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订阅
印刷版期刊订阅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文章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相关下载
在线办公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二维码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上海市交大医学院检验系
上海市医学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更多...
广告合作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21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06-02-01
上一期
下一期
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
应提倡自身免疫性疾病实验室诊断研究的原创性和实用性
仲人前
2006, 21(02): 89-90.
摘要
(
283
)
PDF
(54KB) (
5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身免疫性肝炎相关的自身抗体
彭静
2006, 21(02): 91-94.
摘要
(
291
)
PDF
(125KB) (
4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化学检验经验交流
酚红比色手工法测定血清碳酸氢根的研究
刘瑞锁;张本文;王克强;郝学梅;晁储璋
2006, 21(02): 94-99.
摘要
(
380
)
PDF
(78KB) (
8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
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T细胞异常调节与免疫功能紊乱的研究
王兰兰;蔡蓓;冯伟华;陈捷
2006, 21(02): 95-99.
摘要
(
300
)
PDF
(183KB) (
5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面共刺激信号分子表达,探讨人类SLE和RA中T细胞免疫紊乱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SLE、R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面CD28、CD152、诱导性共刺激因子(ICOS)、CD154、CD30和CD95分子表达.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LE和RA患者组分别为CD3+CD8+T细胞和CD3+CD4+T细胞增加(P<0.05);SLE患者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上CD28和CD152分子表达率均增加,ICOS分子表达减少(P均<0.05),CD154和CD30分子表达率均下降;RA患者2类T细胞亚群上CD28分子表达均降低,CD152分子表达率均增加(P均<0.05),ICOS分子表达率无明显变化,CD154和CD30分子表达率分别增加或减少;SLE和RA患者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上CD95分子表达率均明显增加.结论 SLE和RA有不同的外周T细胞亚群平衡失控;T细胞的异常活化受复杂的细胞共刺激信号网络分子调控.
抗β2糖蛋白1抗体在狼疮性肾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吴丽娟;王兰兰;唐江涛;李立新
2006, 21(02): 100-102.
摘要
(
330
)
PDF
(112KB) (
4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血清中抗β2糖蛋白1(抗β2GP1)抗体在狼疮性肾炎(LN)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45例LN患者和45例RA患者血清中抗β2GP1抗体及抗心磷脂(CL)抗体水平.结果抗β2GP1抗体在LN中的阳性率为42.2%,显著高于在RA中的阳性率(6.7%),但在LN和RA中抗β2GP1抗体和抗CL抗体的表达均没有相关性;抗β2GP1抗体与LN病情活动性无相关.结论血清抗β2GP1抗体在LN和RA患者中均有表达,但与LN的相关性更强,联合检测抗β2GP1抗体和抗CL抗体能显著提高抗磷脂抗体在LN和RA中的阳性率,并提高抗CL抗体检测的准确性.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与抗角蛋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余伟;朱梅英;沈洪远;张雯
2006, 21(02): 103-105.
摘要
(
527
)
PDF
(108KB) (
6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比较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与抗角蛋白抗体(AK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18例(RA 61例,非RA 57例)患者血清同时进行抗CCP抗体、RF和AKA检测,检测方法分别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BECKMAN全自动蛋白分析仪、间接免疫荧光法.结果 RA组中3种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RA组(P<0.01);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67.2%)明显高于AKA(41.6%,P<0.01),且两者显著相关(P=0.004),与RF(77.0%)差异无显著性;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特异性(94.7%)明显高于RF(73.7%,P<0.01)与AKA(91.2%),差异无显著性;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的敏感性达90.2%.结论抗CCP抗体有适度的敏感性和很高的特异性,对诊断RA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和RF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5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抗线粒体抗体和抗核抗体的特征分析
冯霞;闫惠平;刘妍;刘燕敏;檀玉芬;唐乐;马冬梅
2006, 21(02): 106-109.
