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3年 第18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03-03-01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酶偶联放大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
    肖元发
    2003, 18(03):  133-135. 
    摘要 ( 324 )   PDF (138KB) ( 5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建立简便的酶偶联放大法,直接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方法基于脱氢酶-辅酶体系的原理,用丙酮酸钠作乳酸脱氢酶(LDH)的阻止剂,在Tris-HCl缓冲溶液中,由NAD+-NBT-Brij-98组成酶偶联放大系统.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TBA.结果线性范围:0~180μmol/L;精密度:批内CV<2.7%,日间CV<4.3%,总CV<5.4%.与日本ENZABILE.AUTO(X)比较:r=0.990,Y=1.114X-2.137,与朗道BILEACIDS(Z)比较:r=0.997,Y=1.032Z+0.906.LDH<3 kU/L,乳酸<20 mmol/L,维生素C<0.5 mmol/L,胆红素<300μmol/L,血红蛋白<5 g/L时,对结果无显著干扰.结论该法简便、灵敏,试剂稳定,适用于血清TBA的常规和自动分析.
    孕、产妇外周血和胎儿脐血骨钙素水平的动态变化
    李力;路西春;丁艳萍;王莉;林羿;王姗姗
    2003, 18(03):  136-138. 
    摘要 ( 358 )   PDF (145KB) ( 4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为阐明孕妇和胎儿骨钙素(osteocalcin,Ost)代谢规律,对各孕周妇女外周血和胎儿脐带血Ost水平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142例孕妇、21例非孕妇女、22例产妇及34例不同孕龄胎儿的脐带血Ost水平.结果孕妇血清Ost水平随妊娠发展逐渐下降,至孕中期最低[(3.30±1.46)μg/L],随后又逐渐升高.分娩即刻产妇血清Ost水平[(12.81±4.28)μg/L]显著高于妊娠各阶段的水平(P<0.01),产后数日即显著下降至接近妊娠前的基线水平.脐带血Ost水平在孕中期最低[(0.88±0.39)μg/L],随后则升高,并且自孕24周保持于接近母体Ost水平(P<0.01).结论由于这段妊娠期是胎儿Ost积累活跃的阶段,因此这种恒定的Ost水平对胎儿骨骼系统的正常发育,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血液B型钠素快速检测在急性呼吸困难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曾爱平;周仁芳;林文辉;马湘俊
    2003, 18(03):  139-141. 
    摘要 ( 359 )   PDF (147KB) ( 4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血液B型钠素(BNP)快速检测在鉴别由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所致和肺源性所致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的价值.方法对就诊的呼吸困难患者,用荧光免疫干片法定量快速(15 min)检测全血中的BNP含量,并与随后进行的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等常规检查结果作比较.结果37例CHF BNP含量为(720.24±414.23)ng/L,BNP>100 ng/L阳性检出率为94.59%(35/37);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CHF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0.27%(26/35)、64.86%(24/35),与BNP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X2检验P<0.01).58例肺源性呼吸困难者的BNP含量为(36.81±47.19)ng/L,BNP>100 ng/L的假阳性率为5.17%(3/58),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假阳性率均为3.45%(2/58).BNP在两组中的含量有明显差异(t=9.995,P<0.01).结论在急诊环境中,快速检测BNP对鉴别CHF与肺源性所致的呼吸困难具有重要价值.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经验交流
    PENTRA 60血液分析仪提示有异常细胞的可信性分析
    陆建红;陈国军;董长林
    2003, 18(03):  141-141. 
    摘要 ( 298 )   PDF (103KB) ( 4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和三种酶测定的意义
    张秀明;简国庆;高耀东;张晓蔓;顾仁骏;郭新胜
    2003, 18(03):  142-144. 
    摘要 ( 308 )   PDF (148KB) ( 4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脑脊液(CSF)髓鞘碱性蛋白(MBP)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9例DEACMP患者均在急性期入院3 d内抽取CSF标本进行MBP、AST、LDH、NSE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对其中34例于治疗30 d后再次采取标本复查,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组急性期CSFMBP、LDH、NS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阳性率分别为82%、18%和51%;治疗后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患者组与对照组及患者组治疗前后CSF AST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SF MBP和NSE水平可作为DEACMP诊断和病情判断的生化指标.
