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信朝霞,女,1972年生,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临床生化检验工作。
血脂异常是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大规模临床研究已证实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佛明汉姆心脏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证实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呈负相关,是独立于LDL-C以外的危险因素[2]。本研究对健康体检人群的血脂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有所帮助。
选择2009至2012年4年间在唐山工人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42 715名,男23 949名,女18 766名;按体检结论剔除有明确心脑血管、内分泌疾病的患者,调查者近半年内未服用过降脂药物。
受试者按要求抽血前2周时间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且24 h内不饮酒[以免影响甘油三酯(TG)水平],空腹10~12 h后于清晨取坐位,用无添加剂的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3 mL,离心取血清,3 h内测定完毕。
总胆固醇(TC)、TG测定采用酶法,HDL-C、LDL-C测定采用直接法,试剂均购自上海科华试剂有限公司,采用试剂配套校准品进行校准,每天用伯乐液体质控品(高、低值2个水平)进行质控,质控结果在控后开始样本的测定。测定全部按血脂测定标准化要求进行。仪器采用日本奥林巴斯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血脂水平根据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指定联合委员会标准[ 3]进行划分。TG:≥2.27 mmol/L为升高、1.76~2.26 mmol/L为边缘性升高、TG<1.76 mmol/L为合适范围;TC:≥6.19 mmol/L为升高、5.18~6.18 mmol/L为边缘性升高、<5.18 mmol/L为合适范围;HDL-C:<1.04 mmol/L为降低、≥1.55 mmol/L为升高;LDL-C:≥4.14 mmol/L为升高,3.37~4.13 mmol/L为边缘性升高,<3.37 mmol/L为合适范围。
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性检验用Kolmogorov-Smimov Z检验;正态分布数据用
所有组别中除HDL-C水平女性高于男性外( P<0.05),TC、TG和LDL-C水平均为男性高于女性( P<0.05)。HDL-C随年龄变化趋势不明显;LDL-C的峰值年龄为71~80岁;TC的峰值年龄男性为51~60岁,女性为61~80岁;TG的峰值年龄男性为41~50岁,女性为51~70岁。见表1:
![]() | 表1 不同年龄组男、女性血脂水平分析(mmol/L) |
TC的异常检出率非常高,50岁后男、女性均高达50%以上,男性峰值年龄为51~60岁,女性峰值年龄为61~70岁。TG异常检出率的峰值年龄男性为41~50岁,女性为61~70岁。21~30岁组TC和TG异常检出率均较低。男性HDL-C<1.04 mmol/L者占36.86%,而女性HDL-C<1.04 mmol/L者仅占18.35%;故选用ATPⅢ建议的女性HDL-C<1.30 mmol/L作为Cut-off值,异常比例升高至48.96%。女性LDL-C异常检出率高于男性,异常检出率峰值均在7180岁组。见表2、表3:
![]() | 表2 不同年龄组TC、TG异常检出率比较(%) |
![]() | 表3 不同年龄组HDL-C、LDL-C异常检出率比较(%) |
脂类代谢与年龄、性别均有密切的关系[ 4, 5]。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高胆固醇血症、高TG血症发生率均为21~30岁组最低,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TC、TG的峰值年龄和异常检出率的峰值年龄男性均较女性提前;这可能与女性绝经后雌性激素分泌减少有关。男性的TG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多喜欢吸烟、饮酒、吃肉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有关。这与廖连琼等[ 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本研究中TC、TG及LDL-C边缘性升高的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TC>LDL-C>TG,TC边缘性增高的异常检出率在50岁以后高达40%,尤以女性为甚。从医疗保健方面考虑,高TC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男性HDL-C<1.04 mmol/L者占36.86%,与Huxley等[ 6]的调查结果相似。女性采用HDL-C<1.30 mmol/L作为Cut-off值,低HDL-C的比例高达48.96%。故HDL-C水平降低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由于高血脂缺乏相应的临床症状,且具有可逆性。因此通过定期检测血脂水平,进行早期预防和健康促进,通过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合理营养、控制体重及经常性锻炼等方式能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症和冠心病的发生。
[1] |
|
[2] |
|
[3] |
|
[4] |
|
[5] |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