摘要
(
408
)
PDF
(136KB) (
6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出现的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抗核抗体(ANA)及其特征.方法对58例确诊的PBC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AMA、ANA,进一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条带法分别检测AMA和ANA的亚型抗体.结果 58例PBC患者AMA抗体均为阳性,89.2%的患者AMA的滴度≥1∶ 320;AMA亚型M2、M4和M9的检出率分别为100%、75.9%和24.1%.M2≥200 RU/L的患者丙氨酚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氨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明显高于M2<200 RU/L的患者.M4阳性组ALT、AST明显高于M4阴性组.25.9%的患者出现了ANA,ANA的主要荧光模式为着丝点型11例、核膜型9例、核点型5例,集中出现在AMA高滴度以及M2≥200 RU/L的患者.结论 PBC患者一般均有高水平的AMA和M2,且滴度和病情相关.M4、M9在PBC有一定的检出率.多数PBC患者还伴有高滴度的ANA并有主要的荧光模式.
免疫学检验经验交流
生化分析仪上两种透射比浊试剂干扰因素的比较
王立军;付海平
2006, 21(02): 109-112.
摘要
(
307
)
PDF
(68KB) (
4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论著
脑血管病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水平的变化
潘智勇;刘启真;卢兴国
2006, 21(02): 110-112.
摘要
(
300
)
PDF
(108KB) (
4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血浆血栓调节蛋白(PTM)水平在脑血管病中的变化.方法使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79例脑血管病急性期(脑梗死81例、脑出血5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7例)与48例恢复期(脑梗死26例、脑出血22例)的PTM水平,并以60名健康人为对照.结果对照组PTM水平与性别及年龄分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脑梗死与脑出血急性期PTM水平明显高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健康对照组(P<0.01)及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恢复期(P<0.01,P<0.0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则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TM是一种稳定反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对脑血管病的诊断、病情监测及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微生物学检验论著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基因克隆及表达
陈悦;倪培华;吴洁敏
2006, 21(02): 113-116.
摘要
(
301
)
PDF
(260KB) (
6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基因(SEA)进行克隆、鉴定与表达,为制备单抗、诊断试剂及进一步深入研究SEA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SEA基因,将扩增的产物连接于测序载体pMD18-T上,经测序反应确定无误,酶切后将SEA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42b(+)构建表达SEA的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先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内并提取质粒,经双酶切鉴定后,再转化入表达宿主大肠杆菌BL21菌株内,对转化菌株进行诱导后,破菌,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果构建了表达载体pET42b(+)-SEA,并获得高效表达,表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27 000,重组蛋白(rSEA)在37 ℃、25℃经异丙基硫化-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时均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结论 SEA基因成功克隆到表达质粒内并表达,为制备单抗、诊断试剂及其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生物化学检验经验交流
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在诊断小儿疾病中的应用
战玉喜;李建新;潘筱
2006, 21(02): 116-119.
摘要
(
408
)
PDF
(72KB) (
4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生物学检验论著
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张宗新
2006, 21(02): 117-119.
摘要
(
502
)
PDF
(99KB) (
7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细菌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半定量的胶体金免疫结合法,测定35例细菌感染性疾病住院患者及15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住院患者的PCT,并同期测定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结果 35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PCT阳性28例,阳性率80.0%;CRP测定阳性30例,阳性率85.7%,NAP测定阳性26例,阳性率74.3%;同期15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PCT均为阴性,而CRP阳性率66.7%(10/15),NAP阳性率26.7%(4/15).结论 PCT检测应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可作为早期快速鉴别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新指标.
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检测肠球菌方法评估
应春妹;卫颖珏;汪雅萍;张灏
2006, 21(02): 120-122.
摘要
(
512
)
PDF
(108KB) (
5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用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简称Phoenix-100系统)检测肠球菌并评估此检测系统.方法收集50株临床分离肠球菌,用Phoenix-100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通过与API鉴定系统、药敏纸片法和E-test法[筛选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比较,对Phoenix-100系统进行评估.结果与API鉴定系统相比,Phoenix-100系统鉴定肠球菌的一致率为90.0%.与药敏纸片法相比,Phoenix-100系统检测肠球菌对庆大霉素(筛选耐高浓度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肠球菌)、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红霉素、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和肽可霉素药敏结果的完全符合率分别为94.0%、94.0%、88.0%、94.0%、70.8%、64.0%和92.0%.与E-test法相比,Phoenix-100系统筛选VRE的完全符合率为84.0%;未出现极大错误,大错误率为12.0%,小错误率为4.0%.结论用Phoenix-100系统检测肠球菌是一种简便、快速和比较准确可靠的方法.
