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订阅
印刷版期刊订阅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文章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相关下载
在线办公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二维码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上海市交大医学院检验系
上海市医学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更多...
广告合作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20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05-06-01
上一期
下一期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血清新喋呤、生物喋呤检测及其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
丁世家;张名均;邱宗荫
2005, 20(06): 505-507.
摘要
(
317
)
PDF
(111KB) (
5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清中新喋呤(NP)和生物喋呤(BP)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RP-HPLC-FD)的方法,分别测定正常对照组、尿毒症组透析前后血清中的NP、BP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尿毒症组血清中的NP、BP浓度和NP/BP比值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透析后血清中的NP、BP浓度显著低于透析前血清中NP、BP浓度(P<0.01,P<0.05),而NP/BP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尿毒症患者中,血清中的NP、BP浓度可作为炎性介质激活的灵敏指标,同时可作为判断肾功能好坏的标志物.
应用荧光法筛查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朱文斌;陈涵强;王旌;赵红;林秀凤;林枫;张洪华
2005, 20(06): 508-510.
摘要
(
404
)
PDF
(106KB) (
9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荧光法筛查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中的实用性.方法新生儿出生72 h后采足跟血,滴在规定的滤纸上,采用荧光法测定G6PD活性水平,同时与荧光斑点法、G6PD/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酸(6PGD)比值法进行比较.并且检测3 706例新生儿G6PD正常水平及筛查临界值(cut off值).结果该方法最低检测限为0.52 U/gHb,批内平均变异系数(CV)为9.8%,批间平均CV为11.1%,高、中、低3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96.4%.实验结果与目前国内筛查使用的荧光斑点法的符合率为97.5%,和G6PD/6PGD比值法的符合率为100%.筛查cut off值建议定为2.7 U/gHb.结论荧光法适用于新生儿G6PD缺乏症的筛查.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经验交流
四种血细胞染色液染色效果的评价
赵捷;李扬
2005, 20(06): 510-514.
摘要
(
456
)
PDF
(70KB) (
9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一种新的全酶法测定1,5-脱水葡萄糖醇
冯景;陶建蜀;吕军;郭建华;娄国平;曹锋;周作华;李文斌
2005, 20(06): 511-514.
摘要
(
262
)
PDF
(138KB) (
5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血清中1,5-脱水葡萄糖醇(1,5-AG)的方法,辅助诊断糖尿病.方法经葡萄糖激酶(GK)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偶联系统使血清中葡萄糖彻底转化为不与呋喃糖氧化酶(PROD)反应的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以PROD氧化1,5-AG,生成1,5-脱水果糖和H2O2,后者用Trinders反应进行比色测定.结果该方法在550 μmol/L以内线性良好.高值(455.5 μmol/L)、中值(215.8 μmol/L)和低值(15.1 μmol/L)批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0.61%、0.84%和1.70%,批间CV分别为1.12%、2.00%和2.70%.平均回收率为101.6%.本法与微柱法相关性良好(r=0.999 8).用本法对100名健康者测定1,5-AG水平为(161.9±40.2) μmol/L,呈正态分布.参考值范围((-x)±1.96s)为83.1~240.7 μmol/L,无性别、年龄差异.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和稳定,可用于糖尿病的及时诊断与监控,适合于各类实验室常规应用.
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氨基酸部分影响因素的探讨
王跃国;王惠民;王忠慧;宋红伟
2005, 20(06): 515-517.
摘要
(
391
)
PDF
(104KB) (
6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氨基酸的有关影响因素.方法用毛细管电泳法对20种常见氨基酸的2,4-二硝基氟苯(DNFB)衍生物进行了分离研究,分析缓冲液浓度、pH值、有机溶剂及表面活性剂对分离的影响.结果缓冲液浓度、pH值及有机溶剂对氨基酸的DNFB衍生物分离有很大的影响,而表面活性剂基本对其无影响.在优化条件下,17种氨基酸除亮氨酸、异亮氨酸外均达到基线分离.结论以浓度为30 mmol/L、pH值 9.9的硼砂溶液含15%异丙醇为运行缓冲液,分离氨基酸DNFB衍生物效果最佳,分离时间30 min,出峰17个.
