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Layrisse等[ 1]在委内瑞拉1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母亲血清中发现了抗Dia。12年后, 其对偶的抗Dib发现。Dia和Dib都能引起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1965年, Swangson等[ 2]在Dombrock (Do) 女士血清中鉴定出一种抗体, 对应于一种新的抗原, 即Doa;1973年Molthan等[ 3]鉴定出了他的对偶抗体抗Dob。Dombrock血型不合的输血也可造成溶血性输血反应。在国际输血协会 (ISBT) 的命名中, Dombrook血型系统的编号为014。至今, Dombrock血型系统包括2个常见抗原Do1 (Doa) 和Do2 (Dob),以及其他3个高频率抗原Do3 (Gya)、Do4 (Hy) 和Do5 (Joa)。随着Do血型遗传多态性的分子基础被揭示, 目前已开始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直接鉴定Do血型基因。我们以江西地区汉族随机无偿献血者的DNA为检材直接做Diego (Di) 、Do血型基因分型, 以取得相应基因频率的资料。
取自江西地区200名汉族随机无偿献血者, 取300 μL ACD抗凝全血, 使用TBG公司试剂盒抽提基因组DNA, DNA浓度在60 ng/μL左右, 分离纯化的DNA置-20 ℃冻存备用。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SSP) 技术特异性扩增基因片段, 使用深圳血液中心提供的分型试剂, 分别鉴定Dia、Dib、Doa和Dob
基因。所有基因特异性引物以及PCR反应内对照引物的序列见表1:
![]() | 表1 分型特异性引物及内对照引物序列 |
1 μL DNA标本加1 μL Taq酶 (0.33~0.5单位),再加8 μL引物混合物, 总体积为10 μL, 然后放在扩增仪上扩增, 条件为95 ℃ 5 min, 95 ℃ 30 s, 60 ℃ 30 s, 72 ℃ 90 s, 循环30次, 72 ℃ 5 min。扩增产物直接点样于2%凝胶电泳, 用TBE缓冲液电泳20 min, 在紫外光下拍照记录, 每管都设有内对照引物。
应用直接计数法计算2个血型系统的基因频率, 并进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200名无偿献血者中, Di血型查出2种基因表现型, 分别为Dia-b+196例、Dia+b+4例, Dia+b-及Dia- b-未检出;Dia基因频率为0.01, Dib基因频率为0.99。Dombrock血型查出3种基因表现型, 分别为Doa+b- 2例、Doa+b+ 16例、Doa- b+ 182例。Doa基因频率为0.05,Dob基因频率为0.95。χ2检验显示观察值与期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Hardy-Weinberg分布。见表2:
![]() | 表2 江西地区汉族Di、Do血型分型结果 |
从80年代开始, 血型的研究从使用血清学方法检测血型抗原进入以分子生物学基础的新时代, 逐步形成了检测血型抗原基因频率的新方法。国内外早期对于红细胞血型基因频率的研究都是使用血清学方法, 但是有些血型系统抗原的抗血清为稀有抗血清, 难以获得, 价格不菲, 从而使血清学方法存在局限性。而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基因型准确, 成本低, 而且不易受标本保存期限的影响 , 因此几乎可以完全替代血清学方法。
Di血型系统的Dia和Dib抗原均能引起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 1]。2种抗原相比较, Dia抗原有很强的表达, 可以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而Dib抗原比较少见。因此在输血反应原因分析时应考虑到Di血型系统的不配合性。本研究结果显示江西地区Di血型表现型多数为Dia-b+(196例) 、少数为Dia+b+(4例),Dia+b-及Dia-b-未检出;Dia基因频率为0.01,Dib基因频率为0.99, 与文献[ 4] 报道相符。Dia+b-及Dia-b-未检测出可能与本研究检测标本量较少有关, 亦可能是本地区不存在这2种表现型, 还有待于今后做进一步验证。
Do血型不合的输血也可造成溶血性输血反应, 尚未见有自然发生的Do血型抗体。抗Doa、抗Dob、抗Gya和抗Hy一般都为IgG, 均不结合补体。但抗Doa可以缩短Do血型不相容的输入体内红细胞的生存期, 并能引起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抗Dob可以引起速发型和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本研究Do血型表现型多数为Doa-b+(186例) 、少数为Doa+b+(16例) 和Doa+b-(2例) 。至今未见Do血型抗体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的报道。随着方法学的建立和便于使用, 也许会有更多的关于Do血型的临床应用研究。
[1] |
|
[2] |
|
[3] |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