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峰, 张景皓, 方毅, 郭明权, 刘越, 赵虎, 张艳梅. 常规检验及治疗与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原学诊断的关系[J]. 检验医学, 2018, 33(5): 379-383. |
[2] |
胡蓉蓉. 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高敏C反应蛋白在儿童腹泻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18, 33(3): 269-270. |
[3] |
张景皓, 杨峰, 方毅, 杨丽华, 刘文健, 赵虎, 张艳梅. 急性感染性腹泻沙门菌分离株的耐药谱及其相关基因分析[J]. 检验医学, 2018, 33(12): 1098-1102. |
[4] |
管红霞, 肖勇, 沙丹. 2014年无锡市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学分析[J]. 检验医学, 2016, 31(11): 953-958. |
[5] |
黄妩姣1,黄宪章1,庄俊华1,李强1,黄惠1,张强2. CLSI EP12-A2文件在HBeAb定性检测性能评价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12, 27(11): 900-903. |
[6] |
陈桂山;张秀明;熊继红;张汉奎;卢健强. 未知诊断定性试验分析性能评价方法探讨[J]. 检验医学, 2010, 25(12): 978-981. |
[7] |
姜丽霞. 细菌和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IL-1、IL-6、IL-8和TNF-α水平观察[J]. 检验医学, 2006, 21(01): 88-88. |
[8] |
齐静姣;张平. 降钙素原检测在鉴别细菌和病毒性肠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05, 20(06): 539-540. |
[9] |
赵荣平;邬叶红;戴军. 粪便中乳铁蛋白测定在感染性腹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 2004, 19(04): 282-284. |
[10] |
何小芹; 王国礼. 非O1群霍乱弧菌感染调查[J]. 检验医学, 1999, 14(5): 274-274. |
[11] |
胡元节. 高浓度尿蛋白干扰班氏法尿糖定性试验[J]. 检验医学, 1998, 13(1): 57-57. |
[12] |
徐向红; 居军; 杨卫国. 小儿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J]. 检验医学, 1998, 13(1): 58-58. |
[13] |
李嘉纹; 姚彩泉. 哮喘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 1997, 12(1): 2-2. |
[14] |
赵国瑞; 陈保锦. 尿中的吡哌酸结晶[J]. 检验医学, 1993, 8(4): 200-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