脑卒中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
徐克;朱思亮;池胜英
2005, 20(06): 518-520.
摘要
(
328
)
PDF
(104KB) (
5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变化.方法收集81例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其中脑出血30例,脑梗死51例,同时选择年龄、性别比较相似的42名正常健康体检者,空腹抽血测定hs-CRP.结果脑卒中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为(5.10±3.90) mg/L,与正常对照组[(1.08±0.56) mg/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hs-CRP分别为(3.64±2.80) mg/L、(6.12±3.20) mg/L,脑出血组显著高于脑梗死组,大梗死患者的hs-CRP比小梗死升高明显(P<0.05),分别为(5.61±2.40) mg/L、(3.48±2.70) mg/L.结论脑卒中患者测定血清hs-CRP浓度可以为临床评价脑血管病病情的变化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指标,临床在治疗时应充分考虑炎症反应这一危险因素.应该注意的是,hs-CRP浓度的变化是组织受损时的一项非特异性反应,必需在排除了引起CRP变化的其他原因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经验交流
精液质量分析仪在网织红细胞计数中的应用探讨
施保华;王银改;范泽旭
2005, 20(06): 520-523.
摘要
(
304
)
PDF
(67KB) (
5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脑梗死患者血浆S100B蛋白测定的临床价值
李守霞;赵素斌;杨建英
2005, 20(06): 521-523.
摘要
(
390
)
PDF
(106KB) (
6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血浆S100B蛋白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39例脑梗死患者于起病第1、3、7、15天血浆S100B蛋白水平进行了动态测定.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S100B蛋白在起病第1、3天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第3天患者S100B蛋白水平上升达峰值,峰值浓度与梗死灶大小及临床预后有显著相关性;第15天下降至与正常对照组相同水平. 结论 S100B蛋白是一种神经胶质标志蛋白,其水平测定对判断脑梗死患者病变的严重程度、评估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川崎病患儿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洪华;传良敏;袁红;王志斌
2005, 20(06): 524-525.
摘要
(
305
)
PDF
(76KB) (
7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在川崎病(KD)患儿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终点散射比浊法,利用德灵BN ProSpec特种蛋白分析仪检测SA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30例KD患儿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前(以下简称静丙前)和滴注后(以下简称静丙后)血清SAA和hs-CRP水平都比对照组有明显升高,静丙前比静丙后也明显升高;KD患儿血清SAA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62,P<0.01).结论血清SAA的检测有助于监测KD患儿病程,评估患者预后和疗效.
B型钠尿肽测定在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王成刚;陈燕勤;胡文健
2005, 20(06): 526-528.
摘要
(
342
)
PDF
(108KB) (
5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B型钠尿肽(BNP)测定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利用美国Biosite Diagnostics公司的B型钠尿肽测定仪器及其配套试剂测定300例CHF患者血浆中的BNP水平,观察各级CHF患者BNP水平的变化;并且跟踪观察其在治疗过程中BNP水平的变化.结果 CHF患者血浆BNP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且增高的幅度与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有关;在CHF患者治疗过程中,随着患者病情好转,BNP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患者病情恶化则BNP水平进一步升高,BNP水平升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结论血浆BNP水平可反映患者早期心功能受损的情况,对左心功能不全特别是CHF的初步筛选、早期诊断、不同程度CHF患者的评估、治疗及疗效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免疫学检验论著
肿瘤坏死因子α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关系
彭奕冰;王枕亚;孙宏斌;张玥;谈意隽;郭红梅;季育华
2005, 20(06): 529-532.
