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分层中的应用价值
曹辉彩1, 蔡会欣1, 张志强2, 戴冬雪1, 冯亮3, 马蓓洁1, 张明3, 张贺伟4
1.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检验科,河北 保定 071000
2.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外科,河北 保定 071000
3.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河北 保定 071000
4.保定新市区医院检验科,河北 保定 071000

作者简介:曹辉彩,女,1975年生,硕士,副主任技师,从事临床生化检验工作。

通讯作者:蔡会欣,联系电话:0312-5976674。

摘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所致的缺血性胸痛是急诊和住院最为常见的原因之一[1],需要在短时间内作出恰当的诊断和处理。倘若误诊或漏诊就会导致严重甚至是致命的后果。对ACS进行危险分层主要用于判断预后,包括对心血管事件发生或死亡的预测。如果可以早期排除低危患者,这将大大节约诊断和治疗的医疗资源[2]。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是近年来发现的新的心肌缺血生物标记物,国外已开始应用于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和ACS的危险分层[3]。为此,我们通过分析ACS患者血清IMA水平,探讨IMA在ACS患者临床危险分层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缺血修饰白蛋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GRACE危险评分; 危险分层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640(2014)11-1198-03
一、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4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确诊的ACS患者136例,所有患者入院时记录病史、疼痛性质及部位、伴随症状、持续时间等,上述所有患者均除外脑血管意外、终末期肾病、肝硬化、严重感染性疾病、胃肠道缺血及恶性肿瘤。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

2.仪器和试剂

检测仪器为ROCHE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IMA测定试剂盒及配套标准液(批号:20131209)、质控品(批号:20131109)购自宁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3.标本的采集及检测

健康体检者于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每个工作日在质控在控的情况下,采用ACB试验间接测定法检测其IMA水平,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ACS患者入院后由临床医生确诊为ACS后即抽血,于第2个工作日检测其IMA水平,并详细记录所有实验数据。

4.ACS患者危险分层的评估

采用GRACE危险评分软件对ACS患者进行危险评分,GRACE危险分层包括下列8项指标:年龄、心率、动脉收缩压、血肌酐、心电图显示ST段变化、心功能Killip分级、入院时心脏骤停、心肌标志物升高,各积分相加即为GRACE危险评分。见 表1。按并将GRACE危险评分进行危险分层。低危:GRACE评分<108分,院内死亡风险<1%;中危:GRACE 评分109~140分,院内死亡风险为1%~3%;高危:GRACE 评分>140分,院内死亡风险>3%[ 4]

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测结果以 ±s表示,各组比较采用 t检验,多组均数比较采用ANOVA方差分析和LSD检验进行两两比较,采用Spearman法对IMA水平与GRACE危险评分的关系进行直线相关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GRACE危险评分表
二、结果
1. 不同危险分层的ACS患者血清IMA水平的比较

根据GRACE危险评分将ACS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各组之间IM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 表2

表2 不同危险分层的ACS患者血清IMA水平变化( ±s,U/mL)
2.IMA水平与GRACE危险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MA水平与GRACE危险评分呈明显正相关( r=0.402, P=0.000)。见 图1

图1 血清IMA水平与GRACE危险评分的相关分析

三、讨论

诸多研究证明,IMA在缺血开始后数分钟内即可升高,高峰可持续612 h,24 h后恢复正常[ 5, 6, 7, 8]。目前IMA主要用于ACS患者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等[ 9, 10],但探讨其在ACS患者临床危险分层中的价值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采用GRACE危险评分对136例ACS患者进行了危险分层。目前,针对ACS的危险分层有数种危险评估系统,其中GRACE 危险评分是由Granger等[ 11]创立的,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预测 ACS 死亡风险的方法之一[ 12]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GRACE危险评分等级的ACS患者血清IM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CS患者血清IMA水平与GRACE危险评分呈明显正相关( r=0.402, P=0.000)。提示GRACE危险评分等级越高,IMA水平越高。反过来也可以说IMA水平越高,ACS风险也越高。因此,血清IMA水平对ACS患者近危险分层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本研究的缺陷之处在于病例数较少,因此研究结果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来证实。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Hermann LK, Weingart SD, Yoon YM, et al. Comparison of frequency of inducible myocardial ischemia in patients presenting to emergency department with typical versus atypical or nonanginal chest pain[J]. Am J Cardiol, 2010, 105(11): 1561-1564. [本文引用:1] [JCR: 3.209]
[2] 何星, 韦腾飞, 沈茜. 高敏肌钙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检验医学, 2013, 28(12): 1152-1156. [本文引用:1]
[3] 郭彩霞, 杜凤和, 陈瑞芬, . 颅脑损伤后心肌病变的实验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 2003, 23(4): 211-213. [本文引用:1]
[4] 王苏燕, 杨军, 邓彪, .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NT-proBNP水平与GRACE评分的相关性分析[J]. 山东医药, 2013, 53(18): 22-23. [本文引用:1]
[5] Worster A, Devereaux PJ, Heels-Ansdell D, et al. Capability of ischemia-modified albumin to predict serious cardiac outcomes in the short term among patients with potential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 CMAJ, 2005, 172(13): 1685-1690. [本文引用:1] [JCR: 6.465]
[6] Lippi G, Montagnana M, Salvagno GL, et al. Potential value for new diagnostic markers in the early recognition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 CJEM, 2006, 8(1): 27-31. [本文引用:1] [JCR: 1.051]
[7] 吴卫华, 易建华. 冠心病生化标志物多项联合检测的互补效应探讨[J]. 检验医学, 2012, 27(5): 361-363. [本文引用:1]
[8] 尹栩芳, 沈霞, 刘峰, . 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测定在心肌缺血早期的临床应用价值[J]. 检验医学, 2009, 24(10): 742-745. [本文引用:1]
[9] 游洁芸, 杨承健, 金艳, .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检验医学, 2010, 25(4): 338-339. [本文引用:1]
[10] 崔丽艳, 张捷, 胡晓舟.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缺血修饰白蛋白在肌钙蛋白T未增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联合检测的价值[J]. 检验医学, 2010, 25(7): 539-542. [本文引用:1]
[11] Granger CB, Goldberg RJ, Dabbous O, et al. Predictors of hospital mortality in the 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J]. Arch Intern Med, 2003, 163(19): 2345-2353. [本文引用:1] [JCR: 11.462]
[12] Raposeiras-Roubín S, Aguiar-Souto P, Barreiro-Pardal C, et al. GRACE risk score predicts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d normal renal function[J]. Angiology, 2013, 64(1): 31-39. [本文引用:1] [JCR: 1.647]