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属于脂质运载蛋白超家族,主要由肝脏合成,可被肾小球滤过并在肾小管被重吸收和分解[ 1]。早期研究发现RBP4可灵敏地反映肾功能的早期损伤。一般认为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时,血清RBP4水平可明显升高;当肾小管功能受损时,尿液RBP的排泄则会显著增加。近年研究[ 2]表明,血清RBP4与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mall and dense of low density lipoprotein,sdLDL)明显独立相关,而sdLDL易于氧化,与血清高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水平密切相关,血浆高sdLDL和ox-LDL水平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生的强危险因素。推测RBP4可能与ox-LDL相关联,参与了AS相关的脂质代谢过程,并已在冠心病和高脂血症患者中进行了证实[ 3, 4]。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儿常伴有明显的脂代谢异常,体内氧化、抗氧化活性失衡,脂蛋白被高度氧化。我们先前的研究已证实在NS患儿中ox-LDL水平明显升高,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5]。目前,国内、外关于NS患儿血清RBP4水平与脂质代谢的关系的研究较少,RBP4与ox-LDL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据此,我们拟探讨NS患儿血清RBP4与ox-LDL的相关性,为进一步阐述NS相关的血脂异常代谢机制提供依据。
2012年1月至12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小儿科住院确诊的原发性NS患儿118例,男84例,女34例,年龄1~14岁;以健康体检儿童45名作为正常对照组,男32名,女13名,年龄1~14岁。2组之间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对象均禁食12 h以上,采集空腹血液样本,自然凝固,1 h内离心留取血清,-70 ℃保存。人血清RBP4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试剂盒及配套校准品购自上海北加公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ox-LDL水平[ 6],以兔抗人ox-LDL抗体为包被抗体、酶标记羊抗人载脂蛋白B100(apo B100)抗体为检测抗体。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eride,TG)、尿素(urea)、肌酐(crea,Cr)和白蛋白(albumin,Alb)试剂及配套校准品购自Randox公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试剂及脂蛋白校准品购自日本第一化学株式会社。仪器均为HITACHI 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non HDL-C)采用以下公式计算:non HDL-C=TC-HDL-C。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数据以±s表示,偏态分布数据以中位数(P25~P75)表示。2组间比较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偏态分布数据经log转换使其符合正态分布后再进行比较;变量间相关性用Sperman相关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NS组血清RBP4、ox-LDL、TC、TG、HDL-C、LDL-C和Ure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lb水平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见表1:
![]() | 表1 NS组和正常对照组各项目测定结果比较 |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血清RBP4与ox-LDL、TC、TG、LDL-C、non HDL-C及Urea均呈正相关,见表2。分别以RBP4、ox-LDL为自变量,以与有相关性的其他指标为应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NS组血清TC(β=0.617,P<0.01)、Urea(β=0.259,P<0.01)和ox-LDL(β=0.199,P<0.05)共同影响了48.4%的RBP4的变化;而血清non HDL-C(β=0.558,P<0.01)、RBP4(β=0.167,P<0.05)和TG(β=0.174,P<0.05)则共同决定了61.4%的ox-LDL变化。
![]() | 表2 NS患儿血清RBP、ox-LDL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 |
NS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肾小球疾病,高脂血症为其主要临床特征之一。高脂血症与进行性肾脏损伤、AS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NS患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损伤使体内氧自由基增加,脂质和脂蛋白在过氧化反应过程中释放大量的活性氧,进一步损伤肾上皮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和肾小球的通透性。另外,高浓度的ox-LDL也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可直接损害肾小球动脉的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总之,肾脏病变导致脂代谢障碍,脂质代谢异常与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是NS病情加重、复发及迁延的重要因素[ 7, 8]。本研究结果显示NS患儿血清ox-LDL水平明显升高,与Urea呈明显正相关,且与Alb呈明显负相关,这与文献[ 5]报道一致。
儿童NS的病理改变主要为肾小球损伤。因此,本研究发现NS患儿血清RBP4水平明显升高。多项研究还证实RBP4与公认的致AS的脂蛋白类及脂代谢中的酶类存在独立相关性[ 9, 10, 11, 12],提示RBP4可能参与脂质代谢。RBP4参与脂代谢的机制尚未阐明。由于RBP4是循环中视黄醇的唯一转运体,而视黄醇是形成维甲酸X受体(retinoid X receptor,RXR)的前体。推测RBP4调节脂代谢的可能机制之一是:RBP4可通过RXR,上调载脂蛋白CⅢ(apo CⅢ)表达,apo CⅢ可进一步抑制脂蛋白脂肪酶活性,促进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的升高,升高的VLDL促进易于氧化的sdLDL的形成[ 12]。本研究显示NS患儿血清RBP4水平与ox-LDL、LDL、nonHDL-C、TG、TC、Urea均呈明显正相关,证实NS患儿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血清RBP4水平的改变。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TC、Urea和ox-LDL水平共同影响了48.4%的RBP4的变化,且血清TG、RBP4、nonHDL-C水平共同决定了61.4%的ox-LDL变化。进一步证实NS患儿的肾脏病变过程伴随着血清RBP4水平的改变,升高的RBP4与ox-LDL的增加有一定的关联。
总之,RBP4可能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参与了NS的发生、发展。连续监测NS患儿的血清RBP4水平有助于治疗效果的评估以及预后的判断。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