摘要
(
312
)
PDF
(155KB) (
5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TNFα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所致婴儿肝炎综合征(NHS)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NFα水平,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TNFα启动子基因多态性.结果在NHS患儿中,TNFα基因启动子区-308 G-A单碱基突变频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1),在NHS患儿母亲中的突变频率也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1),在NHS患儿与NHS患儿母亲中的突变频率差异无显著性.NHS患儿血清TNFα水平[(1 164.00±576.00)pg/ml]显著高于正常同龄婴幼儿[(5.22±2.24)pg/ml,P<0.001];NHS患儿母亲血清TNFα水平[(822.60±506.00)pg/ml]显著高于正常健康成年人[(14.90±8.20)pg/ml,P<0.001],各组内TNFα基因型间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TNFα的基因启动子区-308 单碱基多态性可能与NHS的易感性、发病及致病相关.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尿细胞角蛋白19及其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
叶辉铭;林永志;张忠英
2005, 20(06): 533-535.
摘要
(
348
)
PDF
(102KB) (
5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检测尿细胞角蛋白19(CK19)对膀胱癌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Roche Elecsys2010电化学发光仪检测尿CK19并评价其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8.47%;ECLIA检测尿CK19变异系数(CV)明显<放射免疫法(RIA);尿液标本于-30、0和4 ℃保存1个月后,测定值分别下降4.29%、10.33%和15.03%,室温保存24 h下降26.67%;99%可信区间界定厦门地区尿CK19参考值为≤3.8 ng/ml;尿CK19值3.9 ng/ml为诊断膀胱癌的最佳阀值,该阈值的诊断敏感度为92.8%,特异度为78.6%.结论 ECLIA检测尿CK19重复性好;以3.9 ng/ml作阀值对膀胱癌诊断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85例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分析
屠小卿;朱烨;徐玲玲;耿红莲;周琳;刘海英;顾鹏飞;范列英;仲人前
2005, 20(06): 536-538.
摘要
(
353
)
PDF
(111KB) (
5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免疫学实验诊断特点.方法观察85例PBC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分析有关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所有患者γ-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98.8%(84/85)的患者碱性磷酸酶(ALP)升高,87.1%(74/85)的患者总胆红素(TBil)和结合胆红素(CBil)升高,81.2%(69/85)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78.8%(67/85)的患者门冬氨酸转氨酶(AST)、52.9%(45/85)的患者球蛋白(GLB)、95.7%(22/23)的患者总胆汁酸(TBA)、84.0%(21/25)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自身抗体检测有59例抗核抗体(ANA)阳性(69%),其中32例为核膜型,20例为着丝点型;85例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MA)均为阳性,其中80例(94.1%)AMA M2阳性.结论 PBC无典型性临床症状,医生可以通过临床表现结合AMA,尤其是AMA M2的检测结果获得诊断信息.
降钙素原检测在鉴别细菌和病毒性肠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齐静姣;张平
2005, 20(06): 539-540.
摘要
(
471
)
PDF
(81KB) (
5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儿童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半定量的胶体金免疫渗滤法对52例感染性腹泻患儿和20名正常儿童进行PCT检测.结果细菌性痢疾患儿组的PCT阳性率为41.2%(14/34),轮状病毒性肠炎组为5.6%(1/18),细菌性痢疾组与轮状病毒性肠炎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PCT水平与细菌感染相平行,是一项鉴别细菌和病毒性肠道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指标.
新生儿败血症甲状腺功能检测研究
滕懿群;陆巧英;陆燕;章爱莲;张佩华
2005, 20(06): 541-542.
摘要
(
334
)
PDF
(77KB) (
6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时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56例新生儿败血症进行了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刺激激素(TSH)检测,其中21例恢复期进行了复查,并同时检测C反应蛋白(CRP).结果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清FT3水平下降,低于对照组;病情越重,程度越低;FT3和CRP呈负相关;恢复期升至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全身感染时新生儿存在甲状腺功能的变化,病情越重,变化越明显.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弱反应结果的确认方法及其评价
楼滨;周志东;范剑;藤敏;陈瑜
2005, 20(06): 543-546.