    免疫学检验论著
    磁性激活细胞分选技术分离胃癌患者外周血、门静脉血癌细胞及临床初步应用
    谭亚君;谢鑫友;朱永良
    2003, 18(03):  145-147. 
    摘要 ( 430 )   PDF (152KB) ( 4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建立一种分离血液中肿瘤细胞的磁性激活细胞分选(MACS)技术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胃肿瘤细胞膜表位的MG7、CEA、QY和MMP9单抗分别与溴化氰活化的Sepharose 4B磁珠交联,从胃癌患者外周血、门静脉血中分离出肿瘤细胞.结果应用MACS技术从外周血中分离出肿瘤细胞的阳性率为49.15%(29/59),从门静脉血中分离出肿瘤细胞的阳性率为90.32%(28/3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用MACS技术从外周血、门静脉血中分离出肿瘤细胞的阳性率与患者临床分期无关.结论MACS技术是一种有效分离肿瘤细胞的可靠方法,可从胃癌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少量肿瘤细胞,有助于进一步探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多重耐药机制.
    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检测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俞而慨;钱来娣;邹琴娣;冯瑶;李桂玲;归绥琪
    2003, 18(03):  148-150. 
    摘要 ( 322 )   PDF (142KB) ( 4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评估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mmunosuppressive acidic protein,IAP)在妇科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及预后转归中的价值.方法术后病理确诊的妇科疾病患者150例,其中恶性21例.术前全部检测血清IAP,部分患者同时检测CA125.恶性患者化疗后及术后2年随访IAP、CA125.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IAP高于良性疾病组(P<0.01);IAP阳性组中恶性肿瘤患者IAP值与良性疾病患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除外炎症的良性疾病患者IAP值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访化疗后及术后2年恶性肿瘤患者IAP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IAP可作为妇科肿瘤鉴别诊断及预后随访的参考指标之一,IAP结合CA125检测有助于提高妇科恶性肿瘤的检出率.
    T细胞亚群等指标在药物治疗原发性肺癌的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
    叶伟成;董惠芳;周荣耀;章晓鹰;金磊
    2003, 18(03):  151-153. 
    摘要 ( 305 )   PDF (143KB) ( 4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通过对运用化疗联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肺癌的临床观察,探讨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变化及其在临床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单用MVP化疗方案和化疗联合中药方案各治疗原发性肺癌患者30例,观察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NK细胞等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并于1年后随访,了解疾病发展情况.结果1.治疗后化疗联合中药治疗组患者NK细胞和CD4/CD8比值的提高稳定率分别为90.0%和86.7%,单纯化疗组则分别为56.7%和63 3%.2.有效病例中,NK细胞和CD4/CD8比值升高分别占96.7%和100%;稳定病例中,NK细胞和CD4/CD8比值增高均占94.1%.3 1年后随访结果显示,在NK细胞和CD4/CD8比值增高的46例患者中,病情稳定的占89.1%,恶化的占10.9%;在死亡的14例患者中,NK细胞和CD4/CD8比值均显著降低.结论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等指标可用于药物治疗肿瘤疾病的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论著
    习惯性流产妇女中凝血因子V基因三种多态性和APC-R、LA的检测
    徐勇;霍梅
    2003, 18(03):  154-156. 
    摘要 ( 319 )   PDF (208KB) ( 4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习惯性流产妇女与活化蛋白C抵抗(APC-R)、狼疮抗凝物质(LA)和凝血因子V(FV)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测定习惯性流产妇女(未妊娠期)和正常对照妇女的APC-R、LA,并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多态性的方法检测FV G1691→A、G1091→C、A1090→G 3种基因多态性的发生情况.结果习惯性流产妇女的APC-R和3种FV基因多态性测定未见阳性,LA阳性率达15.6%.结论中国妇女习惯性流产与APC-R和3种FV基因多态性可能关系不大,LA的存在可能与之有关.