126株肺炎链球菌临床菌株的耐药率分析
孙端阳;施金玲;蔡璇
2006, 21(02): 123-124.
摘要
(
341
)
PDF
(66KB) (
6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调查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肺炎链球菌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GPI卡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结果 126株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PRSP)占16.7%,青霉素中度敏感的肺炎链球菌(PISP)占23.0%,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复方磺胺甲NFDA9唑、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9.0%、67.5%和65.9%.结论我院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其不敏感性以PISP为主.
分子生物学检验论著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用于人血小板抗原-2、-4、-5系统基因分型的研究
卞茂红;黄建尧;杨鹏;刘淑均;许伟;沈际佳
2006, 21(02): 125-128.
摘要
(
319
)
PDF
(168KB) (
5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建立用于检测人血小板抗原(HPA)-2、-4、-5系统基因型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同时扩增HPA-2、-4、-5系统特异性目的基因片段.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确定HPA-2、-4、-5系统基因型;再用多重PCR对75名健康的单采血小板者进行HPA-2、-4、-5系统基因分型,分型结果与PCR-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HPA-2、-4、-5系统分型的结果为:70名为2a/2a型,5名为2a/2b型;73名为4a/4a型,2名为4a/4b型;66名为5a/5a型,9名为5a/5b型.未发现2b/2b、4b/4b及5b/5b纯合子个体.多重PCR结果与PCR-SSP方法获得的结果一致.结论多重PCR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可以用于血小板血型抗原基因分型.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经验交流
献血车工作人员手指卫生监测分析
李文新
2006, 21(02): 128-131.
摘要
(
275
)
PDF
(60KB) (
4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结直肠腺癌患者血清线粒体肌酸激酶检测的意义
顾鹏飞;张建;仲人前;王爱华
2006, 21(02): 129-131.
摘要
(
406
)
PDF
(123KB) (
4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通过对结直肠腺癌患者血清线粒体肌酸激酶(MtCK)的检测,探讨其在结直肠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结直肠腺癌患者107例和同期非肿瘤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用电泳法检测血清MtCK,同时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检测癌胚抗原(CE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糖抗原(CA)242.结果结直肠腺癌患者组中MtCK、CEA、CA242的阳性率分别为59.8%、55.1%和63.5%,非肿瘤对照组为3.7%、5.7%和3.7%.MtCK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9.8%和96.2%,与CEA、CA242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4.8%和100.0%.结论血清MtCK检测有助于结直肠腺癌的诊断,与CEA和CA242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对结直肠腺癌诊断的特异性.
酶法测定糖化白蛋白及其临床意义
沈霞;王连升;黎明
2006, 21(02): 132-135.
摘要
(
463
)
PDF
(133KB) (
9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评价酶法检测糖化白蛋白(GA)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6名健康者血清GA水平,建立参考范围;检测所有试验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Urea)、肌酐(Cr)、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统计GA与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用GA高值血清和低值血清评估Lucica GA-L试剂盒的精密度及其线性.结果健康人群GA值为(14.35±2.00)%;GA与血清ALT、AST、Urea、Cr、TC、TG、HDL-C和LDL-C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010、0.012、0.003、0.061、-0.039、0.026、-0.038和-0.051,与FPG、2hPG、HbA1c的r分别为0.818、0.803和0.854,HbA1c与FPG、2hPG的r为0.845和0.820.健康者、临界者和糖尿病(DM)患者间GA差异有显著性(P<0.001).该法批内变异系数(CV)<2%,批间CV<5%,线性测定r=0.999 6;结论酶法检测GA有良好的精密度和稀释直线性,且不受血清ALT、AST、Urea及血脂水平的影响,与HbA1c一样能很好的反映FPG和2hPG水平,适用于监测高危人群和DM患者近期整体血糖水平.