摘要
(
417
)
PDF
(142KB) (
5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弱反应结果确认方法.方法 34例HBsAg弱反应结果血清标本,用双份复检、中和试验和随访检测,对HBsAg结果进行确认.结果 34例HBsAg平均水平(S/N)为4.28(2.12~8.07);双份复检HBsAg全部阳性;中和试验阳性31例(91.2%),阴性3例(8.80%);2次随访HBsAg均阳性30例(88.2%),均阴性4例(11.8%);中和试验和随访结果均阳性28例(82.4%),均阴性1例(2.94%),另5例中和试验和随访结果不符.结论 HBsAg弱反应结果大部分可确认HBsAg阳性,几类确认方法对于明确诊断有一定价值.
微生物学检验经验交流
VITEK-Ams60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的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吴丽丽;蒋益钢
2005, 20(06): 546-546.
摘要
(
293
)
PDF
(42KB) (
5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论著
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的实验评价
黄红娟;陈瑛;徐华
2005, 20(06): 547-549.
摘要
(
316
)
PDF
(99KB) (
7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计数血小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FCM的红细胞与血小板比值法(RBC/PLT-R法)计数血小板并与参考方法(手工法)及电阻法进行比较.结果 3种方法计数血小板均有相关性(P<0.001),血小板计数在(1~805)×109/L范围时相关系数>0.97;血小板计数在(1~89)×109/L范围时相关系数>0.84.与参考方法比较,血小板计数>89×109/L时2种方法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95;血小板<89×109/L时,相关系数为>0.97、>0.84.但是对部分病例标本,FCM与电阻法存在较大的误差.结论 FCM法计数血小板优于电阻法,特别对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
微生物学检验论著
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朱壮春;袁强;曹蕾;郝东升
2005, 20(06): 550-552.
摘要
(
549
)
PDF
(107KB) (
4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变化趋势.方法对2000年~2004年分离出的1 405株铜绿假单胞菌选用16种抗生素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判断.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最敏感的抗生素为美罗培南(总耐药率为15.3%),抗菌作用最差的抗生素为头孢曲松(总耐药率为64.1%).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的变化趋势.结论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十分重要.
生物化学检验经验交流
脑梗死患者血清维生素B12与叶酸水平的变化
江明华;温怀凯;陈小剑
2005, 20(06): 552-555.
摘要
(
282
)
PDF
(74KB) (
5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生物学检验论著
检测常见酵母菌耐药性的纸片法和微量稀释法比较
汪雅萍;应春妹;潘杰;张灏旻;于嘉屏
2005, 20(06): 553-555.
摘要
(
363
)
PDF
(106KB) (
5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用纸片法和微量稀释法检测痰液标本分离酵母菌的耐药性并比较两者符合率,试找出一种适用于临床实验室的简便方法.方法采用丹麦ROSCO公司抗真菌药敏纸片法检测痰液标本分离的86株常见酵母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同时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 FUNGUS 2念珠菌药敏板条测定4种抗真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2种方法完全符合率分别为95.3%、95.3%和88.4%,未出现一种方法敏感而另一种方法耐药的严重错误现象;对86株痰液标本分离常见酵母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和氟胞嘧啶的敏感率高,分别为95.4%、98.8%、95.3%,伊曲康唑的耐药率最高(15.1%).结论纸片法和微量稀释法相比有很好的一致性,且抗真菌药敏纸片种类多,便于随时根据临床所需增加单个药敏结果,易于在各临床实验室开展.酵母菌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现象日益严重,应加强酵母菌的耐药性监测.
整合子相关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杜艳;陈端;单斌;黄东;邵天波
2005, 20(06): 556-558.
摘要
(
467
)
PDF
(194KB) (
5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1、2类整合酶基因及1类整合子标志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用纸片扩散法做耐药菌株的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检测intI1、intI2整合酶基因,1类整合子标志基因sul 1和qacEΔ1,扩增产物纯化后基因测序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3类或3类以上抗生素耐药,大多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耐药,且与1类整合子的存在密切相关.intI1整合酶基因阳性率为97.5%(78/80),而intI2整合酶基因的阳性率为6.25%(5/80);1类整合子的sul 1和qacEΔ1的阳性率分别为92.5%(74/80)和81.2%(65/8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与耐药基因传递的新机制--整合子系统密切相关.