    微生物学检验论著
    菌尿症标本的直接药敏试验
    杨锦红;李向阳;陶洪群
    2003, 18(03):  157-159. 
    摘要 ( 304 )   PDF (143KB) ( 3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菌尿症的快速药敏试验方法.方法涂片镜检每个油镜视野平均菌数≥2的标本疑为菌尿症,直接进行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孵育16~18 h后观察结果,同时进行标本定量培养和菌落计数,得到的纯培养菌株按常规纸片扩散法做比较试验.结果共检测了166例革兰阴性菌和51例革兰阳性菌菌尿标本,直接药敏试验与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的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菌尿标本,直接药敏试验是一种快速、简便、经济的方法,可在24 h内报告初步的药敏结果,以供临床早期用药参考.
    微生物学检验经验交流
    55株阴沟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情况及耐药分析
    林庆安;赖国祥;罗文侗;修清玉
    2003, 18(03):  159-159. 
    摘要 ( 332 )   PDF (97KB) ( 5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生物学检验论著
    ICU机械通气相关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析
    沈瀚;熊剑秋;林慧敏
    2003, 18(03):  160-162. 
    摘要 ( 263 )   PDF (132KB) ( 4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分析ICU机械通气引发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病原体的构成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1998年1月~2001年12月间ICU收住的177例机械通气引发下呼吸道院内感染患者的感染菌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检出感染菌383株,其中革兰阴性细菌(G-菌)216株(56.4%),革兰阳性细菌(G+菌)117株(30.5%),真菌50株(13.1%).不少菌株的药敏结果显示多重耐药.结论ICU机械通气引发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病原体以G-菌为主,其药敏试验呈多重耐药,临床应重视病菌的准确鉴定,合理使用抗生素.
    分子生物学检验论著
    二种分子杂交技术定量检测临床标本中HBV DNA的比较
    张东华;金根娣;陆志檬
    2003, 18(03):  163-166. 
    摘要 ( 373 )   PDF (180KB) ( 6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第2代核酸杂交捕获系统(HCⅡ)与分枝链DNA信号放大系统(bDNA)定量检测HBV DNA的临床应用比较.方法40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血清标本共79份,采用2种杂交方法定量检测HBV DNA.结果HCⅡ与bDNA定量检测HBV DNA的阴阳性符合率为85.9%,相关系数r=0.96,P<0.001;经敏感性比较,HCⅡ灵敏度较bDNA提高101拷贝/ml~102拷贝/ml.HCⅡ与bDNA定量检测HBV DNA结果的换算方程为:HCⅡ(HBV DNA拷贝/ml)=1.014×[bDNA(HBV DNA Eq/ml)]0.9632;或bDNA(HBV DNA Eq/ml)=4.034×[HCⅡ(HBV DNA拷贝/ml)]0.9574.在操作上HCⅡ比bDNA更为简便、快速.结论HCⅡ与bDNA法检测HBV DNA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用于临床HBV DNA水平的定量检测、监控及抗病毒药物的筛选、考核.
    论文
    仪器介绍
    2003, 18(03):  166-166. 
    摘要 ( 240 )   PDF (51KB) ( 3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HK法葡萄糖测定中克服溶血、脂浊、黄疸干扰的探讨
    金鹤成
    2003, 18(03):  167-169. 
    摘要 ( 302 )   PDF (131KB) ( 5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己糖激酶(HK)法葡萄糖测定中试剂加样类型、读测法和副波长的不同组合对克服溶血、脂浊、黄疸干扰的作用.方法用单试剂或双试剂类型、终点法或二点法、副波长为0、480或546 nm等组成的12套检测程序,在日立7060分析仪上同时测定溶血、脂浊或黄疸血清及其对照血清的葡萄糖.结果单试剂二点法组(含3种副波长类型)干扰样品的误差(绝对值)均<5%,明显优于双试剂二点法组和终点法组.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采用单试剂二点法作HK法葡萄糖分析,可将溶血、脂浊和黄疸样品的误差控制在5%以下.