糖化血清蛋白检测对糖尿病监测的意义
徐晓萍;陈惠雯;于嘉屏
2006, 21(02): 136-139.
摘要
(
422
)
PDF
(139KB) (
6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应用GlyPro酶法自动分析测定糖化血清蛋白(GSP),探讨GSP对糖尿病(DM)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0名正常健康者,88例胰岛素抵抗者,176例2型DM患者及1 275名社区人群进行GSP、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收缩压、舒张压等项目检测.结果 GlyPro酶法GSP检测正常参考范围(204.32±35.41) μmol/L, 24 h内平均变异为10.49%.GSP与FPG、2hPG、TG、收缩压、舒张压、TC显著相关(P<0.05);FPG异常、糖耐量受损与DM组及代谢综合征组GS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糖控制不佳的DM患者治疗后GSP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 GSP可作为DM、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综合征的病情监测及疗效判断的又一项指标.
生物化学检验经验交流
B型钠尿肽检测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
袁远;沈定树
2006, 21(02): 139-142.
摘要
(
323
)
PDF
(75KB) (
3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糖尿病的两种空腹血糖诊断标准对比分析
姬宪民;张穗华
2006, 21(02): 140-142.
摘要
(
315
)
PDF
(100KB) (
6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新诊断标准中以空腹血糖(FPG)≥7.0 mmol/L(≥1.26 g/L)取代FPG≥7.8 mmol/L(≥1.40 g/L)这一变动是否符合本地区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内分泌门诊438例检查血糖的患者用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后,利用2种不同的诊断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检出DM患者159例,其中男83例,女76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FPG≥7.8 mmol/L和FPG≥7.0 mmol/L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分析,FPG≥7.8 mmol/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6%和99%;而FPG≥7.0 mmol/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和97%.结论 FPG≥7.0 mmol/L因其特异性达97%,而敏感性又高于FPG≥7.8 mmol/L,适合于本地区临床应用.
内源性抑郁症患者存在脂质代谢异常
郭新胜;许明智;师天元;刘亮
2006, 21(02): 143-145.
摘要
(
359
)
PDF
(106KB) (
6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不同亚型之间血脂水平的差异.方法采用酶法及免疫比浊法检测66 例抑郁症和36 名健康对照者的血脂[总胆固醇(TC) 、三酰甘油(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载脂蛋白(Apo)A1 和ApoB]水平,并比较34例内源性抑郁症患者、32例非内源性抑郁症患者、25例有自杀行为者、41例无自杀行为者与健康对照者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内源性抑郁症组血清TC[ (3.99±0.76) mmol/ L ] 、HDL-C[ (0.96±0.24) mmol/ L ]、ApoA1[ (1.33±0.11) g/L] 、ApoB[ (0.68±0.11) g/ L ] 均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0.001);非内源性抑郁症组除HDL-C[ (1.06±0.23) mmol/ L ]低于对照组外(P<0.01),其他差异均无显著性;自杀行为组血清TC[ (3.76±0.75) mmol/ L ] 、HDL-C[(1.01±0.26)mmol/ L ]、LDL-C[ (2.32±0.84) mmol/ L ] 、ApoA1[ (1.34±0.12) g/L] 、ApoB[ (0.64±0.14) g/ L ]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1);非自杀行为组除HDL-C[ (1.01±0.23) mmol/ L ]低于对照组外(P<0.01),其他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内源性抑郁症患者存在脂质代谢异常,而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存在更为严重的脂质代谢异常,其中低HDL-C水平可能是抑郁症共同的生物学标记.
复发性口疮患者雷公藤多甙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水平的变化
步革;马文斌;齐乐
2006, 21(02): 146-147.
