轶. 河南地区纹带棒状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 检验医学, 2019, 34(11): 984-986. |
[6] |
李采青, 曹静, 詹明华, 韩旭颖, 李小凤, 刘金禄. 解脲棒状杆菌与尿液中磷酸铵镁结晶形成的相关性[J]. 检验医学, 2018, 33(5): 384-387. |
[7] |
杨雪静;曹俊敏;孙西铃. 纹带棒状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方法学评价[J]. 检验医学, 2008, 23(01): 114-114. |
[8] |
马继华;彭朝阳;徐志江;张嵘. 13种抗生素对纹带棒状杆菌的体外活性分析[J]. 检验医学, 2007, 22(04): 383-384. |
[9] |
吴世木; 冯嘉琳. 从一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分离出马红球菌[J]. 检验医学, 1999, 14(3): 161-161. |
[10] |
施金俏. 红斑丹毒丝菌致右顳顶脑脓肿一例[J]. 检验医学, 1999, 14(2): 126-126. |
[11] |
庞君容. 胸水中分离出马红球菌一例[J]. 检验医学, 1997, 12(3): 134-134. |
[12] |
李金钟; 段雄波; 李中华; 相青珍; 季兰平. 自患儿血液中检出G2群棒状杆菌[J]. 检验医学, 1997, 12(3): 190-190. |
[13] |
李金钟; 段雄波; 相青珍; 赵卿; 李兰平. 磷酸对硝基苯酚法测定细菌硷性磷酸酶[J]. 检验医学, 1997, 12(2): 99-99. |
[14] |
杜瑛媛. 假结核棒状杆菌致甲状腺脓肿一例[J]. 检验医学, 1997, 12(2): 123-123. |
[15] |
张京文; 邓书杰; 姜惠. 脓汁涂片染色镜检与厌氧菌培养关系的初步探讨[J]. 检验医学, 1996, 11(1): 61-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