    免疫学检验论著
    444例肝炎患者腺苷脱氨酶与肝功能相关性分析
    薛晓明;张锦新;吴兴福;王尔中;赵海荣
    2003, 18(03):  169-171. 
    摘要 ( 286 )   PDF (130KB) ( 6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评价腺苷脱氨酶(ADA)与肝功能相关性.方法对临床肝炎患者血清标本进行ADA活性测定,并同时对肝功能项目(ALT、AST、BIL-T、BIL-D、GGT、TBA等)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对444例肝炎患者阳性检出率分析:ADA为59.9%,ALT为41.7%,AST、BIL-T、BIL-D、GGT、TBA分别为33.3%、28.8%、26.8%、25.5%、41.9%;ALT活性不高或正常时,ADA对肝炎患者的检出率为57.5%,明显高于AST、BIL-T、BIL-D、GGT、TBA的阳性检出率(11.2%、34.4%、13.1%、12.7%、29.7%).结论ADA活性测定,可大大提高肝炎患者阳性检出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在诊断胎膜早破中的应用
    宋秀丽
    2003, 18(03):  171-172. 
    摘要 ( 244 )   PDF (103KB) ( 5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羊水中非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在诊断胎膜早破(PROM)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妊娠32~42周孕妇62例分为3组,即胎膜已破组24例,胎膜完整组23例,临床疑有胎膜破裂组15例.应用IGFBP-1(免疫层析法)及羊齿状结晶法诊断PROM,并将二者结果相比较.结果临床确诊胎膜已破组检测IGFBP-1全部阳性,灵敏度100%;羊齿状结晶法检测阳性11例,灵敏度45.8%.无症状且胎膜完整组检测IGFBP-1均为阴性,羊齿状结晶法亦为阴性,两法特异性均为100%.临床疑有胎膜早破组检测IGFBP-1阳性8例,羊齿状结晶法阳性1例.结论将IGFBP-1用于诊断PROM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检测微小破膜,并且操作简便、快速,是临床诊断PROM较好的实验室指标.
    上腹部手术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及Bcl-2表达的变化
    徐军发;张良清;黄迪南
    2003, 18(03):  173-175. 
    摘要 ( 263 )   PDF (139KB) ( 4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上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凋亡及Bcl-2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选择25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术前和术后不同时点外周血PMN凋亡及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手术患者术前PMN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3、12、24 h PMN凋亡呈进行性下降,72 h时有所升高;Bcl-2基因的表达在术后1、3、12、24 h呈进行性升高,72 h时有所降低.结论手术应激可致手术患者外周血PMN凋亡延迟,可能是术后炎症反应的原因之一.Bcl-2基因表达上调是PMN凋亡延迟的分子机制之一.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论著
    止凝血分子标志物在产后出血中的变化
    汪昭葵;薛梅;沈育红;王纬;杨伶俐;胡烈薇
    2003, 18(03):  175-177. 
    摘要 ( 257 )   PDF (137KB) ( 5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在产后出血中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方法根据产后出血量分组:出血量500~800ml为第1组(28例);产后出血量>800 ml为第2组(1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发色底物法、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产后出血患者及同期正常分娩对照组(31例)产时及产后72 h止凝血的分子标志物水平.结果每组的产后与产时比较,第1组抗凝血酶抗原(antithrombin antigen,AT:Ag)上升(P<0.005),D二聚体(D dimer,D-D)、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lasmin-antiplasmin complex,PAP)下降(P均<0.05).产时第1组抗凝血酶活性(antithrombin activity,AT:A)比对照组低,D-D比对照组高(P均<0.005);第2组的AT:A、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比对照组低,D-D、PAP比对照组高(P<0.05).产后第1组的TAT比对照组低,D-D比对照组高(P<0.005);而第2组的AT:A、TAT比对照组低(P<0.05,0.005),D-D比对照组高(P<0.005);并且产后第2组的AT:Ag比第1组明显低(P<0.05).结论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D-D、PAP在产后出血时有显著变化.
