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华,女,1964年生,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研发一种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的清洗液,以替代价格昂贵的原装清洗液。
方法应用自制与原装清洗液分别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 4个项目,并分别做精密度试验、准确度试验及准确度验证(室间质评物),并将自制清洗液放置室温15个月,观察其稳定性。
结果精密度良好,不同浓度的变异系数:PT为0.434%、0、0.615%;APTT为0.68%、0.959%、1.868%;Fib为1.34%、2.43%、1.952 %;TT为 1.28%、2.83%;比对试验显示实验组没有方法内与方法间离群值,APTT 、PT 、Fib 、TT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0.993、0.995、0.998;各项目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相对偏差在0.93%~4.95%之间,相对偏倚(SE)%均<1/2允许总误差(TEa);自制清洗液室温避光放置15个月参加室间质评,检测结果偏倚的符合率为100%,可满足临床要求,其pH值等理化指标未见改变。
结论自制清洗液可代替原装进口清洗液应用于该仪器的相关检验,有实用价值。
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是日本Sysmex公司的产品,该仪器具有性能稳定、故障率低、检测准确、快速、自动化程度高等诸多优点,并且有较高市场占有率,但其配套的原装清洗液价格昂贵,且消耗量较大。为此我们参考了有关文献[ 1, 2, 3, 4, 5, 6, 7],根据该仪器的使用原理和结构特点,不断优化,研制了一种清洗液,并将其与进口原装清洗液进行比对分析,检测结果满意。
1. 全部标本均用日本SYSMEX 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
配套试剂、质控物均由Sysmex公司提供,试剂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试剂、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试剂、纤维蛋白原(Fib)试剂、凝血酶时间(TT)试剂。自制清洗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表面活性剂等,pH值介于11~12;渗透压介于290~336 mol/kg;电导率介于25~31 ms/cm之间,与原装进口试剂接近,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
2. 比对实验数据的收集
每日选取8份正常水平、异常水平和特别异常水平的标本,分别用自制清洗液与原装清洗液按1、2、3、4、5、6、7、8、8、7、6、5、4、3、2、1号顺序进行测定,2 h内测试完毕,共测5d,40份样本,记录试验数据。
1. 精密度
取3个浓度(包含位于正常、中度异常和高度异常)的质控品各1份,每份样本用自制与原装清洗液按常规方法重复检测11次,计算后10次检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X)、标准差( s)和变异系数( CV),观察自制清洗液的重复性及与原装清洗液间的精密度比较情况。以符合WS/T406-2012规定的允许误差(PT≤3.0%,APTT≤4.0%,Fib≤6.0%)为判定标准。
2. 准确度
用放置3、10、15个月的3份自制与原装清洗液在同一天分别测定2013年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第1次室间质评物,共测定3个项目,包括APTT 、Fib 、PT,每个项目使用5份质评物分别进行单次检测,计算每份标本检测结果与靶值的百分偏差。准确度评价以PT<15%、APTT<15%、Fib<20%、且符合率≥80%为判定标准。
3. 方法比对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EP9-A2文件要求[ 8],使用2种清洗液每天测定8个样本,包括正常与异常水平,每个样本重复测定2次,共测定5 d,样本可以按下述顺序进行:1—8和8—1。顺序中的浓度应尽可能随机排列。每天的样本应在2 h内测定完毕,选取原装进口清洗液的检测作为比较方法(X),自制清洗液的检测作为实验方法(Y)与其比较。应用Microsoft Excel2003软件依次统计处理、分析数据,并进行偏差评估。计算相关系数( r)与回归方程。如 r≥0.975(或 r2≥0.95),则判定直线回归统计的斜率及截距是可靠的;如 r<0.975(或 r2<0.95),则判定标本浓度范围不合适或实验方法精密度较差,直线回归统计的斜率及截距不可靠,需增加标本的检测数量或改善实验方法的精密度重新进行实验。若 r值>0.975,将APTT、PT、Fib、TT的医学决定水平(Xc)代入回归方程,根据公式:SE=|Yc—Xc|,相对偏倚(SE)% =(SE/Xc)×100%计算预期偏差和相对偏差。以SE%<1/2允许总误差(TEa)作为临床可接受标准[ 9]。
4. 判断离群值
对比方法使用原装进口清洗液(X),评价方法使用自制清洗液(Y),双份测定的平均值,方法内离群值检验X和Y差值的绝对值均分别<4倍的平均绝对差值,取各方法的平均绝对差值的4倍作为每个方法的“可接受”限。如出现一组离群值,则删除该组数据,用剩余数据继续分析,如出现两组或两组以上离群值,则应删除离群值,同时查找原因,并重新试验,补充数据,直至达到统计学要求。
5. 放置不同时间的自制清洗液理化指标的测试
随机选取放置3个月、10个月、15个月的自制清洗液测定其pH值、渗透压、导电率,并观察其外观变化。
实验证明自制清洗液的pH值、渗透压、导电率未改变,外观无沉淀。
清洗液是自动化分析仪器的常用消耗品,由多种化学成分配置而成,其中表面活性剂可降低洗涤剂表面与界面张力,增加其润湿及浸透力,增加清洗效果。一般来说,复合表面活性剂可产生较强的去垢效果。另外,清洗液的酸碱度也是评价清洗液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有些清洗液是酸性的,有些清洗液是碱性的,清洗效果及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因此在配制自制清洗液之前必须对原装清洗液做深入研究,包括清洗液的主要成分、pH值、电导率及渗透压等相关参数,使自配清洗液与原装清洗液的主要理化指标接近,最大限度降低自制清洗液对仪器损伤。
自制清洗液在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下,可降低检测成本,间接增加经济收入。本研究证明自制清洗液测定结果的重复性良好;放置15个月的自制清洗液测定2013年上海市室间质评物,符合率为100%,说明自制清洗液在一定期限内测定结果可靠。更长时间的变化有待进一步实验观察。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表明,自制清洗液与原装清洗液间比较 r值均>0.975,说明x的分布范围合适,直线回归统计的斜率和截距可靠,可以用回归统计的方法分析自制与原装清洗液间的系统误差,将APTT、PT、Fib、TT的Xc代入相应回归方程,计算出Xc处的相对偏差,结果SE%均<1/2TEa。我们的研究认为使用自制清洗液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准确性及放置一定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能满足临床需求。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