半自动细菌分析专家系统在细菌药敏试验中的应用
贺靖冬;高强;李庆
2005, 20(06): 559-561.
摘要
(
316
)
PDF
(108KB) (
4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为了解半自动细菌分析(ATB)专家系统在临床应用情况,对近一年来的药敏报告进行分析.方法全部细菌用ATB-expression半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到种,药敏试验采用ATB配套的药敏卡,并接受ATB专家系统的建议及更正或补充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专家系统对来自临床的715株细菌的药敏结果进行监控,其中166株(23.2%)细菌药敏结果得到纠正.从213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中检测出43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其中30株经纸片确证法证实阳性.ATB专家系统还从75株葡萄球菌中检测出59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比原药敏结果增加了4株,但经纸片法证实仍漏检了4株苯唑西林低耐药株.结论通过ATB专家系统的监控,有效减少了药敏结果的错误,使其更趋于准确.但药敏结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经有经验的人员审核.
微生物学检验经验交流
MicroScan WA-96与纸片扩散法药敏结果比较
余俊;姚冬梅
2005, 20(06): 561-564.
摘要
(
363
)
PDF
(77KB) (
5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子生物学检验论著
中国宁夏回族人群15个人类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邓文国;何蕴韶;高建中;杨宝珍;马瑞霞;金仁晶;江梅华;王一鸣;曾瑞萍
2005, 20(06): 562-564.
摘要
(
369
)
PDF
(118KB) (
6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宁夏回族人群15个人类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STR) D3S1358、THO1、D21S11、D18S51、vWA、CSF1PO、D8S1179、TPOX、FGA、D5S818、D13S317、D7S820、D16S539、D19S433、D2S1338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通过STR复合扩增、基因扫描、基因分型调查了102名回族无关个体15个STR位点等位基因分布情况.结果 15个STR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共检出150个STR等位基因,其频率分布在0.004 9~0.553 9之间,杂合度(H)为0.625 5~0.865 4,个体识别力(DP)为0.834 7~0.960 6,非父排除率(EPP)为0.381 2~0.720 4,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72 2~0.845 6.结论此研究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回族STR遗传结构奠定了基础,在人类学、法医学等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肝脂酶启动子250 G/A多态性与血脂的关系
倪培华;应雅韵;张洁;金磊
2005, 20(06): 565-570.
摘要
(
321
)
PDF
(408KB) (
5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各项血脂水平与肝脂酶(HL)启动子250 G/A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112例三酰甘油(TG)正常者和103例高TG者的HL启动子250 G/A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HL启动子250 AA等位基因频率在高TG组为0.447 7明显高于正常TG组(0.263 4,P<0.05).在总研究组发现AA型的TG、载脂蛋白B(ApoB)浓度明显高于GG型和GA型,而载脂蛋白Al(ApoAl)则明显降低(P<0.05).按性别分层后发现AA型女性和男性的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明显高于非AA型同性(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l浓度分别低于非AA型的同性(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LDL-C、ApoB、AA型是危险因子,而HDL-C是保护因子.结论 HL启动子250 G/A多态性与高TG血症的发生相关,并可影响血浆脂类的代谢,可能是高TG所致疾病的危险因素.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临沂市健康人群血液生化指标的调查
季海生;邢薇;吴佳学;杨爱;诸葛宝忠
2005, 20(06): 571-575.
摘要
(
299
)
PDF
(139KB) (
6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了解临沂市健康人群的血液生化指标的水平,从而进一步制定临沂市健康人群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随机抽取临沂市辖区内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健康人群共7 389名,按性别、年龄等分组,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4 ml,应用美国Beckman Coulter LX-42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钾(K+)、钠(Na+)、氯(Cl-)、钙(Ca2+)、磷(P)、镁(Mg2+)、二氧化碳(CO2)、葡萄糖(Glu)、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胆碱酯酶(CHE)、淀粉酶(AMY)、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总胆汁酸(TBA)等29项.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成人生化各参数与文献报道大致相同,但部分指标差异有显著性,如TBA、TBil、ALT、GGT、TG、Glu、TP、Alb等明显增高;CK则偏低,CHE上限亦显著减低.结论部分生化指标存在性别、年龄、地域以及实验方法和试剂的差异,建立临沂市健康人群生化参考值,这将对临沂市人群的保健及疾病的预防、诊治等具有重要意义.