摘要
(
286
)
PDF
(82KB) (
4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复发性口疮(RAU)患者用雷公藤多甙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的变化,为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硝酸还原酶法对132例经临床确诊的RAU患者治疗前后和6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NO、NOS水平分别进行检测.结果在治疗前RAU患者血清NO、NO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经雷公藤多甙治疗症状缓解或消失后,血清NO、NOS下降至正常人水平,RAU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NO、NOS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NO、NOS的动态检测对其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免疫学检验论著
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免疫细胞化学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朱晴晖;陆青;刘德琮
2006, 21(02): 148-151.
摘要
(
365
)
PDF
(139KB) (
4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建立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免疫细胞化学法(BSA-ICC)并作临床初步应用.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富集CD4细胞,加入莫能霉素,用不同浓度的佛波醇酯(PMA)和钙离子载体(A23817)诱导CD4细胞不同时间,比较其胞内表达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的细胞百分率,确定最适诱生条件;用不同稀释度的IL-2McAb、IL-4McAb、不同浓度的生物素化羊抗鼠IgG(bio-SAM IgG)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HRP-SA)作棋盘配比试验,确认McAb、bio-SAM IgG和HRP-SA的最适浓度,根据上述结果建立了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BSA-ICC法.用所建方法检测20名健康献血员、16例妇科良性疾病和1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CD4细胞中表达IL-2/IL-4细胞的百分率.结果诱导CD4细胞胞内表达IL-2和IL-4的细胞最高百分率的PMA和A23817浓度分别为100 μg/L和2.0 μmol/L,诱导高峰时间分别为5和7 h,BSA-ICC法中所用IL-2McAb、IL-4McAb最适稀释度分别为1∶ 20和1∶ 40,bio-SAM IgG和HRP-SA浓度分别为10~15 μg/ml和15 μg/ml.20名健康献血员、16例妇科良性疾病和1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CD4细胞中分泌IL-2的细胞百分率分别为(45.90±4.39)%、(37.28±2.67)%和(25.19±3.49)%,分泌IL-4的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0.5±1.50)%、(9.94±1.06)%和(16.13±2.50)%,IL-2+CD4+/IL-4+CD4+比值分别为3.65±0.94、3.55±0.76和1.27±0.26.结论所建方法可用于T辅助(Th)细胞亚型的测定,从而判断Th细胞的极化状态.妇科恶性肿瘤患者Th细胞功能失衡极化,呈Th2反应,可能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
王小青;唐少华;裘晓乐
2006, 21(02): 152-154.
摘要
(
396
)
PDF
(160KB) (
5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建立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直接原位检测间期细胞中BCR/ABL融合基因,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方法应用FISH技术检测15例CML患者骨髓培养细胞BCR/ABL融合基因,其中5例CML患者同时取骨髓直接涂片检测,5例CML患者同时取外周血浓缩单个核细胞直接涂片检测.以5例非CML患者骨髓培养细胞为阴性对照.结果 15例患者骨髓标本成功培养10例,染色体分析检测到Ph1染色体8例.15例患者骨髓培养细胞FISH检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14例.5例CML患者同时做骨髓直接涂片FISH检测,结果阳性4例.5例CML患者同时做血标本浓缩单个核细胞FISH检测阳性2例.5例非CML患者FISH结果均阴性.结论 FISH技术能直接原位检测间期细胞中BCR/ABL融合基因,且快速、可靠、成功率高,是诊断和监测CML的一项有效新技术.
EB病毒感染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BYRF1基因和BcLF1基因的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分期的关系
于维林;李慧;孙迎娟;罗兵
2006, 21(02): 155-158.
摘要
(
396
)
PDF
(184KB) (
4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感染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EBV基因BYRF1和BcLF1表达与SLE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44例SLE患者和43名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EB病毒(EBV)特异性DNA片段,反向(RT)-PCR检测EBV特异性DNA片段阳性患者病毒潜伏期基因BYRF1和增殖期基因BcLF1的表达.结果 SLE患者组EBV特异性DNA片段BamHΙ-W阳性率为72.73%(32/4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98%(3/43)(χ2=39.177 9,P=0).32例EBV BamHΙ-W片段阳性标本中有20例BYRF1mRNA阳性,其中活动期患者9例,稳定期患者11例,活动期和稳定期患者阳性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290 7).EBV增殖期基因BcLF1 mRNA 16例阳性,其中活动期患者14例,稳定期患者2例,活动期和稳定期患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0 2).结论 BYRF1 mRNA和BcLF1 mRNA的表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SLE的发病和病程进展.
