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魏 颖,女,1988年生,学士,技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麻疹孪生球菌( Gemella morbillorum)属孪生球菌属,为条件致病菌,较少引起人体感染。临床上,麻疹孪生球菌引起肝脓肿更为罕见。
患者,男,3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部疼痛3 d后到县医院就诊,行B超检查提示 “肝右叶约8.4 cm×6.8 cm实质非均质回声包块,边界尚清,性质待查”。计算机断层扫描见“肝右叶区大片状密度减低影,边界不清,建议增强扫描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占位性病变”。给予对症治疗后,疼痛症状减轻。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13年11月入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入院查体:腹平软,剑突下有压痛,肝脏于右肋下5 cm、剑突下3 cm可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入院后,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8.2~40.0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为20.27×109/L,中性粒细胞为16.76×109/L,抽取患者血液及肝脓肿脓液进行培养均分离出麻疹孪生球菌。经B超引导下行肝脓肿穿刺引流术及脓肿冲洗,同时给予头孢呋辛钠及奥硝唑治疗及保肝对症支持治疗,病情明显好转。
血标本经BacT/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33 h,仪器显示阳性结果,取阳性培养物接种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郑州安图生物),35 ℃培养24 h,血平板上生长出灰白色细小、光滑、圆形、突起、边缘整齐、不透明、无溶血环的菌落,革兰染色为阳性球菌,排列多成对,部分成簇或短链状。经Vitek2及其配套GPI卡(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鉴定为麻疹孪生球菌,鉴定率为93%,编码为041410320711031。肝脓肿脓液标本接种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和麦康凯平板(郑州安图生物),35 ℃培养24 h,生长出菌落后细菌鉴定方法和结果与血标本一致。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红霉素24 mm、利奈唑胺24 mm、头孢吡肟32 mm、万古霉素20 mm、克林霉素28 mm、氯霉素26 mm、头孢噻肟34 mm、左氧氟沙星26 mm、头孢呋辛钠30 mm。
麻疹孪生球菌属链球菌科,孪生菌属,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是人体口咽部及肠道中的共生菌群之一,为条件致病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尤其在接受侵袭性操作后,该菌的内源性感染机会显著增加。近年来麻疹孪生球菌性疾病在国内外均有报道,包括由麻疹孪生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败血症、化脓性心包炎、咽后壁脓肿、脑膜炎、脊髓炎、脓胸等病例[ 1],但由其引起肝脓肿的报道罕见。这些病例均有高热,多为血培养发现为麻疹孪生球菌,血细胞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 2]。该患者属于青壮年,无明显诱因及侵袭性操作,也无其他免疫力低下的基础疾病,内源性感染的可能性大,应引起医师的高度重视,加强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根据细菌的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