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荣祥, 余岚岚, 朱晨雁, 何文波, 马亮, 聂琨, 张婧. Feulgen-EA双重染色固定液应用评价[J]. 检验医学, 2017, 32(8): 704-708. |
[2] |
蔡永芳, 邓晓红, 石新兰. 脱落细胞TCT、DNA倍体分析与细胞块联合应用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J]. 检验医学, 2017, 32(10): 901-903. |
[3] |
高胜海;唐古生;周道银;夏晓东. 浆膜腔脱落细胞学检查与肿瘤标志物水平相关性探讨[J]. 检验医学, 2012, 27(1): 15-17. |
[4] |
陆红;彭明婷;李臣宾;谷小林. 二级标准检测系统测定红细胞比积与参考方法检测结果的比较[J]. 检验医学, 2006, 21(06): 618-620. |
[5] |
王永伦;宁芳. 胸腹水脱落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的临床价值[J]. 检验医学, 2006, 21(05): 496-497. |
[6] |
高强;黄繁嫱;韩淑玲. 膀胱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测定[J]. 检验医学, 2000, 15(06): 341-341. |
[7] |
赵毅; 沈霞; 石荷芹. 一种改良的DNA银染色方法[J]. 检验医学, 1999, 14(6): 347-347. |
[8] |
方国安; 金秀国; 刘波; 杨文西. FCM检测胸腹水脱落细胞DNA含量的探讨[J]. 检验医学, 1999, 14(6): 360-361. |
[9] |
向光大; 夏邦顺; 乐岭; 王应林; 何艳忠. 采用ARMS分析口腔脱落细胞ApoE基因型[J]. 检验医学, 1999, 14(1): 7-9. |
[10] |
李秀琴. 30例妊高征患者血流变结果分析[J]. 检验医学, 1997, 12(3): 185-185. |
[11] |
宋建新; 杨曦; 沙玲; 马玉林. 富血小板血浆放置时间和温度对血小板试验结果的影响[J]. 检验医学, 1997, 12(2): 124-125. |
[12] |
朱忠勇. ICSH关于血沉的三个推荐方法评介[J]. 检验医学, 1995, 10(4): 237-239. |
[13] |
滕秀兰; 刘爱芹. 274例浆膜腔积液恶性细胞学诊断分析[J]. 检验医学, 1995, 10(2): 101-101. |
[14] |
张志惠. 5'-核苷酸酶染色方法的改进[J]. 检验医学, 1994, 9(4): 250-250. |
[15] |
孙永安. 白细胞吞噬功能与几种疾病关系的探讨[J]. 检验医学, 1994, 9(3): 130-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