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奇军, 陈佩, 曾琴飞, 陈萍萍, 应露漫, 曹建明, 岑东. 缺血修饰白蛋白与急性早期心肌梗死患者的相关性研究[J]. 检验医学, 2014, 29(8): 817-821. |
[2] |
邱锡荣;彭冬迪;唐荣;许志坚. 三种心肌标志物检测对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临床诊断的价值[J]. 检验医学, 2011, 26(12): 814-817. |
[3] |
王晓蓉. 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肌红蛋白等在电烧伤患者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08, 23(05): 481-483. |
[4] |
刘成桂;谢国明;涂植光;马艳;邓成莲.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心肌损伤的应用价值[J]. 检验医学, 2008, 23(04): 360-363. |
[5] |
郑佐娅;曹丹如;陈悦;卢仁泉;刘德琮;朱晴晖;陶义训. 检测肌红蛋白的半定量金免疫层析法的研究[J]. 检验医学, 2007, 22(06): 645-647. |
[6] |
马宏伟;赵卫国;潘柏申. 血清肌红蛋白光激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的建立[J]. 检验医学, 2006, 21(01): 55-57. |
[7] |
郑佐娅;王迪楼;杭勤. 磁珠分离酶联免疫测定法在检测人血清肌红蛋白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05, 20(01): 17-19. |
[8] |
李燕婷;周欣;周妍;王霞明;储峰;季青;沈荣明;沈微娟;王耀忠;朱奕奕. 重组汉坦病毒核蛋白抗原用于免疫滴金技术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抗体的研究[J]. 检验医学, 2004, 19(03): 177-180. |
[9] |
李艳;张平安;张健;夏虹.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质量测定[J]. 检验医学, 2000, 15(04): 238-239. |
[10] |
胡翠华. 亲和层析微柱在抗肌红蛋白抗体纯化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00, 15(02): 114-116. |
[11] |
陆洋; 何国平; 王学锋; 王鸿利; 戚文航; 许叔祥. AMI溶栓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的动态变化[J]. 检验医学, 1999, 14(4): 240-241. |
[12] |
邵新华; 张卫民; 张莉; 吴霄迪.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清中IL-6的检测[J]. 检验医学, 1999, 14(1): 16-16. |
[13] |
陶美华; 沈铮; 沈霞. 血清CK、CK-MB、TNT对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早期价值观察[J]. 检验医学, 1998, 13(3): 163-163. |
[14] |
王长中; 李秀云; 张建军; 陈磊. 不稳定性心绞痛肌钙蛋白T测定的意义[J]. 检验医学, 1998, 13(3): 188-188. |
[15] |
宿振国; 周玉明; 刘相东.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和意义[J]. 检验医学, 1997, 12(2): 78-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