联合检测胆碱酯酶和白蛋白对肝硬化诊断价值的探讨
牛广华;孙旭;郑莹
2005, 20(06): 575-576.
摘要
(
357
)
PDF
(67KB) (
5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和白蛋白联合检测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38例肝硬化患者及60名正常健康人血清胆碱酯酶(CHE)和白蛋白(Alb)水平,结果用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硬化组CHE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肝硬化组Alb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CHE与Alb也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CHE活性测定是诊断肝硬化的一项灵敏指标,与常规项目Alb相比,血清CHE不受外源性输注Alb的影响,能更好的反映肝硬化患者的自身情况,比Alb更灵敏准确.联合检测CHE和Alb对诊断肝硬化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论著
BECKMEN COULTER HMX血液分析仪对异常细胞提示功能的评价
汪嘉;张蕾;刘栋;蔡捷;韩海虹;孙蓉
2005, 20(06): 577-579.
摘要
(
316
)
PDF
(85KB) (
4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通过对BECKMEN COULTER HMX血液分析仪所提供的异常细胞警号标志与血细胞各种类对应关系的研究,评价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方法采静脉全血,检测407例标本,同步进行手工白细胞分类.结果仪器对形态异常的血细胞提示功能诊断特异性为82.3%、诊断敏感性为97.4%、检出有效率为89.4%、阳性预测值83.1%、阴性预测值97.3%.结论仪器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可较好地应用于临床.在实际操作中对其警号标志应加以分析,并予以手工复片.
骨髓活检切片与涂片同步分析对诊断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意义的探讨
刘瑜;万楚成;夏云金;章正华;胡明均;张霞;杨华强;刘莉荣;周梅玲
2005, 20(06): 579-581.
摘要
(
362
)
PDF
(87KB) (
5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切片和骨髓涂片同步分析在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MDS/MPD)诊断方面的重要性.方法对28例MDS/MPD患者,采用骨髓抽吸-活检双标本一步法取材,同时分析骨髓活检塑料包埋切片及骨髓涂片.结果骨髓活检切片增生程度检出率为100%,骨髓涂片检出率为6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切片中粒、单核前体细胞百分率高于涂片;68%MDS/MPD患者伴有网状纤维增高,7%MDS/MPD有胶原纤维增高.结论同步联合分析比常规涂片形态学分析骨髓增生程度检出率、准确率均明显增高.
微生物学检验论著
优菌多颗粒对人体肠道益生菌影响的初步研究
蒋燕群;张和春;王坚镪;汤瑾
2005, 20(06): 581-583.
摘要
(
307
)
PDF
(142KB) (
5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服用微生态制剂对人体肠道益生菌的影响.方法通过优菌多颗粒人群试食,对服用前后胃肠道症状、代谢、排便情况和食欲表现及菌群变化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肠道菌群DNA指纹图谱分析,评价优菌多颗粒对人体肠道菌群的调节功能.结果试食人群食欲表现和胃肠道症状在服用优菌多颗粒4~8 d后得到显著改善,12 d后极显著改善;在服用优菌多颗粒20 d后,人体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与服用前相比有极显著提高,而肠道致病菌产气荚膜梭菌却极显著下降;在服用20 d优菌多颗粒后,人体肠道菌群比服用前更具多样性.结论优菌多颗粒具有调节人体肠道菌群的作用,使人体肠道细菌种群更具多样性.
分子生物学检验论著
细胞角蛋白19、20 mRNA定量在检测结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中的应用
陈岳明;裘春宁;张卫英;吴盛海;金谦
2005, 20(06): 583-585.
