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谢潋滟, 孙景勇, 杨洋, 等. 2015-2021年CHINET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变迁[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4, 24(2):198-205.
DOI
|
[2] |
程新.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分析与耐亚胺培南菌株基因型检测研究[D]. 贵州医科大学, 2016.
|
[3] |
闫玉兰.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的研究[D]. 广西: 广西医科大学, 2014.
|
[4] |
沈继录.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D]. 上海: 复旦大学, 2008.
|
[5] |
罗俭权, 冼洁霞, 冼少珍, 等.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 11(20):1623-1625.
|
[6] |
周勇, 和鹏, 侯水平, 等. 重症监护病房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和分子分型的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4):446-449.
|
[7] |
刘运德, 楼永良, 王辉, 等.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51-52.
|
[8] |
刘又宁. 碳青霉烯类药物临床应用精要[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
|
[9] |
LI H, LUO Y F, WILLIAMS B J, et 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OprD protein in Pseudomonas aeruginosa:from antibiotic resistance to novel therapies[J]. Int J Med Microbiol, 2012, 302(2):63-68.
|
[10] |
邸秀珍, 王睿.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现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5(8):669-6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