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顾向明, 黄阶胜, 李莹莹, 杜国有.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15, 30(4): 337-340. |
[2] |
卢帅军 综述, 谭龙益 审校. 20-羟二十烷四烯酸在血压调节中的作用[J]. 检验医学, 2013, 28(7): 653-656. |
[3] |
袁慧;李庆祥;平雨华;吴寿岭;刘国仗.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1166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研究[J]. 检验医学, 2007, 22(05): 564-567. |
[4] |
翁秀妹;于澎.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血管内皮功能相关因子的关系探讨[J]. 检验医学, 2007, 22(04): 462-465. |
[5] |
田玉峰;李慧;于维林;曲彦;冯艺. 纤维蛋白原激活剂抑制剂1 基因、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肺源性心脏病的关系[J]. 检验医学, 2005, 20(06): 586-588. |
[6] |
王冬莲;陈雪娇;金敏雅.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SDS-AGE尿蛋白电泳测定的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 2004, 19(03): 264-265. |
[7] |
肖锦华;白鹤林;朱华燕;姜东林. 血浆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急性脑血管病时的变化[J]. 检验医学, 2000, 15(02): 110-111. |
[8] |
刘鸿玲; 张少玫; 刘卫红; 杨菁; 王胜华; 陈新华. 红细胞解聚指数公式的推导及其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 1998, 13(2): 115-116. |
[9] |
许兰. 土家族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参考值调查[J]. 检验医学, 1998, 13(2): 123-123. |
[10] |
郑优真; 俞锡鸿. Liang-100型血液粘度仪影响因素的探讨[J]. 检验医学, 1998, 13(1): 46-46. |
[11] |
刘淑华. OX-LDL测定对糖尿病的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 1997, 12(4): 200-200. |
[12] |
刘鸿玲; 杨菁; 葛美玉; 张明; 白丽. 粘度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J]. 检验医学, 1997, 12(4): 231-232. |
[13] |
李秀琴. 30例妊高征患者血流变结果分析[J]. 检验医学, 1997, 12(3): 185-185. |
[14] |
尹石华; 韩来新. 血清层粘连蛋白和透明质酸测定应用于肝病[J]. 检验医学, 1995, 10(3): 171-172. |
[15] |
. 血清Ⅲ型前胶原肽测定对肺结核病的诊断意义尹石华; 乔学仁; 陈光连; 姜全心; 孟令强[J]. 检验医学, 1995, 10(2): 107-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