摘要
(
327
)
PDF
(151KB) (
4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19、20(CK19、20) mRNA表达在诊断结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和收集36例结肠癌患者、34例结肠良性疾病患者及32名健康献血员外周血,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测定CK19、20 mRNA含量.结果 CK19、20 mRNA在结肠良性疾病组外周血均未见表达.在健康献血员组只有1例CK19表达阳性,CK20均为阴性.在结肠癌组,CK19检测阳性率为58.3%(21/36);CK20阳性率为36.1%(13/36);CK19、20联合检测阳性率为77.8%(28/36).结肠癌组与结肠良性疾病组或献血员组之间比较,CK19、CK20在外周血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CK20 mRNA阳性表达和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关系密切(P<0.05),而与肿瘤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CK19、20 mRNA可作为检测结肠癌外周血微转移的标志物,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率.
纤维蛋白原激活剂抑制剂1 基因、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肺源性心脏病的关系
田玉峰;李慧;于维林;曲彦;冯艺
2005, 20(06): 586-588.
摘要
(
304
)
PDF
(104KB) (
5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基因和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GTR1)A1166C多态性与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肺心病患者60例,正常对照组40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酶切技术,检测2组人群PAI-1基因的4G/5G型多态性和AGTR1基因的多态基因型.结果 (1) 肺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检测到PAI-1基因的4G/4G、5G/5G及4G/5G 3种基因型,肺心病组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 0.15、0.28和0.57,正常对照组为0.13、0.15和0.7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2.91,P>0.05);4G、5G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4G型与非4G型构成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2) 肺心病患者中,女性和男性组PAI-1基因型构成差异无显著性(P>0.05),4G/5G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4G/4G型与非4G/4G型基因型构成差异无显著性(P>0.05);(3) 肺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AGTR1 A1166C基因型构成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AI-1基因4G/5G多态性和AGTR1基因A1166C多态性与肺心病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实验室管理
血铅检测质量控制7年回顾分析
余晓刚;颜崇淮;沈晓明;吴胜虎
2005, 20(06): 589-590.
摘要
(
290
)
PDF
(63KB) (
6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建立一种血铅检测质量控制体系,来监控血铅检测结果.方法控制样品和患者样品随机分析,以控制样品检验结果(控制值)了解分析过程的质量情况,同时参加每月1次的室间质量控制评估,使用统计方法对控制值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每天室内控制值结果均符合要求,每月室间控制值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均数作相关分析,呈正相关(r=0.995,P<0.01).配对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本实验室经过长期实践在血铅检测方法学方面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检测系统,血铅数据可靠、稳定,为临床铅中毒的诊断和防治提供有力支持.
关于应对医疗纠纷中举证倒置的几点建议
佘鸥;邓军卫
2005, 20(06): 590-592.
摘要
(
443
)
PDF
(75KB) (
4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时期医学检验实习生综合管理办法及保证措施
吴茅;刘建栋;周永列
2005, 20(06): 593-594.
摘要
(
275
)
PDF
(48KB) (
4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与讲座
Cabot环研究现状
温晓艳;邓印红;郑文芝
2005, 20(06): 595-597.
摘要
(
261
)
PDF
(105KB) (
3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化学检验经验交流
氟化钠对三种干化学法测定血糖的影响
池胜英;袁谦;徐克
2005, 20(06): 597-598.
摘要
(
380
)
PDF
(73KB) (
7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学检验经验交流
用Annexin V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体会
李欣;路菊
2005, 20(06): 598-599.
摘要
(
308
)
PDF
(65KB) (
8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经验交流
浓缩血涂片法提高门急诊非白血性白血病筛查水平
周道银;王学;凌励
2005, 20(06): 599-600.
摘要
(
274
)
PDF
(57KB) (
6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学检验经验交流
血管内皮损伤标记物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关系
李力;殷宗健
2005, 20(06): 601-601.
摘要
(
294
)
PDF
(44KB) (
4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经验交流
合并骨髓纤维化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活检分析
朱蕾;卢兴国;朱正国
2005, 20(06): 602-603.
摘要
(
303
)
PDF
(71KB) (
6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