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朱安友,男,1968年生,硕士,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肿瘤标志物和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测工作。
探讨肾功能损伤及维持性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治疗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浓度及PGⅠ/PGⅡ比值的变化,分析PGⅠ、PGⅡ浓度及PGⅠ/PGⅡ比值在肾功能损伤及血透治疗患者中作为胃疾病筛查指标的应用价值。
方法根据肌酐清除率(Ccr)将94例未行血透治疗的肾功能损伤患者分为Ccr≤30 mL/min组、30 mL/min<Ccr<60 mL/min组和Ccr≥60 mL/min组;另选取24例进行血透治疗的尿毒症患者(Ccr≤10 mL/min),以血透治疗前作为透析前组,血透治疗后作为透析后组。以26例肾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PGⅠ和PGⅡ浓度,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肌酐(SCr),根据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Ccr。
结果3组不同Ccr水平的肾功能损伤患者血清PGⅠ浓度及PGⅠ/PGⅡ比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肾功能降低的患者血清PGⅠ浓度及PGⅠ/PGⅡ比值均明显增高,降低了这些指标作为胃疾病筛查指标的诊断价值。
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是胃液中胃蛋白酶的无活性前体,可分为PGⅠ和PGⅡ两种生化和免疫活性不同的亚型。血清PG水平可以较好地反映胃粘膜功能和组织学状态[ 1]。许多研究表明,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患者血清PGⅠ浓度及PGⅠ/PGⅡ比值明显低于正常人,联合检测血清PGⅠ和PGⅡ浓度可作为有症状慢性胃病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重要筛查指标[ 2, 3, 4, 5, 6, 7]。肾功能损伤患者常伴有多种物质的代谢异常,如蛋白丢失、肝脏代偿性合成某些蛋白增加等,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包括肿瘤标记物在内的诸多蛋白成分的血清水平[ 8]。肾功能损伤及血液透析是否影响患者血清PGⅠ、PGⅡ浓度及PGⅠ/PGⅡ比值目前仍不十分清楚。我们旨在探讨肾功能损伤及维持性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治疗患者血清PGⅠ、PGⅡ浓度及PGⅠ/PGⅡ比值的变化,为评价这些指标在肾功能损伤及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作为胃疾病筛查指标的应用价值提供依据。
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的肾功能损伤患者94例,男55例,女39例,年龄(52±13)岁。包括原发性肾小球疾病65例,高血压性肾小球硬化、糖尿病肾病等继发性肾病29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无胃肠道疾病、慢性肝病、结核性腹膜炎或心力衰竭等临床情况,且肾功能损伤患者均未行血透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阳性病例也被排除。根据肌酐清除率(Ccr)将上述患者分为A组43例(Ccr≤30 mL/min)、B组28例(30 mL/min<Ccr<60mL/min)、C组23例(80 mL/min>Ccr≥60 mL/min)。另选24例尿毒症患者(Ccr≤10 mL/min),以血透治疗前作为透析前组,血透治疗1~2个月后作为透析后组。血透治疗均采用低通量透析膜,每周1~2次。选择26例肾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透析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性别构成及年龄与肾功能损伤组相近,且血清HP-IgG检测均为阴性。
肾功能损伤及透析前患者均于入院次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透析后患者均在透析后次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血清PGⅠ和PGⅡ(试剂盒购自芬兰Biohit公司),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操作。在OLYMPUS AU 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肌酐(SCr),根据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Ccr)。Ccr=[(140-年龄)×体重(kg)]/[0.818×SCr(μmol/L)]×0.85(女性)。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组不同Ccr水平的肾功能损伤组血清PGⅠ浓度及PGⅠ/PGⅡ比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但PGⅡ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肾功能损伤3组之间血清PGⅠ浓度及PGⅠ/PGⅡ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见表1。
![]() | 表1 肾功能损伤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PGⅠ、PGⅡ浓度及PGⅠ/PGⅡ比值的比较(x- ±s) |
肾功能损伤患者血清PGⅠ浓度及PGⅠ/PGⅡ比值与Ccr水平呈明显负相关( r=-0.844, P<0.01; r=-0.591, P<0.01),PGⅡ浓度与Ccr水平无相关性( r=-0.073, P=0.478)。
尿毒症患者血透前、后血清PGⅠ浓度及PGⅠ/PGⅡ比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血透前、后PGⅠ、PGⅡ浓度及PGⅠ/PGⅡ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 | 表2 尿毒症患者血透前、后及正常对照组PGⅠ、PGⅡ浓度及PGⅠ/PGⅡ比值的比较(x- ±s) |
关于肾功能对血清PG影响的研究资料较少,目前国内还未见此方面报道。本研究显示,肾功能损伤患者血清PGⅠ浓度在不同Ccr组间有明显差异,而且血清PGⅠ浓度与Ccr之间呈明显负相关。Ccr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可用来评价肾功能损伤的程度。本研究提示肾功能损伤直接影响了PGⅠ的代谢,导致血清PGⅠ增加,这与Murakawa[ 9] 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肾功能损伤患者血清PGⅡ浓度没有明显改变。PGⅠ和PGⅡ均为相对分子质量约42 000的单链肽链,都能够自由通过肾小球基底膜。健康人PGⅠ和PGⅡ通过尿液的平均排泄率分别为27.9%和1%[ 10]。因此,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仅能引起血清PGⅠ浓度明显增高,而PGⅡ浓度没有明显变化。但Nakahama等[ 11]的研究显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PGⅠ和PGⅡ浓度均明显增加,可能是由于本研究选择的病例排除了HP感染患者,而HP感染是引起血清PGⅡ浓度升高的重要因素[ 12]。
行血透治疗的患者均为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肾功能严重降低和血液透析过程均可能导致血清PGⅠ和PGⅡ浓度的改变。低通量透析膜只能通过相对分子质量5 000以下的物质,PGⅠ和PGⅡ一般不能够被本研究使用的低通量透析膜所清除。而血透过程的非生理性刺激、透析膜的吸附反应、血透引起的低蛋白血症等因素均可能影响血清中诸多蛋白成分的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血清PGⅠ和PGⅡ浓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血透过程没有影响PGⅠ和PGⅡ浓度[ 13]。但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PGⅠ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进一步提示肾功能严重降低会引起血清PGⅠ浓度明显升高。
血清PGⅠ、PGⅡ浓度及PGⅠ/PGⅡ比值是萎缩性胃炎和胃癌前病变等胃部疾病的良好筛查指标。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浓度低于正常人,而胃癌患者PGⅠ浓度及PGⅠ/PGⅡ比值降低更为明显。目前国内一般以PGⅠ<70 μg/L且PGⅠ/PGⅡ比值<3.0作为胃癌筛查指标的界值[ 14]。本研究结果显示肾功能降低患者血清PGⅠ浓度增高,而PGⅡ没有明显变化,导致PGⅠ/PGⅡ比值明显增高,降低了这些指标对肾功能损伤患者萎缩性胃炎和早期胃癌筛查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采用血清PGⅠ、PGⅡ浓度和PGⅠ/PGⅡ比值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早期胃癌等胃部疾病的筛查时,应充分考虑肾功能的影响,或者建立适合不同肾功能损伤人群的筛查界值,以提高这些指标在肾功能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