分子生物学检验经验交流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DNA标本处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李欣华;张晓梅;黄萃;裴立红;孙冶
2006, 21(02): 158-163.
摘要
(
284
)
PDF
(82KB) (
6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室管理
改良即刻法用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室内质量控制的探索
陈慧英;张锦锋;陆银华;蒋玲丽;邵维杰;简敏华;肖艳群
2006, 21(02): 159-163.
摘要
(
376
)
PDF
(145KB) (
5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建立一种适用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室内质量控制(IQC)的方法.方法采用即刻法和用控制变异系数(CV)的方法(改良即刻法)同时统计初始阶段的质控数据,制作质控图.结果检验方法学的CV在15%左右,前3个质控数据的CV<5%时,采用即刻法统计随后的结果会出现假失控,前3个质控数据的CV>10%时,随后的结果会出现假在控.采用改良即刻法统计,只要设定好一个实验室或一个地区的允许CV值就没有假失控和假在控的结果.结论改良即刻法适用于CV较大、检测频次较低的免疫学检验项目IQC初始阶段的统计,操作简便易行.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论著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Sysmex XE-2100与Abbott CD-3700的比较分析
范华杰;凌励;周道银
2006, 21(02): 164-166.
摘要
(
307
)
PDF
(91KB) (
8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比较分析Sysmex XE-2100和Abbott CD-3700 2类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各项检测参数结果的精确度和相关性.方法选取EDTA-K2抗凝静脉全血,对2台仪器进行精密度和相关性的检测.结果精密度测定,Sysmex XE-2100血细胞计数各参数变异系数(CV)值位于0.24%~3.56%之间,白细胞分类各参数CV值位于0.66%~37.04%之间;Abbott CD-3700血细胞计数各参数CV值位于0.30%~4.37%之间,白细胞分类各参数CV值位于0.92%~27.91%之间.2台仪器间血细胞计数各参数相关系数的平方(r2)位于0.931 2~0.998 7之间.结论 2台仪器各参数精密度符合设计范围,两者之间相关性较好.
血细胞分析二级标准检测系统的比对
陈保德;王文娟;王佩佩;钟步云
2006, 21(02): 166-168.
摘要
(
295
)
PDF
(76KB) (
5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建立本地区血细胞分析溯源体系的二级参考实验室.方法采用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相同批号的质控物开展室内质量控制,每月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二级标准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对测定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并及时指导.结果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得到有效控制,变异系数(CV)逐步控制在<3.5%,偏差逐步控制在<±3%.结论二级标准检测系统的比对加强了血液分析仪的标准化,保证了溯源体系二级参考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MCV、RDW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庞保军;李艳华;张力;金红
2006, 21(02): 169-170.
摘要
(
431
)
PDF
(207KB) (
11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缺铁性贫血(IDA)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BAYER ADVIA 120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38例MDS患者和60例IDA的MCV、RDW值.结果 MDS和IDA患者的MCV分别为(103.3±10.9)fl和(74.0±9.7)fl,差异有显著性(P<0.001).而MDS和IDA患者的RDW分别为19.5±4.5和18.4±2.8均高于正常值,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DS患者MCV、RDW均增高,IDA患者全部为MCV减低、RDW增高.结论 MCV、RDW的变化在MDS和IDA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54例高血压患者动态脂餐饮食耐量试验结果分析
倪爱国;高珽烨;蒋美琴
2006, 21(02): 170-172.