    中青年恶性实体肿瘤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的初步探讨
    乐嘉宜
    2003, 18(03):  177-179. 
    摘要 ( 259 )   PDF (133KB) ( 5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中青年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ysmexKX-21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及大血小板比率.结果中青年与老年组患者MPV、PDW、大血小板比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中青年与老年组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青年组PLT明显高于老年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5).中青年Ⅲ+Ⅳ期患者PLT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及各期老年恶性实体肿瘤患者(P<0.05),且Ⅲ+Ⅳ期中青年恶性肿瘤中死亡患者的PLT也明显增高.结论中青年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参数均有所变化,PLT持续性增高可作为病情危重与预后不良的参考指标.
    微生物学检验论著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
    赵国华;万长春;刘卫芳;阮长华;郝宝金
    2003, 18(03):  179-180. 
    摘要 ( 289 )   PDF (97KB) ( 4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对45例自然流产(自然流产组)和45例人工流产及正常妊娠中期妇女(对照组)的宫颈粘液,以及8例自然流产组和22例人工流产妇女的流产胚胎组织进行CT检测.结果自然流产组的宫颈粘液和流产胚胎组织中CT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随着自然流产次数增加,CT阳性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P<0.05).结论生殖系统CT感染与部分自然流产关系密切,宫内CT感染可侵入胚胎,影响胚胎发育,导致自然流产.
    卒中患者细菌感染及分离正确性
    周凌琴;王仁裕;孙励勤
    2003, 18(03):  181-182. 
    摘要 ( 276 )   PDF (105KB) ( 4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中风患者细菌感染情况及分离正确性.方法对1999~2001年332例住院卒中患者的尿液、痰液、褥疮、血液及其他标本885份的送检情况、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除痰液标本外,同一种标本3次检测的一致率均在94%以上;3年内卒中患者尿路感染人次最多,占所有感染的61.0%,大肠埃希菌是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占71.7%,ESBLs的感染情况日趋严重.结论注意标本的采集、送检等因素,对标本的分离正确性至关重要,加强对卒中患者的细菌培养和耐药性监测是临床控制感染的必要手段.
    铜绿假单胞菌5年耐药性监测结果及注意事项
    许美荣;胡丽萍;邓丽华
    2003, 18(03):  183-185. 
    摘要 ( 336 )   PDF (145KB) ( 4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感染中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常规分离菌株并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统计分析5年中从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567株,在痰中检出率最高(61%),对羧苄西林耐药率最高(52.4%),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11.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标本中的检出率、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耐药性监测的结果受诸多因素影响,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必须严把质量关.
    分子生物学检验论著
    PCR-微孔板反向杂交法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
    赵铁军;杨玉敏;杨军;段德新;张玉芳
    2003, 18(03):  185-186. 
    摘要 ( 310 )   PDF (100KB) ( 4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评价PCR-微孔板反向杂交法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MTB)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集菌涂片镜检法、培养法、PCR法、PCR-微孔板反向杂交法分别对55份肺结核病患者和30份非结核呼吸系统病患者痰标本平行检测.结果涂片法对结核病患者临床标本中MTB检出率为21.82%,培养法检出率为25.46%,PCR法检出率36.36%,PCR-微孔板反向杂交法检出率47.27%.对30例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检测MTB,PCR法出现2例假阳性,其余3种方法均阴性,PCR-微孔板反向杂交法比单纯PCR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结论PCR-微孔板反向杂交法具有简便、快速、抗污染、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缺点是存在假阴性,应改进标本前处理方法,在对结核病的辅助诊断中应与细菌学方法相结合,以提高检出率.
    综述与讲座
    循证检验与诊断
    李萍;刘关键
    2003, 18(03):  187-191. 
    摘要 ( 256 )   PDF (221KB) ( 5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学检验经验交流
    一期和二期梅毒患者血清IL-2、IL-4含量的测定及意义
    谢文;宋继权;周自刚
    2003, 18(03):  192-192. 
    摘要 ( 315 )   PDF (46KB) ( 5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