摘要
(
391
)
PDF
(86KB) (
3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设计动态脂餐饮食耐量试验,观察高血压患者有关血脂、血糖、胰岛素(INS)、INS敏感指数(ISI)等变化规律.方法测定67名健康人、54例高血压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po)A1、Apo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INS及ISI.生化指标测定均采用常规方法,血清INS测定采用微粒子捕捉酶免疫分析(MEIA)方法.结果 67名健康人脂餐饮食后6 h生化指标和服糖后2 h血糖、INS检测结果与空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54例高血压患者空腹TG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空腹HDL-C降低,空腹血糖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血压组脂餐饮食后6 h TG升高,服糖后2 h血糖明显增高,ISI明显降低,与空腹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他指标与空腹时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高血压组处于高血脂状态时间明显比正常对照组延长,并且伴有高INS血症、INS抵抗及ISI降低现象.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不同阳性类型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分析
赵荣平;茅骏翔;邬叶红;徐晓萍
2006, 21(02): 173-175.
摘要
(
327
)
PDF
(100KB) (
7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IgM(HBc-IgM)和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不同阳性类型乙型肝炎核酸(HBV DNA)阳性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酶速率法检测961例HBV DNA阳性者血清病毒标志物和ALT,依据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情况分为4组:A组177例,为HBc-IgM、HBsAg、HBeAg、HBcAb阳性;B组166例,为HBc-IgM、HBsAg、HBeAb、HBcAb阳性;C组31例,HBc-IgM、HBcAb阳性,HBsAb和HBeAb阴性或阳性;D组582例,为HBc-IgM阴性,HBsAg、HBcAb阳性,HBeAg和HBeAb阴性或阳性.结果各组ALT>60 U/L例数及其异常增高百分率分别为A组109例(61.6%);B组82例(49.4%);C组6例(19.4%);D组130例(22.3%).A组、B组与C组、D组间ALT异常增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C组与D组间ALT异常增高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HBV DNA阳性者中HBc-IgM阳性且HBsAg阳性较HBc-IgM阴性或HBsAg阴性者ALT增高明显.
微生物学检验经验交流
离心集菌甩片法提高脑脊液抗酸杆菌的检出率
张茉莉;韦小民;薛承岩
2006, 21(02): 175-177.
摘要
(
297
)
PDF
(66KB) (
4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室管理
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崔天盆;胡丽华;吴健民
2006, 21(02): 176-177.
摘要
(
278
)
PDF
(52KB) (
5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与讲座
临床化学(血清葡萄糖)测定中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的探讨
居漪;金大鸣;周华文;王美娟;张瑞镐;胡晓波
2006, 21(02): 178-180.
摘要
(
274
)
PDF
(86KB) (
6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经验交流
小儿胸水常规细胞学检查诊断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一例
周道银;陆志成;俞靖龙;高莉;范华杰
2006, 21(02): 181-182.
摘要
(
290
)
PDF
(94KB) (
5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负压采血管内残余负压对ADVIA 120血液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
付书南;钟翟
2006, 21(02): 182-183.
摘要
(
226
)
PDF
(67KB) (
4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五种过氧化物酶染色方法的探讨
史敏;刘永春;李彦会;王彩云
2006, 21(02): 184-185.
摘要
(
289
)
PDF
(69KB) (
7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侵犯骨髓涂片细胞形态特征
陶英;浦权;刘薏芝;赵丽群;杨莲萍;李晓
2006, 21(02): 185-186.
摘要
(
277
)
PDF
(122KB) (
4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化学检验经验交流
载脂蛋白E的检测对诊断脂蛋白肾病的临床意义
孙丽莎;王杨;李昕;韩鸿玲;翟德佩
2006, 21(02): 187-188.
摘要
(
266
)
PDF
(72KB) (
3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ROC曲线确定胸腹水铁蛋白及其与血清铁蛋白比值鉴别胸腹水性质的诊断界限
杨浏;杨文静;刘俊峰;余久如
2006, 21(02): 188-190.
摘要
(
282
)
PDF
(93KB) (
5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学检验经验交流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检测尿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中的钩状效应及对策
袁开影
2006, 21(02): 190-190.
摘要
(
469
)
PDF
(37KB) (
5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